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俱舍論》講記(五)

《俱舍論》講記(五)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阿毗達磨俱舍論》。《俱舍論》主要內容是有為法和無為法。

丁二(廣說有為法)分二:一、總義;二、論義。

戊二(論義)分八:一、分別界品;二、分別根品;三、分別世間品;四、分別業品;五、分別隨眠品;六、分別聖道品;七、分別智品;八、分別定品。

第一(分別界品)分三:一、有為法;二、別名;三、廣說蘊界處。

甲三(廣說蘊界處分)分三:一、蘊界處之自性;二、攝他法之理;三、界之分類。

乙一(蘊界處之自性)分五:一、真實宣說蘊界處;二、蘊界處各自含義及必要性;三、單獨安立受想蘊之理由;四、蘊界處次第確定之理;五、二處決定之理。

丙五、二處決定之理:

為分別境與主要,故唯眼境稱色處,

為攝眾多殊勝法,故唯意境名為法。

如果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只有眼根的對境才稱為色處與色界,十二處當中,眼根的對境才稱為色處,十八界當中眼根的對境才稱為色界,而其他的根,比如,耳根舌根等,還有外境,也是色法,但並沒有稱為色處。只有意根的對境才稱為法處與法界,這是不合理的,因為眼等十種均是色,五蘊的五境和五根,都屬於色法。為什麼眼根的對境才稱之為色處和色界?所有處與界涵蓋的一切法都是法,為什麼只有意根的對境才稱為法處、法界?

作答:雖然五根與五境均是色法,但它們是分別的處,並不是總的處。講十八界的時也是如此。

除眼之對境外其餘九者的對境都可通過各自的名稱來表達,而眼根的對境沒有其他的名稱可表示,因此眼根的對境稱為色法。別法都有自己的名稱,只有眼根的對境沒有其他名稱,所以總的名稱給了它。這裡有總和別的差別。因此眼根的對境稱為色法,這是為了憑藉總名來了達別名,因此意義而存在。

並且由於眼根是最主要的,所以才唯一將眼根的對境稱為色處與色界,就像許多騎馬者可以表示軍隊等一樣。很多騎馬者在一起時,看上去和其它普通的隊伍不同,就叫軍隊。

或者說,眼根的對境是有見有對(即有礙),屬於眼根的對境這些色法,都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有對」是有礙之意,即能碰觸的意思,所以用看得到、摸得著來表達。其他諸根也是色法,但是看不到、摸不著。眼根因而是最主要的色法,如此才以色來稱呼,比如說,人中最尊貴的是國王。

另外,所有的處與界都是法,而單單將意根的對境稱為法處與法界,其理由是意根的對境可包括受想行等多種法,並且法中最殊勝的涅槃抉擇滅也包括在其中,故而唯一將意根的對境稱為法處與法界。

《俱舍論》里講的都是名言,所以講的會詳細一些。

乙二(攝他法之理)分二:一、攝法蘊之理;二、其他依此類推。

丙一、攝法蘊之理:

能仁佛陀所宣說,所有八萬諸法蘊,

無論詞句或名稱,均可攝於色行中。

若有人說:那麼,其他經中也出現了蘊等其餘名稱,如果它們不包括在這裡所說的內容中,那麼就存在除此之外的他法了,如此一來,它們的數量就不確定了。比如法蘊,是否包括在五蘊中?如果不包括,你們講五蘊包括一切有為法,那麼就有不包括之法了,這樣前後就相違了。你們說五蘊數量是確定的,也說了理由,但是如此一分析就有漏洞了。如果包括,那麼是如何包括的呢?能否如實描述?

