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泥河灣盆地百萬年前古人類活動再添新證據

泥河灣盆地百萬年前古人類活動再添新證據

近日,國際專業期刊-《古地理、古氣候和古生態》(Palaeo-3)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裴樹文研究員聯合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單位,對泥河灣盆地麻地溝遺址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百萬年前古人類對當地自然資源和環境的適應行為

|源自網路

泥河灣盆地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部邊緣、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帶,是早期人類擴散至東北亞最早且最集中證據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萬年前古人類活動遺址為國際學術界廣泛關注,被譽為「東方的奧杜威峽谷」。然而,不同時期古人類生存年代序列、技術與行為以及對環境的適應等學術問題尚有待進一步揭示。

|源自網路

近年來,裴樹文研究團隊在該區域進行了多年的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其中麻地溝遺址群埋藏於泥河灣古湖濱相砂、粉砂和黏土層內,2011-2014年的系統發掘共揭露5個探方,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獲取3000餘件古人類活動留下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是揭示和完善泥河灣盆地早期人類活動年代序列古人類適應行為的難得材料。

|裴樹文供圖

據負責古地磁年代測定的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鄧成龍研究員介紹,麻地溝遺址群所在的泥河灣層厚度超過40米,我們在泥河灣盆地麻地溝遺址群內系統採集多個探方的古地磁測年樣品,在實驗室進行反覆測試和驗證。

分析結果表明,麻地溝所在的泥河灣層剖面記錄了Matuyama負極性時晚期至Brunhes正極性時早期的沉積,古人類活動的層位處在Jaramillo正極性亞時之前,距今約120萬年。

|鄧成龍、裴樹文供圖

對於麻地溝遺址出土的石製品組合,作者採用西方技術類型學體系,對原料利用、石製品類型及個體大小、剝片模式以及修理策略等相關指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古人類對以礫石為原型的硅質白雲岩原料多採取砸擊法的剝片策略,而針對以岩塊為原型的燧石則以錘擊法為打片方法,顯示出多樣化的適應策略

|裴樹文供圖

石器組合的多項指標顯示,麻地溝早期人類石器技術屬於相對簡單的mode1技術傳統(石核-石片工業體系),但在優質原料獲取和精緻加工、針對不同原料採取多樣化的石器技術方面顯示出早期人類複雜化的適應策略。麻地溝遺址出土的動物群和相關環境指標分析表明,早期人類生活在以稀樹草原至荒漠草原為主的相對開放的泥河灣古湖濱環境。

早期人類在麻地溝遺址群活動的年代發生在1.2~0.7Ma的中更新世氣候轉型期(Mid-Pleistocene Climate Transition, MPT)的初始階段。在地球氣候系統內、外部多個因素共同作用下,該時期的氣候特點由地球軌道參數變動引起太陽輻射變化,冰期-間冰期氣候旋迴由4.1萬年周期為主轉變為10萬年周期為主,冰蓋消長、海溫變化放大了冰期-間冰期的氣候變率,古人類如何應對這種多變的氣候環境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話題。

作者對盆地內目前發現和報道的多處百萬年前早期人類活動遺址進行了梳理,重點對不同遺址環境信息和石器技術演化序列進行比較。

分析結果表明,雖然早期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時間內大都採用相對簡單的模式1技術,但是在距今1.2至0.7Ma時期,遺址數量明顯增多,多個遺址的環境指標存在較大變異,與氣候轉型期的氣候特點相吻合;早期人類在原料選擇、剝片策略、精緻加工等多方面顯示了多樣化的策略,是古人類針對當地資源和氣候波動背景下而採取的積極應對方略

|鄧成龍供圖

本項研究表明,泥河灣盆地不僅是揭示東亞早更新世人類演化與技術行為的理想區域,同時為進一步探討早期人類對麻地溝及相關遺址的不同地貌景觀的適應策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作者:裴樹文

編輯:王倩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古脊椎所 的精彩文章:

《哥斯拉II:怪獸之王》的怪獸存在嗎?

TAG:中科院古脊椎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