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UCloud技術副總裁楊鐳:雲計算最終比拼的還是技術

UCloud技術副總裁楊鐳:雲計算最終比拼的還是技術

「我覺得有一個詞是肯定的:純粹,另一個詞可能是極致。但這個詞我有些猶豫,因為我們做的還不夠好。」UCloud技術副總裁楊鐳在UCloud用戶大會期間接受老孫獨家採訪時這樣形容UCloud。

關於UCloud:一家簡單、純粹的公司

CSDN:從您的角度來看,你認為UCloud是一家什麼樣的廠商?它有哪些不同於其他廠商特質?

楊鐳:我覺得UCloud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比較純粹,更關注產品。雲計算是個非常大的行業,7年的時間裡,我們做成過一些事情,犯過一些錯誤,有很多思考,最後回到一個問題:我們是一個怎樣的團隊?結論是,首先我們相信技術的力量,其次我們想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

CSDN:那您認為這些特質中哪些是令UCloud在眾多雲廠商的激烈競爭中仍然保持一定競爭力的原因?為什麼?

楊鐳:很多公司在進入公有雲行業的時候都是重資本投入,在產品上看齊像亞馬遜這樣的巨頭;而我們對產品的理解,對技術的探索,始終從用戶角度思考,這也許是我們能夠保持競爭力的原因。

關於研發理念:堅持用戶價值

CSDN:那麼UCloud一直堅持的產品研發理念是什麼?這種理念是怎麼形成的?這種理念對於UCloud的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楊鐳:一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追求用最新的技術為用戶創造價值。後來我們發現,雖然技術很重要,但是從價值創造的終極目標去看,這個路徑是本末倒置。我們開始思考用戶需要什麼,用戶體驗怎麼樣,怎樣用產品解決問題。有很多客戶向我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需求,我們經過很多取捨的鬥爭做成了產品,提供給更多的用戶使用,有一部分演變成了行業的標準產品。這是我們很自豪的事情。

這是用戶和UCloud產品共同成長的過程,客戶幫我們更深刻得理解了自身所處的行業。

CSDN:從用戶角度思考問題,反映到UCloud的公司理念,就是「用戶為先」,對這個理念,您是如何理解的?

楊鐳:人類思考問題的出發點都是自己的利益。但是要做好產品,要為用戶考慮,實際上是有點「反人性」的,因為你必須捨棄自己的利益進行思考,做決策,這個過程很難。

我們放棄了很多可以賺快錢的機會,回到用戶價值,以更長的時間維度來思考產品是如何帶來商業回報的:我們堅信為用戶創造價值是商業成功的核心原因。比如「快傑」雲主機,其實從常規產品策略看,這款雲主機一般定價很高,所謂「機皇」或旗艦機。但是從用戶角度來說,旗艦機是奢侈品而不是流通品,實際選擇起來因為價格等因素很困難。用戶真正需要的是能支撐其核心業務,解決其業務痛點的常規機型。

所以從這個出發點去思考,我們想用常規而非旗艦機型來解決絕大部分場景中的業務痛點。但這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僅在技術引入了不確定的高風險工作,而且由於徹底從用戶角度出發,產品的方方面面也打破了業內的範式,公司內部也有爭論與壓力。

關於技術路線與核心競爭力:堅持自己的思考

技術路線:用戶是我們很大的出發點

CSDN:您能詳細介紹一下UCloud當前的技術路線嗎?

楊鐳:首先,我們不會去完全模仿巨頭的技術路線。回歸到「用戶為先」的理念,UCloud超過一半是研發人員,在最佳狀態下,這些研發人員應該都是在為用戶做他們需要的東西。有人說IaaS市場已經很同質化了,但其中的性能、價格、穩定性的提升空間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會把研發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這裡。我們會觀察現階段用戶是如何分布的,用戶需要什麼,這是我們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凌駕於技術路線之上。如果非要說技術路線,比如Serverless,它代表了趨勢,我們也投入很多,但是當前討論這個沒有意義。還有些很火的領域,如果用戶沒有需求的話,我們都會謹慎投入。

核心競爭力:堅持自己的思考

CSDN:您認為UCloud核心技術是什麼?這些核心技術是否構成了技術核心競爭力?