佛經中云:八萬法蘊(法門),也可以說八萬四千法蘊。我們平時說的法門,也是指法蘊。居住在克什米爾的有部宗說含有八萬法門,而其他宗派,尤其是大乘,講八萬四千法蘊。八萬或八萬四千法蘊,均是身語意無染之能仁佛陀所說。佛陀意指無有任何染污心無染污之時,身和語亦無染污,所以叫身口意無有染污之能仁佛陀。這裡的佛陀指釋迦牟尼佛,他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最後在印度菩提樹下金剛座轉了三次法輪,總歸納為八萬或八萬四千法門。

經部和有部有不同的觀點。經部認為,這是一種佛傳講的多種文字組成的詞句。有部認為都是顯現在心前的種種名稱,無論是按照經部而言成為耳根對境的詞句還是依照有部的觀點成為意根對境的名稱,都可依次包括在色蘊與行蘊中。詞句是一種色法,所以可以包含在色蘊中。而心前顯現的名稱,是意根的對境,是一種心所,也可以包含在行蘊中。

有者稱謂一論量,盡說蘊等每一句,

身語意行之對治,相應宣說諸法蘊。

若有人問:那麼,八萬四千法蘊或八萬法蘊,每一法蘊的量有多少呢?對此有不同的說法。

第一種觀點:有些人說:與對法論法蘊的量相同,有六千頌。一部論典,與它相同的量就可以為一個法蘊,這樣一來,按有部的觀點,佛所講的法八萬法蘊總共就有四億八千萬偈頌。

第二種觀點:或者,與聖者舍利子論典法蘊的量相同。即舍利子所造的一部論典法蘊,與其相同的就是一個法蘊的量。此處沒有說具體的偈頌數量。

第三種觀點:還有些人說:圓滿宣說蘊以及「等」字所包括的處、界、緣起等每一部的完整語句,比如全部詳細講完五蘊的本體、法相、分類等詞句的量,就是一個法蘊,其他同理。比如以緣起作為內容,講緣起的本體、法相、分類等等,從多種角度,講完整詞句的量,就是每一法蘊的量,而偈頌的數目是不確定的。

又問:那麼,為什麼宣說這些法蘊呢?為了對治所化眾生貪嗔痴以及三毒平等八萬行為而相應宣說了八萬數量的法蘊。

這是小乘的觀點。按大乘的觀點,佛為了調伏眾生而宣講八萬四千法門,因眾生的根基不同,佛所宣講的法門也不同。為調伏眾生兩萬一千種貪心煩惱,佛宣說了兩萬一千種法門;為調伏眾生兩萬一千種嗔恨煩惱,佛宣說了兩萬一千種法門;為調伏眾生兩萬一千種愚痴煩惱,佛宣說了兩萬一千種法門,這些法門分別是經藏、論藏、律藏。為了對治三毒平等,密續又宣說了兩萬一千法門,同時對治和降伏三種煩惱。

經藏、律藏、論藏、密續,共講了八萬四千法門。這是大乘的說法,小乘觀點是八萬法門。

這都是為了眾生而如此宣講、歸納。其實,並不止八萬四千法門,因為眾生的分別念、煩惱是無量無邊的,故而佛所傳的法門也無量無邊。以前《三戒論》中也講過這些內容。也許有人會產生疑惑:既然法門無量無邊,那佛如何傳講?佛法的自性是智慧,所以佛可以做到。比如佛傳法所講的每一句話,其中能蘊含一千個道理,這才是佛語的特點,普通凡夫望塵莫及。我們講一句,就只是一個內容,而佛一講,不同根基的眾生都在受益,所以傳達的內容也各不相同,這也是一種神通。所以無論歸納為八萬四千法門,還是八萬法門,都是為了眾生而說的一種了義之法。

丙二、其他依此類推:

如是此外如所應,所有一切蘊界處,

詳察細究自法相,應當攝於前述中。

八萬法蘊可攝於五蘊中。同樣,對於其他林林總總的經中所說的蘊、界、處的一切名稱之各自法相,如果細緻加以分析,都應當包括在此論前面所說的蘊、界、處中。八萬法蘊都能包括在蘊界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中。

包括的方式,舉例說明,以此類推,我們要明白。佛經中講,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這些五蘊,如何包括在五蘊中呢?這所有蘊的名稱均可包括在色蘊與行蘊中。

