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黃奇帆:互聯網金融系統絕不能違背金融的基本特徵

黃奇帆:互聯網金融系統絕不能違背金融的基本特徵

作者:黃奇帆

中國金融業最近這些年一直在著力解決三個問題:金融如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避免脫實向虛?金融如何解決好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金融如何防範各種類型的風險,特別是不要出系統性大面積的風險?這三件事一直是金融主管當局或整個金融系統都在著力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中央提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也是要解決這三方面問題。

本文的主題是討論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平台與產業鏈、供應鏈結合的互聯網金融,重點圍繞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特徵、原則、路徑以及負面清單等問題,討論在數字金融平台上展開的互聯網金融,如何解決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問題,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以及如何避免金融風險的問題。

一、P2P金融與互聯網金融

最近五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平台一件比較悲壯的事情就是P2P的泛濫。P2P在上世紀90年代從英國興起,新世紀初在美國開始推進,但英國和美國到今天為止P2P企業不超過幾十個,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英美對P2P監管十分明確,P2P平台一不能籌資吸儲,二不能放貸運行,所謂P2P,是網民和網民互相約定借貸,P2P平台只是一個中介。這種借貸方式在金融體系發達的英美當然沒有太大發展意義。但是P2P在中國從2006年開始發展,到2013年和2014年大規模泛濫,從2013年、2014年到現在的五年時間裡,形成了P2P公司註冊上萬家。現在,絕大部分癱瘓,形成近萬億元壞賬,大量網民傾家蕩產。

一說到P2P,就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P2P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本身是好的,只是沒有管好,一些壞人利用P2P做了壞事。有這些看法的人,往往是前些年P2P的狂熱吹捧者甚至是推動者。P2P問題的要害在哪裡?不能把它跟數字金融、互聯網金融相提並論,否定P2P並不是否定互聯網金融,這是兩碼事。

P2P金融實際上是中國傳統的農村裡以高息攬儲的老鼠會、鄉里鄉親間的高利貸,在互聯網基礎上的死灰復燃,而老鼠會這類東西本來是熟人經濟、鄉村經濟中的一個陋習,即便要闖禍,也就是幾十萬元、幾百萬元,了不得到幾個億,輻射面積不會太大,而P2P通過互聯網,不僅可以覆蓋一個城市,覆蓋幾十個城市,甚至可以覆蓋到全國,最後造成了網民們彼此之間連面都沒見過,就形成幾十億元、上百億元金額壞賬的局面。

P2P的問題要害是什麼?與現代金融風險管理原則背道而馳的如下五個機制,在互聯網平台光芒下,竟然被放行了:

1.這種P2P公司的資本金是所謂眾籌而來。這個眾籌是網路眾籌,即通過互聯網向網民剛性承諾高回報投資拉來的資本金。

2.P2P的融資槓桿從網民來。假設有3億元資本金,如果要想放30億元貸款、放100億元貸款,資本金和貸款之間有一個槓桿,這個槓桿性資金從哪裡來?銀行資本金通過吸收老百姓儲蓄,資本充足率10倍,10億元資本金一般可以吸收100億元儲蓄,這個資金是老百姓儲蓄來的,是有規範機制的,這種儲蓄轉化為貸款來源、槓桿來源,有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存貸比、壞賬撥備等一套制度監管組合在一起的信用系統。然而,P2P沒有這些系統,P2P單單通過對網民的高息攬儲、給予儲戶高利息回報承諾,進而將網民的錢集資過來。

3.放貸對象通過互聯網面向所有的不相干網民。P2P企業跟網民亂放高利貸,跟網民高息攬儲,跟網民眾籌資本金。本來互聯網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產業鏈會雁過留聲,是有場景的,但是P2P的服務對象是互聯網上對象,並沒有具體的產業鏈,也沒有什麼場景,導致互聯網的信息起不了信用的補充作用,但是互聯網穿透輻射貸款放出去的速度又異常快,只要有人想借高利貸,錢就會被立刻借出去,造成了P2P平台跟網民亂放高利貸,跟網民高息攬儲,跟網民眾籌資本金的混亂現象。

4.借貸資金短長不一。由此導致靠借新還舊形成龐氏騙局式的資金池,而這個資金池不由任何其他方面監管,僅由P2P公司平台負責。

5.一旦出事,要麼P2P企業捲款而走,要麼癱瘓無法運轉。

究其原因,根子在於既沒有在總體層面上對P2P運行中明顯存在的五大嚴重問題清醒認識,對有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缺少預判,也沒有在監管層面上形成「資金要第三方存管,放貸要有抵押物,投資項目與投資者要一一對應」等負面清單,導致P2P網貸脫離了純粹的「PtoP」的原意,異化為互聯網的民間集資和高息攬儲。