楊鐳:其實公有雲的技術面非常廣泛,從計算、網路存儲到上層的AI、IoT都有所涉及。在這個過程當中首先你要持續保證研發投入,這是必要條件。堅持不斷投入,你才有機會活下來。舉個例子,我們今天發布的「快傑」雲主機,可能有人會跟進,但是並不一定會成功,因為這需要長期艱苦的研發投入,很多企業可能受制於現實問題沒辦法堅持。我們今天有兩位嘉賓,我們的產品是基於他們底層的硬體一起做出來的,但他們的硬體其實到現在為止還不是主流市場里的產品,包括Nick McKeown(Barefoot Networks首席科學家及合夥創辦人)介紹的交換機晶元,也是全新的技術,我們成功把它用起來了,走在了技術前列。

國內雲計算從2012年開始,那時候用標準的開源軟體就可以自己拼搭系統。現在軟硬體的趨勢在發生變化,硬體的性能已經被壓榨到了極致,你想通過軟體再優化,只能獲得不到10%的提升。但是用戶的業務需求越來越複雜,你必須要讓自己兼具軟體的靈活性和硬體的性能。軟體吞噬一切的背後就是軟體提供了很多靈活性。而硬體也在改變,智能硬體、智能交換機、可編程晶元等的出現就是這種改變的體現,它們已經突破了原來那條軟、硬體的邊界,這個界限打破以後你必須有軟硬體結合的開發能力,必須深刻理解底層技術。UCloud在這方面是比較強的,很多公有雲廠商可能完成了基礎東西以後,就開始做上層的東西,但是他們在底層可能沒有我們這麼牢靠。

我們從創業開始就一直在嘗試新的技術,這和團隊自創業之前就積累和沉澱的工程能力和研發能力有很大關係。所以,我們對雲計算核心競爭力的理解,簡單來說:首先,保持研發投入,這是我們的必要條件;其次,技術上要敢於前進,同時要必須保證用戶的穩定性。

最終,雲計算比拼的還是技術

CSDN:UCloud未來的技術路線是怎樣的?這次新發布產品,是否就代表了UCloud未來的一個方向?

楊鐳:現在國內雲計算的主流市場還是雲主機,用戶願意在哪裡花錢,那那裡肯定是它的價值所在,一定要再去深挖。在這個事情上,也許所有雲廠商應該聯合在一起,推進像Serverless這些更新的理念,提升當前資源運維工作的效率。這個市場正在慢慢形成,今年上半年我們做了3款這樣的產品,接下來我們會推出整個產品線,讓用戶只需要很少的代碼就能完成相關工作。

其他的一些新技術,像IoT與AI,我們可能更偏重於應用,就是這個技術能解決什麼問題。我們不想讓自己的精力過於分散,我們還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好。

CSDN:您覺得雲計算最終比拼的是什麼?

楊鐳:我覺得雲計算首先比拼的是理念,雲計算看長期,你要相信它的長期價值。亞馬遜CEO在2018年說,雲計算的時代才剛剛開始。這個認知和我們一樣。Serverless這個概念逐漸進入中國市場,它解決的問題我們自己都覺得太誇張,有個用戶通過我們的產品把成本降低了97.5%,從這裡你就可以看到雲計算的顛覆性價值。所以整個時代才剛開始,你要看長遠。

在這個理念之下,要提煉競爭的本質,競爭的本質就是技術。

關於文化:理性、簡單

CSDN:UCloud有什麼故事或者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一下?

楊鐳:2015年的時候,我們升級了VPC網路,但就像iPhone有些版本之間無法跨代升級一樣,我們也無法保證新版本和老版本完全兼容。面對這種情況,業界通常的選擇是讓用戶進行系統遷移。我們從用戶體驗出發,選擇做透明的升級,讓用戶近似無感知得完成升級。但沒想到這項工作持續了三年多,走過了很多艱苦的路,項目組有些同事壓力過大離開了團隊。真正升級完的那一天,大家五味雜陳。忙完了我們在上海舉辦了Party,請了很多同事過來,包括離職的,大家在一起分享了很多故事。有點悲情,但更多的是成就感。這個過程對團隊的打磨是價值巨大的,經歷過這一次我們形成了自己的標準和能力,所有的新產品都可以透明升級。其實我們做雲計算很簡單,就是要為用戶提供價值。很小的細節里我們都在思考價值,比如我們今天展示的控制台申請資源,UCloud的效率比其他友商高很多。

CSDN:關於人才的問題,其實現在市場上像這些BAT企業很吸引人才,UCloud如何保證研發團隊的穩定性?

楊鐳:我們就是在靠文化吸引人才,錢很重要,但文化可以讓團隊一起走得更遠。對於優秀的人才,我們會給與極大的自主權,確保他們得到與能力相匹配的尊重和成就感。我們在努力創造一個理性而簡單的環境。 文/CSDN孫浩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數碼 的精彩文章:

閃步是什麼?閃步APP怎麼賺錢的?
無後顧之憂 Brother DCP-B7500D按需供粉多功能一體機售價1949元

TAG:天極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