第一,戒蘊是身語七斷,七種斷除,一般講的是別解脫戒。身有三個——殺生、偷盜、淫慾;語有四個——綺語、妄語、惡語、離間語,斷除身口意的惡業,就是別解脫戒。斷除了身口意七惡業,同時得到了戒體,這個戒體是無表色。此處戒蘊講的也是無表色戒體,可以歸納到色蘊中。

還有,被承許為色法(包括於色蘊中),其餘四者(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均是解脫信解,屬於心所的範疇,因而包括在行蘊中。前面我們已經講過,行蘊是心所的範疇。

以此類推,所有講「蘊」的,五蘊、十蘊、八蘊等等,都可以如此作歸納,包括在五蘊中。

下面講十二處,除此之外,佛經里其他講「處」的,如四處、六處,凡有處名稱的法均可攝於十二處中,這裡也舉了幾個例子。

佛經里講的「十遍處」,是修禪定的時候得到的一些境界,也是一些禪定。禪定分很多種,世間與出世間的。為了訓練這顆心,修行人也要修一些屬於世間的禪定,但不能將其視為究竟的境界,更不能停留其中。若沉溺在這樣的境界中,就把自己毀了。我們學修無想禪,是為了修鍊這個心。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禪定呢?十遍處:觀地水火風四大、藍黃白紅四顯色、空無邊及識無邊之十法。稱為遍處者。

如何觀呢?謂依定力,以地大為所緣,能變一切方位處所皆成地蘊,故名。比如觀想地大,依靠禪定的力量,房屋等一切顯現的都是地大。餘九者依此類推。

這裡主要講的是凡有處名稱的法如何歸納、包括在十二處中。十遍處中的前八種(地水火風四大,藍黃白紅四種顯色)是無貪的自性,故為法處所攝,包含在法處中。法處、法界所涉及、包含的法有很多。若具從屬,則是五蘊的自性,從屬指非主要之心,在與心相同的群體中所發生的心所,心所即從屬。無論是相應的還是無相應的,都是五蘊之自性,都可以歸納到五蘊中,所以是意處,因而為意處與法處所攝;空無邊處與識無邊處是四名蘊的自性,所以攝於法處與意處中。可以這樣歸納,法處和意處包含了這些。

八勝處也是無貪自性,與上相同,包括在法處中。八勝處即修行人所得到的一些超越的境界。

八勝處:四種形色勝處及四種顯色勝處(這些都是禪定中產生的境界),為八勝處。憑依定力,隨所樂觀,形色顯色,自在變化(神通),故能勝他,自意不動,名為勝處。以自在變化這種方式能夠超勝他。我們顯現神通不是為了要展現什麼,而是為了戰勝這些,戰勝也是為了放下。本來就是無有自性的,所以可以變化。有些人刻意追求神通,好像有了神通就都OK了。其實神通沒什麼了不起,就是為了修鍊心,和我們平時念咒語、佛號一樣。如果內心不覺悟,沒有智慧的攝持,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

以此類推,佛經里講的處,都可以歸納到十二處中,也可以說十二處包含佛所講的一切處,如十遍處、八勝處等。

凡有界名稱的法均可攝於十八界中:能攝的十八界與所攝的三十六界依次對應,四大為所觸界所攝。

四大就是地水火風。這裡主要講了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最後是空界。空界指什麼?