針對P2P金融,只要稍有金融常識,就應該判斷出這是新瓶裝舊酒——新瓶指的是互聯網,舊酒指的是封建餘孽式的老鼠會、高息攬儲式的高利貸。無論是P2P也好,互聯網金融也好,不管打著什麼旗號,只要向網民高息攬儲亂集資,只要跟網民搞亂集資、眾籌資本金,只要在網上亂放高利貸,最後這個企業必將借新還舊形成不斷循環,儼然成為龐氏騙局。所以,基於互聯網的輻射性、穿透性,就應禁止,因為這個過程是無法有序控制的。

二、網貸公司應遵循五個運行原則

不搞P2P並不等於不可以搞網路貸款公司。合理的網貸公司是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幫助金融脫虛就實、為實體經濟服務、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重要途徑,是普惠金融得以實現的技術基礎。這類網路貸款公司規範運行的關鍵在於實施五大基本原則:

一是資本信用原則,有較大的自有資本金。不同於傳統的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有很強的輻射性、很快的發放貸款能力,業務範圍往往覆蓋全國,應當具有較高的資本金門檻。

二是信用規範原則。貸款資金的主要來源是銀行貸款、銀行間市場發的中票和證交所發行的ABS(資產證券化)債券。

三是信用槓桿原則。網貸公司的資本金和貸款餘額總量的槓桿比,任何時候都應控制在1:10左右,決不能超過1:20甚至1:30。在常規的ABS、ABN(資產支持票據)的發債機制中,並沒有約定一筆貸款資產的發債循環的次數,基於網貸業務的快速周轉能力,一筆底層資產一年就可能循環5次、10次,幾年下來,槓桿比有可能達到30次、40次,形成巨大的泡沫風險。鑒於網路貸款公司往往以資本金1:2~1:2.5向銀行融資,網路貸款形成的底層資產在ABS、ABN中的循環次數不宜超過5~6次,只有這樣,網路貸款公司的總債務槓桿比才能控制在10倍左右。

四是放貸徵信原則。有互聯網產業的產業鏈信用、全場景信用,不能無約束、無場景地放貸,甚至到校園裡搞校園貸、為買房者搞首付貸。

五是大數據處理原則。平台擁有強大的技術基礎,能形成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處理技術,這樣就可以把控風險,形成較低的不良貸款率,並由此有條件為客戶提供相對低的貸款利率,形成網路貸款良好的普惠金融能力。

總之,在發展網路貸款公司的過程中,只要合乎以上五條原則,一般都能實現小貸業務發展得快、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得以緩解且不良貸款率低的效果。比如阿里小貸(花唄、借唄),與P2P有本質上的不同。阿里小貸資本金是阿里巴巴公司的自有資金,槓桿貸款資金是合規的,從銀行貸款和ABS融資而來,合乎監管層對小貸公司監督的原則要求,貸款客戶則是淘寶網路平台上的電子商務公司或者是使用支付寶的手機用戶,有確切的產業鏈、供應鏈上的信用徵信,有確切的信用場景。總的來看,阿里小貸本質上屬於產業鏈金融範疇,阿里、蘇寧、小米、神州數碼、馬上消費金融等全國知名的網路公司設立的網路小貸公司也大體如此。

三、網路數據的本質在於它具有顛覆傳統的五全基因

互聯網金融融資並不僅僅限於網路貸款公司,互聯網金融的大格局、大空間在於互聯網平台自身並不搞金融貸款,而是以網路數字平台(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數據存儲能力、計算能力、通信能力為基礎),與產業鏈金融相結合,形成基於數據平台的產業鏈金融,形成數據平台、金融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各方資源優化配置,運行成本下降、運行效率提升的良好格局。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深刻了解網路數據本質的五全特徵——顛覆傳統的基因所在。

顛覆已經成為互聯網見怪不怪的經濟現象,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以及包括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移動通信在內的網路平台——五大現代信息科技構成的「大智移雲」基礎平台。這中間,互聯網、物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像人類的神經系統聯繫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雲計算相當於人體的脊樑,大數據是人體內的五臟六腑、皮膚以及器官,沒有雲計算就等於人體沒有脊柱,五臟六腑無法掛架,大數據就是孤魂野鬼,無地藏身,而沒有大數據,雲計算就是行屍走肉、空心骷髏。有了脊樑以及五臟六腑、皮膚和器官之後,加上相當於靈魂的人工智慧——人的大腦和神經末梢系統,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這三個技術就可以形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現代信息體系——「大智移雲」基礎平台。

