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師專欄I 絕壁殘垣適者生——附壁附岩榕試作

大師專欄I 絕壁殘垣適者生——附壁附岩榕試作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細葉榕樹是嶺南地區鄉土樹種,以其生長快、適應廣、常綠、壽命長、覆蓋面大而被廣泛用於城鄉綠化,尤其是在珠三角水鄉,村頭河埠古榕蔭佑,盛夏涼風習習,成村中人氣最聚集之處。榕干偉壯,根板蒼虯,嶺南盆景人模仿自然,近樹造型,成就了一個盆藝摹本——榕格。榕是嶺南盆景常用樹種,以榕作材,以榕為本,或野樁或植育,通過做藝,把榕的自然生態完美表述於咫尺盆中,出現不少優秀作品。

榕極強的生存力,還有著另一個生長景態:不著地不粘土,小小縫隙,只要種子立足了,日常的雨霧及空氣濕度,足以使它紮根生存。不論城鄉樓房平舍,如不人為干預,它都會紮根生長,只是它的根系具破壞力,常會被清除。但長於屋角、殘牆、岩體等荒蕪之處,人們便寬容接納,均長成或大或小、亦繁亦秀的另一種生存狀態(圖1)。【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處於極端環境時,榕求生的本能為立身固體,涉吸水分,因而根系相當發達,縱橫交錯,縫隙間深扎隆虯,顯現出榕特有的生存力----絕境逢生。極具特色的古榕,多成景區一大亮點,如虎門沙角古炮台遺址、廣州蓮花清兵城遺址、佛山500年南風古灶等(圖2~4)。

圖4 廣州蓮花清兵城附牆古榕

絕壁逢生野態榕,我們地區不少見,卻沒有以盆景的形式展現過。玩盆景,我好胡思亂想,那特殊的美態,有沒有可能以盆藝方式展示(圖5~7)?給我啟發的是1987年一本《廣州文藝》期刊,上面刊載了廣州畫院歐洋畫師的一張水墨國畫。【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畫面以一個特寫畫像:風化殘破牆壁上,一組蒼勁斑駁的榕根,牢牢扎入牆縫,把榕樹絕境逢生的生存特性和美態通過有限的畫面充分展現出來。黑白的畫面,殘破的牆壁,壯碩的根系,形成強烈的對比,表達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圖5 本地水藤村殘牆古榕

圖6 本地錦岩公園附岩古榕

圖7 本地錦岩公園附岩古榕

畫像給了我一個啟迪,加之已有的寄想,1988年動手試作了第一個仿此生態的作品《生存》,樹活了,景也有了,但欠繁茂根系,而根系是此態的特色景韻,沒達意想。

圖8 生存

10年後的1998年,遇到一棵寄壁而長、已具此意韻的榕,促使我又一次嘗試,把此榕挖下,取其1/4根系,試作出又一個作品《適者》,由於是已具繁茂根系的原生樁,因而基本達到設想。

兩件仿附牆作品嘗試,前無範例,特立的盆景形態也許沒能表達出美態,可能沒能受到圈中人的認同,好作品自會引起仿學,但此作已數年了,卻沒見類似作品出現,這除了榕樹在南方外不能生存而缺少了外地人嘗試的條件外,仍可顯現出盆友的認可程度。【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有文指出:「被人廣為稱道的《生存》和《適者》(圖8~9),儘管立意、構思、製作都極具創意,也頗顯匠心和功力,然而樹木最後呈現的形態卻太過簡單,僅就枝托和葉片而言(尤其樹冠),一眼望去,只是棵規整植物,遠不是蒼勁古老的大樹。」(《花木盆景》2012年2期)這應代表了不少人的觀點。兩作品展示已數年,還沒見盆友有類似作品展現,這除了南方之外沒有野榕,少了外地人嘗試的條件外,仍可見盆友的認可程度。我理解該評語作者生活於北方,南方榕這種生存景韻未能領會,但沒能理解的是他設定「蒼勁古老的大樹」為視角。

圖9 適者

但我仍興趣不減。前兩年又構作了一個更「難」的嘗試。之前兩個是水泥構體外貼瓷磚仿殘牆,而今試作是棄水泥,直接用磚仿築殘牆,難度大點。之前兩個,一個用自己所育榕樁附作,一個采野樁附作。如今這個是挖路邊綠化榕的虯曲根段,嫁接上小樁,先育成大枝托再附植,現仍在育枝構作中,可否成作仍在實踐中。

圖10-1 野色

圖10-2 野色

附岩是榕自然環境中的又一個生長形態,岩體接地面,榕根扎地後根系更發達,是盆景附石形式的一個模擬範本,用榕作附石,更能再現榕的野態美。《野色》(圖10)是一個附岩式試作,棄盆而以拼木條代之,似增野趣,這也是弄盆景的一次嘗試。

原載:《中國花卉盆景》,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關注公眾號,

送《小型盆景製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木盆景 的精彩文章:

如何選擇合適的觀賞面,蟠扎整型示範過程

TAG:愛木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