孔隙稱為虛空界,傳說即是明與暗。

所謂有漏之識者,即是識界生所依。

空界並非是指無為法虛空與莊嚴虛空,我們認為的虛空,是眼中所見這個湛藍的天空,其實不是,這是莊嚴虛空,並非真正的虛空。前面我們講了,無為虛空才是真正的虛空。

這裡講的是空界,而此處所說的門與窗等處的孔隙稱為空界。人的腹腔內、房子里,都是空的,但是這個孔隙、空間是有形狀的。比如房子是四方的,它裡面的虛空也是四方的;人的腹部是圓形的,它裡面的虛空也是圓形的。

有部認為空界是一種色法,因為白天有陽光,是明的;晚上沒有陽光,是暗的。這樣明暗交替。但無論是明是暗,都不離色法,所以歸納為色。還有,它是有形狀的,比如圓球形物體裡面的虛空也是圓的,四方形物體裡面的虛空也是四方的,空界有形狀,是一種形色,所以歸納到色界中,由色界來攝持。這是有部的觀點。

這裡也有「傳說」,表示一種不滿的語氣詞。作者世親論師站在經部的立場,認為虛空,也是物質的形狀,不是色法。因為孔隙在白天時呈現光明,夜晚時呈現黑暗,故而為色界所攝;又由於可損害自本體,因而是有礙法。

虛空是無礙法,但空界是有礙法。因為若空界原本黑暗,當光明來臨,驅散了黑暗。強者恆強,若黑暗強,就會阻礙光明進來;若光明強,同樣也會阻礙黑暗進來。損害也是此意。其他都以此類推。

此有礙法可在其他法的附近存在,所以是有礙之從屬。有礙的從屬是什麼意思?比如房間里的空界、瓶子里的空界,是要依靠房子、瓶子的,所以叫從屬。其實,它本身應該是無礙,但這是有部的觀點。

所謂的「傳說」是指按照經部的觀點而言(對有部宗空界是色法的說法不滿的一種語氣),經部宗認為,虛空是無有阻礙的法,它也可以存在於他法的附近,因此是無礙從屬。經部認為空界不是有礙從屬。從屬是小乘有部特有的術語及觀點。

若問:所有的識均是三十六識界嗎?

我們怎麼回答呢?不是,有漏識界才是三十六識中的識界,所以並非是指無漏識界。為什麼不是無漏識界呢?因為它是從入胎到死亡之間投生三有的所依。

佛經中所說的欲、害、恚以及無欲、無害、無恚六界為法界所攝,因為前三者是貪慾、嗔恨、損害眾生自性的所斷心所,都是心所。後三者是無貪、無嗔、慈心自性的對治心所。一個是所斷心所,一個是能斷對治心所。所說的樂、苦、意樂、意苦、舍、無明六界,前五界是受,第六界(無明)是識,因而為法界所攝。

所說的受、想、行、識四界,前三界為法界所攝,第四(識)界為七心界所攝。所說的欲、色、無色三界,欲界為十八界所攝;欲界的眾生都有十八界,我們的相續中都存在十八界。

色界為除味香、鼻舌以外的十四界所攝;色界的眾生沒有香和味,所以沒有鼻界、舌界、味界、香界四界,其他十四界都有,所以是十四界所攝。

無色界為最後三界所攝。最後三界是法界、意界、意識界。無色界沒有色法,五根五境都沒有,所以只有法界、意界、意識界,為這三界所攝。

所說的色、無色、滅三界,色界為十四界所攝;無色界為最後法界、意界、意識界三界所攝;滅界為法界所攝,此處的滅界是指抉擇滅與非抉擇滅。

所說的過去、現在、未來三界為所有十八界所攝。十八界有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這個是十八界所攝。所說的劣、中、妙三界就是指欲界等三界。劣界、中界、妙界,分別指欲界、色界、無色界。

所說的善、不善、無記三界,其中的善、不善界為色、聲、法與七心界所攝;無記界為十八界所攝。所說的有學、無學、非二(即非有學無學)三界中的有學界與無學界為最後三界所攝;最後三界(法界、意界、意識界),非二界為十八界所攝。所說的有漏、無漏二界中的有漏為十八界所攝;無漏為最後三界所攝。

所說的有為與無為二界中的有為界由十八界所攝;無為界由法界所攝。如果精通了這些內容,則可堪稱為通達界的智者。

乙三(界之分類)分八:一、有見等五類;二、有尋有伺等分類;三、有緣等五類;四、三生之分類;五、具實法等五類;六、見斷等分類;七、見與非見之分類;八、以二者了知等三類。

