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蔡當局抵制交流 終將失兩岸話語權

蔡當局抵制交流 終將失兩岸話語權

當前,台灣的蔡英文當局針對即將舉行的海峽論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這兩個兩岸重要交流平台,進行抵制。

台灣「中時電子報」9日發表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財的評論文章說,兩岸官方因欠缺政治互信基礎,無法開啟國台辦與陸委會對話,及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若是再禁止個人、團體及政党參與海峽論壇及經貿文化論壇這種對話,兩岸間對話幾乎全面關閉。這不僅降低兩岸社會組織對話及政黨交流,也會衝擊兩岸和平穩定發展。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蔡當局本身無法與大陸對話,連帶限制泛藍政黨、民眾及團體與大陸進行交流對話,形成自我「雙重邊緣化」效果。大陸提出只要承認「九二共識」,任何政黨和團體與大陸交往皆不會存在障礙。但蔡當局卻一再否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赴大陸出席國共論壇的申請,又對海峽論壇發出「三不聲明」即不允許台灣「中央機關」人員參加、不樂見地方縣市首長出席、群眾團體不輕易參與。

這勢必阻絕兩岸間最重要的政黨溝通機制,去除兩岸論壇發揮和平穩定關係的作用。當民進黨主政下仍有國民黨願「統」力量存在,證明大陸主張「九二共識」、「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在台灣仍有其政治市場,正可堅定其「融合漸統」的立場;若是完全由「獨」派掌政且無統一勢力,恐促進大陸對台強硬路線。

兩岸經貿文化創造兩岸溝通平台機制,可以充當兩岸交流緩衝區。但國民黨主席吳敦義連續3年皆因島內「法律」限制無法前往,現民進黨當局又修法延長限制,導致兩岸交流阻礙更易造成敵對與誤判,易為兩岸激進主義勢力所應用。

海峽論壇目標主要擴大兩岸民間交流領域與幅度,涵蓋經貿、文化、宗教、宗族、旅遊、醫藥、影視、體育、社團等各多元領域,近年來已成為大陸釋放重要對台政策平台,例如2018年第10屆強調對台「31項措施」及福建提出惠台措施。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與海峽論壇分別涉及兩岸政黨交流及民間組織對話,台灣方面限制政黨、團體及個人參與,形同自我邊緣化而喪失兩岸政策話語權。

此外,《中國時報》10日也發表另一篇文章指出,日前陸委會宣布禁止台灣「中央機關人員」赴陸參與「海峽論壇」,同時禁止個人或團體參加「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民主協商」等「迎合中國統戰」活動,並提醒民眾避免觸法。試問陸委會要依據什麼法條禁止個人參加類似活動?如果有可依循的法律,是否早該引用此法,取締「台灣國政府」、「台灣民政府」等推動台灣「獨立建國」組織,並禁止民眾包括所有官員與台灣同鄉會接觸。

「一國兩制」本該也屬言論集會自由,在未涉及「以強暴或脅迫著手實行」情況下,台當局恐難有處罰的法律依據。除非民進黨當局,大幅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限縮兩岸人民來往空間,那又將讓百萬計的台商,陷於難以自拔的困境。

島內執政者如此色厲內荏,也就是在恫嚇人民,顯然是黔驢技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王金平:未來合作對象仍是國民黨 歡迎大家一起會商
美國讓全世界知道了華為 民進黨讓更多台灣人知道了海峽論壇

TAG:中國台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