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的城市,在「癌變」么?

我們的城市,在「癌變」么?

1

宏觀社會和微觀社會其實蠻像的。

我去年走了20多個城市,發現了人類城市和癌細胞的又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都喜歡「去分化」

什麼是「去分化」?

了解「去分化」之前,要先知道「分化」。這倆都是生物學中的重要概念。

「分化」,英文是Differentiation,直譯就是「變得不同」。指的是從沒有具體功能(未分化)的細胞變成有具體功能(分化)細胞。

胚胎幹細胞就屬於未分化的細胞。我們每個人都是從胚胎幹細胞發育來的,它能產生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細胞,包括肌肉細胞,紅細胞,神經細胞等等。這個細胞屬性的變化過程,就是「分化」。| 圖片來源:wikipedia

「去分化」則剛好相反,是一個「分化」的細胞,重新變成「未分化」的細胞。比如一個神經細胞,重新變成幹細胞。

正常人體中有各種各樣未分化的細胞,也有各種各樣分化的細胞。簡單來講,這兩類細胞最大的區別是:

未分化的細胞很能生,能產生分化的細胞,但它本身不執行具體生理功能。

分化的細胞通常沒有繁殖能力,但執行著身體的某項具體功能。

未分化的細胞就像蜂巢里的蜂王,每天的任務就是生生生!分化的細胞就像蜂巢里的工蜂,辛勤采蜜,保衛家園,但喪失了生育能力。

除了繁殖能力,這兩類細胞的外貌也大不一樣。

未分化的幹細胞從長相來看,實在乏善可陳,純粹就是路人。對比下面這兩張圖,要不標註,大家很難區分,哪個是血管內皮幹細胞,哪個是神經幹細胞。

相反,分化細胞長得則是千姿百態,甚至千奇百怪。雖然不一定都很帥,但絕對有特點,任何人一眼都能區分。一個肌肉細胞和一個免疫細胞,就像唐僧和豬八戒,絕不會搞混。

下面這個動圖裡出現的是實驗室培養的心肌細胞。無論是細胞的短柱形狀,細胞上的肌原纖維和細胞間的閏盤結構,還是獨有的節律跳動能力,都毫無疑問地展示它們是分化的心肌細胞。

而下面這個正在追殺黑點(細菌)的靈活胖子,叫巨噬細胞,一種非常重要的免疫細胞。它擁有巨大的細胞體和無以倫比的靈活移動能力。它能感知細菌等病原體發出的信號,從而實現精確打擊,為身體保駕護航。一眼就能認出來。

分化的本質,就是「犧牲繁殖能力,換取獨特功能和長相」的過程

人體的發育過程,基本上就是一部細胞的分化史。少量幹細胞,通過生長和分化,逐漸產生各種各樣的功能性細胞,組成了我們的人體。

而很多癌細胞的出現過程,和發育恰恰相反

有些本來已經分化的細胞,由於基因突變等因素,拋棄特定功能和長相,換回生長能力,這個過程就是「去分化」。

一個正常的腸壁上皮細胞,通過去分化,變成了腸癌細胞。一個正常的乳腺上皮細胞,去分化,可以變成乳腺癌細胞。

「去分化」以後的癌細胞,重新獲得了生長能力,但同時也開始丟掉自己的特性。顯微鏡下,一個腸壁細胞和乳腺細胞截然不同,但腸癌細胞和乳腺癌細胞,有時可以長得很類似,甚至肉眼無法區分。

有研究表明,某些腫瘤里包括一些「去分化」尤其徹底的細胞,被稱為「腫瘤幹細胞」。它們是導致腫瘤生長、耐葯和轉移的幕後黑手。

2

說了這麼多,和人類城市有啥關係呢?

因為人類城市正在高速地「去分化」。

我們的城市曾經是高度分化的。

歷史上的中國,不同城市的特徵非常明顯,建築不一樣,吃的不一樣,穿著也不一樣。

下面這張圖片,一眼便知是安徽。

明清時代,徽商稱霸中國商界,如同現在的溫州商人。「商賈之稱雄者,江南首推徽州」。這幫人不僅有錢,而且有文化,回老家後,修建了大量高逼格的建築。無論民居、祠堂還是牌坊,都講究情趣和靈氣。徽派建築如同水墨畫,黑白分明。黛瓦,粉璧,馬頭牆,世間獨一無二。

徽派建築非常好認。就像看到下面這個傢伙,大大的腦袋,像八爪魚一樣的張牙舞爪,我們立刻就知道,它是神經細胞。

3

分化的人類城市,猶如分化的細胞。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適應著當地不同的環境,發揮著不同的功能,互相依賴,互相影響,組成了整個社會。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有些城市開始「去分化」:丟掉了自己的特色,以換取快速發展和擴張。

我相信每個人應該都有感覺,現在的大城市擴張越來越快,長得越來越像!