雖然詳細分析,界可有二十種類別,但是為了方便宣說,則分為八種。有二十種類別,可以講二十種,但在這裡為了方便,宣說八種,其他的都沒有講。

丙一、有見等五類:

有見即是唯一色,有對乃為十色界,

無記之法有八種,除色聲外餘三種。

若問:十八界哪些是有所見的,哪些是無所見的?所謂的「這個在這裡、那個在那裡」,以眼識可見的在十八界中唯有色界(五根五境)。講五蘊的時候,五根五境都歸納為色界。

這一句是「別有否定」的用法,而並非是「別無否定」。如果是別無否定,就不包括無分微塵了。別有否定:否定他處有某一事物以說明唯此處有某一事物。其他地方沒有。如云:「唯聲是所聞。」除聲以外其他法都不是所聞。

有部經部,尤其有部,他們承許無分微塵是組成物質的基礎,這個無分微塵是見不到的。如果用別無否定就有問題了,但不是別無否定,所以沒有問題。

若問:十八界中哪些是有對法呢?十八界中,任何一法不能被另一法佔據位置有障或有對的法是十色界。這也是色法的特徵。

有對(有障礙)共有三種:一個色法的位置上不能有另一色法,此為障礙有對;心執著一個所緣境很專註,便阻礙了執著此外的其他所緣境,此為所緣有對;諸如眼睛取色法時便會有礙於聽聲音,此乃境界有對。這裡色法是其中的第一種障礙有對:自己所佔的面積(空間)里,不可以進入他法,被阻擋了。

若問:那麼,十八界中既不是善業,也不是不善(惡業)的無記法有多少種呢?回答有八種,即除了色界與聲界以外的有礙法。因為色與聲根據發心可以成為善、不善、無記法三種中的任意一種。

色與聲指身和語,色指我們的身體,聲指語言,身和語是善、惡、無記,主要以發心動機的變化決定,比如心善,身和語是善;心惡,身和語是惡;心是無記的,身和語也是無記的。

並且可依靠是否為相續所攝而分類。除了此八種無記法外剩餘的十界都相應存在善、不善、無記三種狀態。其中色與聲為身語有表色所攝,並根據發心而為善、不善、無記三者以及相續所攝,但不被無表色所攝。前面講了,無表色只有善和惡。不為相續所攝的色與不為相續所攝的聲均為自性無記法。八種無礙界中七心界因為與貪(貪心煩惱)、不貪助伴等相應存在而具善、不善、無記法三者,可以變成三個。此外,也要理解法界有些是本性善,有些是相應善,有些是等起善,比如心是善的,它的周圍(心的群體中)還有很多心所,這些心所應該是相應善,不是本性善。有些是等起善:由善心引發的身語有表色與無表色,有動機;有些是勝義善:小乘的抉擇滅是無漏的勝義善法。

欲界具有十八界,色界之中十四界,

香味以及鼻舌識,此四種界未所屬。

無色界中則具有,意法以及意識界。

彼三有漏與無漏,其餘諸界為有漏。

若問:十八界中屬於欲界範疇的有哪些,屬於色界範疇的有哪些,屬於無色界範疇的有哪些?欲界具有十八界,欲界十八界都有,十八界皆能增長欲界的煩惱之故。

色界中有十四界,前面也講過。是哪十四界呢?也就是除了香、味、鼻識與舌識界以外的十四界,香與味二者在色界中不存在,因為它們是段食性,段食性是什麼意思?就是欲界的眾生要靠飲食,我們要聞味道。一下一下的聞,一口一口的吃,所以這叫段食性。正因為遠離了對段食的貪執才能轉生到色界,所以,色界無有段食。色界眾生依靠禪定,不需要吃東西、聞味道,這兩個都沒有,他們對飲食的貪慾已經徹底斷除了,所以投生色界,否則就無法投生。

