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他是溥儀的英文老師,大清滅亡後,他買島定居,插大清的旗幟

他是溥儀的英文老師,大清滅亡後,他買島定居,插大清的旗幟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經過了一番改造的溥儀得到了特赦而獲得了自由,於是他出來以後就去辦理自己的戶口登基。當時在填寫自己的信息的時候,有一項是文憑程度,但是他從沒有到學校學習過,他自己也不知道,於是只能說出自己的老師,比如說陳寶琛這樣的大師等十幾位,其中還有一位是外國人,叫庄士敦。這位英國人可以說由於到達清朝,所以有了一個非同尋常的人生,這直接影響了他的一生,讓他得以與眾不同。

在1898年的時候,他到了香港謀職。恰巧這時候,作為滿清皇帝的溥儀需要一位英語老師,這就需要這位老師是一個懂的漢語的外國人。所以清朝就和英國進行了一番交涉之後,於是懂的漢語的庄士敦就被政府派遣前往北京前去教授皇帝英語,也就成為了皇帝的第一位外語老師。當時,庄士敦代表的是西方的科技與文化,當他與清朝這個封建王朝相接觸的過程中,也就是東西方兩種文化的一種碰撞與交融。面對古老的東方這個神秘的古國,庄士敦也是極為的嚮往,所以在他教授的過程中,他不僅將西方的各種思想讓溥儀知道,也是讓自己學習了解東方文化。

對於溥儀來說,他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他講解的西方的思想里,是講究科學性的,體現了一種先進同時又實用,這一切對於溥儀來說,既新奇又富有吸引力,所以他也是特有感興趣。也正是在這位老師的影響下,他剪掉了長長的辮子,而且還帶上了眼鏡。不僅如此,他還將西方的科技也逐漸的帶到了皇宮當中。溥儀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自行車,也慢慢的接受了國外的使者,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溥儀在皇宮安裝了電話,他用此感受到了科技帶來的方便與快捷,讓整個皇宮也由此發生了一絲變化。

但是好景不長,在1924年的時候,民國政府由於局勢混亂,溥儀被趕出皇宮,這也就使得庄士敦沒了工作,不過他回到英國之後,到倫敦大學擔任中文教師。多年的中國生活讓他對此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情感在裡面,所以他就此寫了一本書,記錄了當時的皇宮與皇帝生活,結果大賣,讓他富裕起來。但是他將這筆錢在愛丁堡買了一個小島,不僅在上面插上了清朝的龍旗,連裡面的各種設施都是中式的,還有各種字畫文玩,在一些中國的節日里,他還會穿上清朝的服飾招待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配節故事 的精彩文章:

鄰國侵犯朱棣權威,朱棣調集八十萬大軍,直接把鄰國變成了一個省
明朝史料中記載的一種蜘蛛,居然能捕食虎豹,到底是真是假?

TAG:配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