每個城市都是同樣的電梯公寓,同樣的購物中心,同樣的連鎖餐館。大家穿著同樣的衣服,說著同樣的語言,吃著同樣的快餐。

這是以前的廣西,寧夏和山西民居。

這是現在的廣西,寧夏和山西民居。

你家鄉的省會,是不是也長得差不多?

我是最近到西寧出差,才開始感悟到社會「去分化」的速度。

現在的西寧,和我心中的西北已經截然不同。城裡已經很難感受到「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歷史感。

只有到城外,看到東關清真大寺,丹噶爾古城這些地方,大家才能看到一絲絲它當年多民族融合產生的特點,才能確定自己真的是身處青海。

比如下圖中的塔爾寺,就是當年分化的西寧留下的「遺迹」。

就像有一次,我在顯微鏡下看腫瘤樣本,真的分不清楚它到底是什麼腫瘤,直到看到少量類似腸絨毛的東西。這是一種負責消化吸收的重要微小結構,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你是個「去分化」的腸癌。」

臨床上,專門有一類腫瘤叫做「不明來源腫瘤」。

它們是「去分化」最徹底的一類癌細胞,徹底到病理科專家在顯微鏡下看它們的時候,完全猜不到它們是哪裡來的,因為沒有任何明顯的特徵。這樣的腫瘤治療起來效果一般不好,因為醫生不知道應該按照什麼腫瘤來治,只能靠經驗來猜。

遙想當年文成公主為了國家,遠嫁吐蕃。

傳說她從長安出發,途經西寧日月山,在蒼茫的漢藏古道口,最後回頭看了一眼大唐。這裡和家鄉完全是兩個世界,後方雨打芳草萋萋,前方雪壓枯草茫茫。文成公主看到日月寶鏡里映出的長安美景,思緒萬千,悲從中來。

但如果現在一個西安的姑娘走到西寧,生活上完全可以無縫對接。

一樣的優衣庫, 一樣的星巴克;

一樣的華為手機,一樣的可口可樂。

4

城市去分化,不是中國的趨勢,而是全人類的趨勢。

這是100年前的倫敦和東京。

這是100年後的倫敦和東京。

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在趨同。

實話實說,要不是那個富士山,我真不看不出來東京和其它大城市有啥區別。

真怕啥時候來個日本愚公,把富士山也挖了,騰出地方來修房子。

你覺得下面這是哪裡?

答案或許讓你吃驚,這是肯亞的首都內羅畢。

雖然它還沒有摩天大樓,但按照非洲的發展速度,我毫不懷疑,這座城市會和上海,東京,紐約長得越來越像。

這又是哪裡?

這是南美的厄瓜多。

是不是和中國好多二三線城市挺像的?

5

人類現代化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就是人類社會「去分化」的過程。

那問題來了,人類城市為什麼要去分化?

我認為和癌細胞去分化的原因一樣:因為這是一種個體進化優勢!

一個分化的細胞,無論是紅細胞,免疫細胞,還是神經細胞,雖然很有用,但有很多局限,包括功能單一,受到周圍環境的密切調控,不能亂髮展,而且早晚有一死,紅細胞功能重要,但平均壽命只有120天。

去分化的癌細胞則不然,雖然它不再執行什麼具體功能,但它在很多地方比正常細胞厲害得多,比如生長擴張迅速,不受周圍環境的調控,能利用很多資源,而且還活得更久。

從個體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種巨大的優勢。

城市也差不多。去分化以後的大城市,能更好地吸納資源,作為個體,效率肯定更高。

1930年的北京人,吃麻辣火鍋得去重慶,吃披薩得去義大利。

2000年的北京人,吃麻辣火鍋就在樓下,吃披薩也在樓下。

今天的北京人,吃麻辣火鍋有海底撈送到家,吃披薩有必勝客送到家。

雖然特色鮮明的四合院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居民樓,但不可否認,這樣的城市確實越來越方便,越來越高效了。所以大家一面抱怨大城市,一面又都往大城市跑。去分化後的城市,持續吸納周邊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形成正向循環,越來越大。

