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愛因斯坦的選擇讓我們反思:面對人工智慧時代,我們人類該何去何從?

愛因斯坦的選擇讓我們反思:面對人工智慧時代,我們人類該何去何從?

我們現在生活的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前所未有的發達。小小的一部手機,一台電腦,裡面就疊加了很多先進的科技成果。

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現在三維空間內人所能做的工作幾乎都可以用人工智慧機器去模擬完成。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三千年來佛陀所開顯的追尋大道的課題,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和認知?

事實上,人在科技層面的成果越來越大,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但人自身的脆弱卻從未得到任何改觀——作為一個物種,人有科技無法解決的最大局限,那就是生、老、病、死。

我們用的手機不斷升級,但我們自身卻從未升級,不但沒有升級,在強大的科技面前,甚至越發脆弱。面對這個矛盾甚至危機,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給出了他的答案。

在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他轉過頭來開始接觸人類文明的其它領域,特別是宗教。然後,短短的時間,在遍覽所有宗教之後,他將目光鎖定在了佛教。

能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宇宙總體經驗匯聚一體,並且不是人造的神,而是客觀存在的智慧與真理,他說這隻有佛教。他強大的大腦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來自佛教的衝擊力,同時領悟到了它的合理性。

他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他的觀點,這就是佛教。」又說:「如果有一個既能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以愛因斯坦的智力,他所看到的佛教跟普通人眼中的佛教在深度和量級上是不一樣的。他認識到了在佛教這個智慧長者面前,科學顯得那樣稚嫩。面對宇宙這頭「大象」,佛陀看到的是大象三百六十度完整的相,而人類科學觸摸到的只是大象的局部。

愛因斯坦在上個世紀給出的很多科學理論,到現在人類也沒有辦法超越。像前陣子拍攝到的首張黑洞的照片,也只是證明了百年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但實際上,比起他在科學上的巨大成就,愛因斯坦對人類更突出的貢獻在於他對佛教所作出的正確的判斷、所給出的完全的信服。

可以說,在數千年的流傳過程中,佛教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人類的必需品。我們現在所從事的很多工作,以後智能機器都可以替代,所接受的很多教育,智能機器都可以獲得。但唯有一點,機器人是無法擁有的,那就是人類生命最根本的特性:靈魂。

人類最大的危機,是內在的靈魂的迷失。而靈魂,又是屬於宗教的層面。但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宗教卻已經成為一個弱勢群體,它的神聖與尊貴正被無知的調侃與抹黑不斷衝擊。

實際上,當人們在根本不了解宗教卻又作出一些自以為是的判斷時,是不是也應該想一想,這世間為什麼會出現宗教?像佛教,為什麼幾千年來能傳承不衰?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頂尖的科學家傾心於佛教教義,並為此傾力宣傳?

宗教,這是更高級的文明世界垂下來的一隻援助我們的手。就像阿彌陀佛,右手下垂,恆時接引著眾生。但我們卻把這隻手當作了調侃與鄙薄的對象。這是怎樣的可悲!

佛教的偉大,以愛因斯坦的智商都沒有辦法準確表述,所以叫「贊莫能窮」。 我們作為佛弟子,當初那一句「自皈依佛」,不是世人認為的愚昧的表現,而是帶著最堅定的信念,帶著百分百的心甘情願,是在理性的思考之後不可撼動的覺醒。現在和未來,我們將以自己的努力修行來向世人證明佛陀的偉大。

當生命覺醒到這個程度時,面對地球上其他的物種,包括人工智慧機器,我們才真正擁有屬於人的尊嚴和榮光。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喜法師 的精彩文章:

因果是什麼?
慶祝新中國七十華誕,走近中國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圓瑛大師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