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皇上如何欽定狀元?除了看臉還看名,有個好名字勝過滿腹才華

皇上如何欽定狀元?除了看臉還看名,有個好名字勝過滿腹才華

狀元一詞,最早起源於唐朝。在當時,每個高中舉人的考生在前往禮部時都需要投狀,居首者就被稱作狀頭,也被稱為狀元。想成為一個狀元有多難?首先作為硬性要求,考生得飽讀詩書,腹有才華,法令、算數、書法等都得完全掌握。其次,至少得經過六層篩選,在縣、府、院、鄉、會試和殿試中脫穎而出,方能修成正果。除非皇上特別恩考,否則光中間的考試時間,那都得至少3、4年以上!不過,若是一朝及第,高中狀元,那便是貧寒學子的最高榮耀,更是光宗耀祖,子孫蒙蔭。

在歷史中,科舉考試一向給人一種嚴肅正統的感覺。然而在古代,科舉的考試結果卻往往與考官的才學、喜好等息息相關。考官欣賞這個人,便將他評為最優,可以讓皇上在批閱時,第一眼就看到他。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到了殿試時,能參與殿試的哪個不是飽學之士?除去一些特別優秀的奇才外,其實更多是根據皇上的心情去挑選的。因此在各朝各代,經常會出現以貌取人,以名取人的方式來欽定狀元。如黃巢和鍾馗二人,本都是狀元的苗子,卻因為相貌,埋沒了一身才華。

在明朝時,明成祖朱棣曾安排了一場殿試。在殿試中,以考生孫日恭和邢寬最為優秀,兩人中又以孫日恭略勝一籌。但是朱棣在經過深思熟慮後,認為孫日恭的名字取的不如邢寬好。邢寬,這不是行政寬和,刑罰寬嚴的意思嗎?絕對是好官!於是大筆一批,邢寬成為了當年的狀元。

清朝時,乾隆皇帝曾舉辦殿試,79歲的胡長齡也參與了這場考試。不過,胡長齡考的並不算好,僅僅只得殿試第10名。然而,乾隆卻大筆一揮將其定為新科狀元。追其原因,竟只是因為胡長齡的「長齡」二字觸動了乾隆想長壽的心!

慈禧執政時,曾欽定過一位名叫做劉春霖的人為狀元。然而在當時,劉春霖僅排第二,朱汝珍才是第一名,且兩人才識相差較多。按理說朱汝珍才是最佳狀元人選,那為啥劉春霖會上位呢?

原來,當慈禧翻開「頭名」朱汝珍的試卷時,頓時一股厭惡之感湧上心頭。因為,朱汝珍姓朱,這不由的就讓人聯想起明朝朱家,而「珍」字更是讓她想起曾被她所誅(朱)殺的珍妃。而當她看到此人的籍貫時 就更加不爽了。因為他居然來自廣東!要知道,當時的改革派大多出自廣東,如維新派梁啟超、康有為等。與朝廷作對的太平天國洪秀全更是出自於此!可想而知慈禧是個什麼心情了。

當她翻開下一篇劉春霖的文章時,不由眼睛一亮。這倒不是說他的文采有多好,而是他的名字起得好。當時正逢大旱,需要一場大雨救急。而他叫春霖,有著非常好的兆頭。因此在慈禧的安排下,他成功擠掉朱汝珍,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最後一位狀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永動機 的精彩文章:

牛魔王犯錯,讓一群和尚遭遇滅頂之災?他的補救措施很良心
李世民都嘆服的道士,預言中國2000年,大多應驗,只差一件事

TAG:歷史永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