若問:那麼,色界中所觸也不應當有了?所觸既有段食也有非段食,色界中雖然不存在成為段食的所觸,比如吃東西、聞味道。卻具有根等色與衣物等的所觸。根即住處,比如房屋,色界眾生也有色身,也需要穿衣服、住在房子里,這些所觸也是有的。而不存在香與味的段食,就算是有,在色界中也是沒有任何必要的,如此鼻與舌識二者也就不存在了,原因是它們的對境香、味不存在。

屬於無色界的是意界、法界與意識界三個,因為它們可增長無色界的煩惱。遠離對色界的貪執才能轉生到無色界。由於無色界斷除了色法,也就不存在十色界了,五根、五境都不存在。正因為無有十色界,當然就不會存在彼等所生的五識界了。只有最後的三界(意界、法界與意識界)。

十八界中屬於無色界範疇的雖然必定是有漏法,但一般而言,意、法、意識三界既有苦諦與集諦所攝的有漏法,也有道諦、無為法所攝的無漏法,而剩餘的十色界與彼等所生的五識界此十五界唯一是有漏法,它們是修斷並且增長一切有漏煩惱之故。

丙二、有尋有伺等分類:

尋思和伺察都是分別念,尋思是比較粗大的,伺察是比較細微的,這兩個是有區別的。

尋伺二者均有者,即是五種識界也。

最後三界有三種,其餘諸界無尋伺。

十八界中有尋有伺者即是眼識等五種識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這五種識界,因為此五界向外觀並與粗細相應。在五種識界中,尋思和伺察二者都具備。

最後的意、法與意識三界存在有尋有伺、無尋有伺、無尋無伺三種不同情況。

一、有尋有伺:欲界與初靜慮粗分正禪(初禪的第二個階段)的意界、意識界與尋伺以外(尋伺不能具備尋伺)的所有相應法界(心或心所)必定存在尋和伺,因而為有尋有伺。

意識界與尋伺以外的所有相應法界必定存在尋伺和伺察,因而為有尋有伺。

二、無尋有伺:欲界的尋、還有初靜慮粗分正禪的尋以及初靜慮殊勝正禪的伺以外的所有相應法為無尋有伺。沒有尋思但是有伺察。

初靜慮粗分正禪無有第二禪尋而必具伺,殊勝正禪斷除尋思而必定有伺察,是故為無尋唯伺。無有尋思唯有伺察。

三、無尋無伺:初靜慮殊勝正禪(初禪)的伺察無有第二伺,第二靜慮以上的意等是斷除尋伺與伺察之地(意界意識界),不相應法界不具有尋伺二者,因而它們均是無尋無伺。剩餘的眼根等十色均是不相應法,不是心和心所,絕對是無尋無伺。

五種根識無計度,以及隨念分別念,

計度外散意智慧,隨念一切意回憶。

若有人問:經中說「諸比丘,眼識(耳鼻識等)了知藍色而並非有藍色之分別」,眼識沒有分析的功能,知其藍色而不知其它,也不是分別念,如果五種識界是有尋,那不是與經中根識無有分別的說法相違了嗎?

不相違,一般來說,分別有自性分別、計度分別、隨念分別三種,凡夫所有的心都是分別心,但是這個分別心是自性分別。經中的密意是說五根識無有計度與隨念分別,這種分別識並非遠離了自性分別,自性分別還是有的。

那麼,三種分別指什麼呢?自性分別在下文中會宣講。計度分別是指與意識相應、散於外境的智慧。對於外境的一種觀察,是一種分別念。隨念分別是指不觀待名稱,而唯念及意義之一切入定出定與意識相應的憶念,即是回憶。一個是對外觀察的,一個是對內的,直接思維,但都是分別識。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真堪布 的精彩文章:

念佛念咒時頭頂有各種感覺,是怎麼回事?
《俱舍論》講記(二)

TAG:達真堪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