為什麼「大智移雲」基礎平台會有如此強大的顛覆性?研究表明,「大智移雲」基礎平台實際存在「五全特徵」:全空域、全流程、全場景、全解析和全價值。所謂「全空域」是指:打破區域和空間障礙,從天到地,從地上到水下、從國內到國際可以泛在地連成一體;所謂「全流程」是指:關係到人類所有生產、生活流程中每一個點,每天24小時不停地信息積累;所謂「全場景」是指:跨越行業界別,把人類所有生活、工作中的行為場景全部打通;所謂「全解析」是指:通過收集和分析人類所有行為信息,產生異於傳統的全新認知、全新行為和全新價值;所謂「全價值」是指:打破單個價值體系的封閉性,穿透所有價值體系,並整合與創建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價值鏈。

現代信息化的產業鏈是通過數據存儲、數據計算、數據通信跟全世界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正是這種「五全」特徵的基因,當它們跟產業鏈結合時形成的產業鏈的信息、全流程的信息、全價值鏈的信息、全場景的信息,成為十分具有價值的數據資源。可以說,任何一個傳統產業鏈與這五大信息科技結合,就會立即形成新的經濟組織方式,從而對傳統產業構成顛覆性的衝擊。

總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下的現代互聯網體系,具有顛覆性作用。現在的互聯網數字平台,下一步在5G時代還會進一步形成萬物萬聯體系,其終端連接數比現在人類的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的連接數將超過上百倍、上千倍。人類的互聯網產業也因此將從toC型的消費類互聯網發展為toB型的產業類互聯網。而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這種顛覆性功能將更為突出。

我們常常說的顛覆性產業,主要就是指具有以上五全信息的網路數據平台產業,這五全的信息在與工業製造相結合時,就形成工業製造4.0;與物流行業相結合,就形成智能物流體系;與城市管理相結合,就形成智慧城市;與金融結合,就形成金融科技或科技金融。在與金融相結合的時候,無論是金融業務展開的價值鏈也好,還是產業鏈也好,把這五全信息掌握在手裡再開展金融的服務,這樣的金融安全度將比沒有五全信息的人工配置的金融服務系統安全信息要高,壞賬率要低,各方面的系統性風險的平衡要更好,這是一個基本原理,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非常睿智地、前瞻性地看到互聯網金融、數據金融平台具有的重大里程碑意義的經濟前景。

四、互聯網金融的大格局在於網路數字平台與產業鏈金融相結合

基於上述,我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大格局大空間不在於互聯網平台自身搞金融貸款,而在於以網路數字平台(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數據存儲能力、計算能力、通信能力為基礎),與金融機構特別是產業鏈金融相結合,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形成基於數據平台的產業鏈金融,形成數據平台、金融企業、產業鏈上下游各方企業資源優化配置、運行成本下降、運行效率提高的良好格局。在路徑上,要尊重並依據五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一,互聯網金融、數字金融並沒有改變任何金融傳統的宗旨以及安全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是互聯網 金融,還是金融 互聯網,不但要把網路數字平台的好處高效地用足用好用夠,還要堅守現代金融形成的宗旨、原則和理念。互聯網金融有兩個基因,一是互聯網的信息基因,數字平台的基因——「五全信息」;二是金融基因,在一切金融業務中把控好信息、槓桿、風險的基因。互聯網運行有巨大的輻射性和無限的穿透性,一旦與金融結合,既有可能提升傳統金融體系的效率、效益和降低風險的一面,也有可能帶來系統性顛覆性的危機的一面。

為此,互聯網金融系統絕不能違背金融的基本特徵,必須持牌經營,必須有監管單位的日常監管,必須有運營模式要求和風險處置方式,不能「無照駕駛」,不能百分之三十、五十地高息攬儲、亂集資,不能無約束、無場景地放款融資,不能對借款人和單位錢用到哪裡都不清楚,不能搞暴力催收等。總之,一定不要違背這些金融常識,違背金融常識的人都認為自己很聰明,能夠守住某個空間,最後誤了卿卿性命的就是自作聰明。P2P的各位經理都有一點金融知識,但現在比誰都倒霉,就因為違反了這個基本原理,這也是個很重要的概念。

第二,互聯網金融平台應該是網路數據平台跟各種產業鏈金融相結合產生的。互聯網金融不僅僅是互聯網公司自身打造的網路貸款公司,其最合理、最有前途的模式是互聯網或物聯網形成的數字平台(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與各類金融機構的有機結合,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形成數字金融平台並與各類實體經濟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相結合形成基於互聯網或物聯網平台的產業鏈金融。在消費互聯網(toC)時代,基於人類消費的同一性、同構性,幾乎可以一刀切的模式對全社會的電子商務開展活動,在產業互聯網(toB)的時代,基於產業的複雜性、異構性,一個工業產業鏈與物流供應鏈的「大智移雲」平台是完全不同構的;而一個醫療藥品供應鏈與消費品供應鏈的「大智移雲」平台結構也完全不相同。