這個過程幾乎不可阻擋。

因為無論細胞,還是城市,「去分化」都是個體尋求進化優勢的必然趨勢

從進化角度來看,癌細胞個體是非常厲害,正如北京上海變成了很強大的城市。

6

有趣的是,過去幾千年,每個城市差別一直是很大的,幾乎都保持了自己特點。但為什麼最近各個城市開始變得越來越像?為什麼這個「去分化」或者說「同質化」的速度越來越快?

因為「去分化」不是一個正常過程,需要等待。

細胞「去分化」,需要等待基因突變,而城市「去分化」,需要等待科技進步。

在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 城市發展嚴重受到環境的限制。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對於人的生存很重要,所以古代的城市基本都靠水而建。

湘西的鳳凰古城,400多年前建成,沱江穿城而過。城內的青石板街道,江邊的木結構吊腳樓和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這是一座典型的分化城市:特點鮮明,資源有限,人口有限。

漢朝都城長安,人口約40萬,即使到唐朝鼎盛之時,常住人口不過100萬,已經是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都市。古代城市發展受限,因為資源不夠,包括水。

但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動則有上千萬人。怎麼辦到的?

因為科技進步了。

水不夠?可以南水北調。四橫三縱,極大解決了北方水資源短缺問題。不僅是北京,4億多人都從中受益。

電不夠?河北、山西、內蒙這些產煤區的火力發電廠,源源不斷地向北京輸入能量。

正是這些進步,讓北京和天津擺脫了資源的限制,迅速發展成為超大型城市,養活了上千萬人。

癌細胞的「去分化」也是一樣需要等待。它等待的,當然不是科學進步,而是基因突變。

一個正常細胞,沒有基因突變,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嚴密調控和限制,不能為所欲為地生長,影響周圍器官和環境。

但某一天,少數細胞里突然出現了特定的基因突變,讓它們獲得了擺脫環境控制的能力,開始不受控制地生長。有的甚至能主動改造周圍環境,來幫助自己生長,比如刺激新的血管生成,給自己的快速生長提供養料。

它們就開始癌變了。

7

城市去分化,本身沒啥問題,但過快地出現太多資源消耗型大城市,是有風險的。

就像出現幾個癌細胞其實並不可怕。但癌細胞太多就會讓人擔心了。

癌細胞太多之所以影響身體,一方面因為它們擠佔了太多周圍資源,影響了隔壁正常細胞功能,另一方面是因為人體的整體資源有限,癌細胞用太多,可能造成系統性失衡。癌症患者很多都營養不良,甚至出現「惡病質」這種全身肌肉和脂肪丟失的現象,這和癌細胞迅速生長是有直接關係的。

城市化不是問題,但現在很多城市發展過快,產生了很多的浪費。

大家都修高樓,結果出現大量鬼城。大家都造共享單車,結果帶來了單車墳墓。

我們不禁要問:現在城市「去分化」的發展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每個癌細胞都是自私的,每一個城市也都是自私的,全世界都是如此。對一個城市來說,去分化的誘惑是如此之大,任何個人可能都很難阻止這個過程,但如果大家一起努力,或許可以放緩速度,做出更好的規劃。

如此看來,西安的老城牆,蘇州的老城區顯得彌足珍貴。

它們不只記錄著歷史,記錄著文化,也代表著我們對城市愈演愈烈的「去分化」趨勢的一絲抵抗。

它們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高樓包圍,但至少給大家帶來一點希望。

什麼時候西安城牆沒了,我們可能就"病入膏肓"了。

排版:Ruiying

題圖來源:pixabay

參考文獻:

Dedifferentiationand reprogramming: origins of cancer stem cells. EMBO Rep. 2014 Mar; 15(3):244–253.

Dedifferentiation,transdifferentiation and reprogramming: three routes to regeneration. Nat RevMol Cell Biol. 2011 Feb;12(2):79-89.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本人公眾號「菠蘿因子」,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天價桂花背後,這種花樹遭了殃
長粽:本已沒落的社交儀式食物逆襲成了「網紅」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