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之戰中光緒為什麼兩次下聖旨,請一個八十歲的東北老土匪出山

甲午之戰中光緒為什麼兩次下聖旨,請一個八十歲的東北老土匪出山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明治維新前,日本與當時的清朝在很多方面都極為相似,都同樣面臨新崛起的西方列強的巨大威脅。但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成功地進行了一次脫胎換骨式的飛躍和進步,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之列。

崛起之後的日本,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悍然開始對外擴張歷程。從1872年開始,他們先後強行侵佔清朝的藩屬國琉球、朝鮮,企圖進一步侵略清朝領土,向清朝亞洲第一大國的位置發起挑戰。而彼時的清朝,剛剛經過洋務運動的洗禮,兵強馬壯裝備先進,面對日軍的侵略行徑進行了堅決回擊。1894年,甲午之戰由此拉開帷幕。

在甲午之戰第一階段,清軍在朝鮮戰場和黃海之戰中都遭遇重大挫折,連吃敗仗。戰局迅速向不利於清朝的方向發展。從1894年9月開始,日軍大舉入侵清朝本土,東北的遼東半島成為主戰場。

清朝依託本土作戰,卻依然不敵日軍攻勢,連遭敗績,遼東軍事重鎮大連、旅順相繼失守,瀋陽也已經處在日軍兵鋒威脅之下。光緒皇帝一心銳意圖強,沒想到一出手就遭遇重挫,眼看戰局糜爛,憂心如焚。但他所倚重的清朝軍隊戰鬥力如此低下,也讓他又氣又恨又無可奈何。尋找能夠擊敗日軍的精銳部隊,成為當務之急。

光緒二十年九月二十九(1894年10月27日),光緒下旨給吉林將軍長順,讓他火速尋找一個人:「吉林金場頭目韓效忠,向來人頗勇往,現在何處?著長順查明,招募前來,令其招致素識膽勇敢戰之士,赴奉省助剿」。

吉林將軍得令,立即著手尋找這個韓效忠。大概嫌他動作太慢,遲遲沒有回復,一個月之後的十月二十三,光緒再度下達聖旨,催問進展:「前聞金場頭目韓效忠,勇往可用,諭令長順招募前來,隨同剿賊。迄今未據長順復奏。著再行訪查」。

光緒火急火燎要找的這個韓效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記載,韓效忠,又名韓邊外、韓憲宗,「山東人,故金匪也」,是清朝末年赫赫有名的土匪,佔據吉林夾皮溝金礦為據點,故又稱「金匪」。

韓效忠老家是山東登州府文登縣人。嘉慶年間,山東發生大旱,年幼的韓效忠跟隨父親兄長,千里迢迢闖關東,來到關外吉林樺甸落腳,以開荒種地為生。韓效忠出身貧苦卻胸懷大志,不甘心當一輩子農夫,隻身一人外出闖蕩,於道光二十六年來到吉林夾皮溝金礦,想靠挖金礦改變人生。

韓效忠膽勇過人,且為人義氣豪爽,富於心計謀略,他的身邊很快聚攏了一幫兄弟,逐漸發展成夾皮溝金礦的當家老大。韓效忠眼光長遠,他為了長久佔據夾皮溝這個聚寶盆,利用金礦的財富招兵買馬,購置新式洋槍火器,依託夾皮溝山高林密的險要地勢,成為嘯聚一方的金匪。

實力強大的韓效忠,引起了清朝的警惕。從咸豐年間開始,清朝四任吉林將軍先後出動大兵圍剿韓效忠,但韓效忠的部下悍勇善戰,裝備精良,屢次擊敗清軍,威名遠揚。韓效忠極為狡黠,他在武力抗拒同時,用手中的財富向清朝大員行以重賄,請求招安。雙方時打時和,維持著一種緊張而微妙的關係。

就這樣,韓效忠得以佔據夾皮溝一帶幾十年,風雨不動安如山。到光緒年間,甲午之戰前夕,韓效忠因病去世,終年八十歲。他死後,他的孫子韓登舉成為韓氏家族掌門人,繼續掌管夾皮溝金礦。

光緒皇帝在危難之際,眼看清軍不中用,這才想起了以驍勇善戰聞名的韓效忠,想讓他出山上陣殺敵。他並不知道韓效忠已死,因此才會一再下旨讓韓效忠出山。但韓效忠之孫韓登舉也是熱血男兒,聞聽國家有難,立刻捐棄前嫌,組織起一支1500多人的隊伍,走出夾皮溝來到遼東戰場抗擊日軍。

由於清軍整體戰鬥力低下,將帥乏人,指揮不力,清軍在遼東戰場再度遭遇潰敗。韓登舉雖未能扭轉戰局,但他在四次反攻海城之戰中表現英勇,浴血奮戰,受傷不退,「將士無不勇往當先」,「屢次衝鋒,愈戰愈力」,給予日軍很大殺傷。甲午之戰後,韓登舉回到夾皮溝,出征所帶的一千多將士,「生還者僅十六人」,用熱血譜寫了一曲保家衛國的頌歌。

參考資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韓邊外與夾皮溝金礦變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虎獅子一樣兇猛,古人為什麼把石虎擺在墓前,把石獅擺在大門口
清朝皇帝普遍比明朝皇帝勤政,清朝結局為何會比明朝還要糟糕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