基於此,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一個有作為的網路數據公司,若想搞金融業,不是利用資本條件直接搞金融,而是應當發揮自己的長處,深耕各類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形成各行業的「五全信息」,提供給相應的金融戰略夥伴,使產業鏈金融平台服務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資源優化配置,運行風險下降,壞賬率下降。

從國際經驗看,一般性互聯網平台公司絕不敢隨意染指金融業務,美國的Facebook、亞馬遜、雅虎等平台公司都很大,股價市值同樣可以達到數千億、上萬億美元,但它們再大都不敢輕易染指金融業務。至少四個因素:其一,成熟的商人懂得術業專攻,懂得長期堅守、不斷創新才能使自己爐火純青,獲得足夠的行業地位和進入門檻,才有可能獲得超額利潤;其二,一般性的互聯網商品銷售平台,其底層技術的安全等級無法滿足金融要求,要滿足金融業務要求,必須投入巨額成本,這往往得不償失;其三,美國對金融公司有非常嚴格的監管要求,一般性互聯網公司從事金融業務,一旦發生風險,公司根本承擔不起動輒數十億美元的巨額罰款;其四,鑒於所有業務點的風險都可能迅速轉化為金融風險,而金融風險反過來又會拖垮所有非金融業務,所以成熟商人絕不願去冒這麼大的風險。

第三,必須建立商業機構和互聯網數字金融平台數據分級管理制度,確保數據信息從低級到高級單向流動。比如,一般性個人數據信息可以流入互聯網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數據可以流入政府金融監管機構、國家安全機構、稅務審查機構、特許徵信機構等,但絕不允許反向流動和交叉流動。另外,要儘快建立有效的「國民綜合數據總庫」,並以此為公共服務平台,針對特定對象(比如金融和徵信企業)提供有序、有償、有限、有效的數據服務,一來,可以幫助互聯網金融公司大幅降低企業或個人的徵信成本,更好地發展普惠金融;二來,可以幫助中小微企業增強融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三來,這是數據化時代政府管理適應發展的必然要求。

客觀上說,數據存在等級高低之分。有兩個層面:一是數量層面。客戶群體數量越大,數據級別和價值越高;二是品質層面。對單一客戶數據掌握的越全面,數據級別和價值越高。現代互聯網業務發展已經呈現出一個明顯特點:以巨大的資本實力,通過對社會公眾個體給予小利,而急速將十幾萬、幾十萬甚至百萬、千萬人群匯聚在一起;同時,通過橫向交易、交叉互助,迅速將支離破碎的低價值數據,拼接為更加全面的高級別、高價值數據。

正因如此,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必須適應數據時代要求,構建確保數據有序而安全流動的制度體系。否則,任由數據隨意交易、隨意交互,勢必導致資本實力雄厚的機構掌握最多、最全面、最有價值的數據,從而形成最強大的社會影響力、最精準的資本利益索取,以及最大化的、為資本利益服務的公共平台。

第四,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要有明確的各方多贏的效益原則。任何網路數字平台的發展,不能靠長期燒錢來擴大市場佔有率,這是對股東的不負責任;也不能讓客戶中看不中用、有成本無效果、長期賠錢,這是不可持續的自殺行為。合理的網路數字平台,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的應用,實現了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資源優化配置,產生了優化紅利,並且由於全產業鏈、全流程、全場景的信息傳遞功能,降低了金融風險和運行成本,將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紅利,合理地返還於產業鏈、供應鏈的上游和下游、金融方和數據平台經營方,從而產生萬宗歸流的窪地效益和商家趨利集聚效益。

第五,網上安全認證技術,比如生物、二維碼、虹膜、指紋、刷臉、聲音等辨別認證技術必須「特許經營」,凡此類技術公司設立必須「先證後照」,必須有較高的進入門檻。認證識別系統屬於重大國家安全範疇,但在未經長時間的安全檢驗的情況下就在互聯網金融業務上大量運用,這明顯違背了金融行業安全必須無限趨近於100%的要求。所以,目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支付、資金劃轉必須堅持小額原則,同時各類互聯網認證識別技術,只能允許線下使用,而經過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試錯之後,才能在國家技術管理部門授權之下,上線試點,逐步成熟,逐步推開。

現在,互聯網金融業務經常受到黑客攻擊,這些攻擊實際都是突破了網路認證系統。所以,如果網上傳遞識別信息,而沒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做保障,任由誰都可以開發,而且以廉價和便捷為出發點而忽視安全水準,那偽造就不可避免,網路黑客也將大行其道。所以,所有互聯網識別技術必須接受公安部門的技術監控。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網貸大轉折——備案進度測評」之愛投金融
租賃公司盤點——華魯租賃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