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真正心理成熟的人,都做到了這 5 點

真正心理成熟的人,都做到了這 5 點

來源丨有書(ID:youshucc)

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經歷過生活的洗禮後,會發現,真正心理成熟的人,大多具備這 5 點。

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費斯汀格在《衝突、決策和失調》中說:

「生活中的 10% 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 90% 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

他在這本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卡斯丁早上洗漱,將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淋濕,就順手放在了餐桌上。

兒子拿麵包時,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卡斯丁把兒子揍了一頓,並和妻子吵了一架。

卡斯丁去公司忘了拿公文包,又馬上轉回家。家中沒人,他只好打妻子的電話要鑰匙。

妻子急忙往家趕,撞翻了路邊一個水果攤。

結果是:卡斯丁遲到了 15 分鐘;妻子被扣了當月的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比賽被淘汰。

這真是「糟糕的一天」。

在這個故事中,手錶摔壞只是其中的 10%,後面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是那另外的 90%。

試想一下,如果卡斯丁在發現手錶被兒子摔壞時,沒有動怒而是說:「不要緊,拿去修修就好了。」

我想,故事的結局,會是另外一種結果。

其實發脾氣誰都會,但收得住情緒才是一個人的真本事。

一個心理成熟的人,往往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接受並承受生活中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情緒,合理地消化或者轉化,並採取積極的回應。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不是要你一味地忍讓與妥協,而是幫助你脫離情緒的支配,更好地解決事情。

畢竟你對待情緒的方式,決定了你對待生活的方式。

而能夠管理自己情緒的人,也同樣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從平淡生活中感知快樂

「如果在三十歲以前,最遲在三十五歲以前,我還不能使自己脫離平凡,那麼我就自殺。」

聽到一名大一學生對他說這樣的話時,梁曉聲背脊有些發涼。

然後,他連續給出了兩個反問:

「做一個平凡的人真的那麼令人沮喪嗎?」

「如果註定一生平凡,真的要在三十五歲以前自殺嗎?」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考上名牌大學,要在名企工作,要買車買房,要出人頭地,要過上體面的生活,要有一定的地位和名聲......

但其實,終其一生,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只是歸於平凡,不平凡永遠是極少數。

就像周國平說的那樣: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最後都要回歸於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

偉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麼,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人生才是圓滿。」

平凡,並不等於失敗。

真正心理成熟的人,是懂得與平凡的自己和解。

把平凡的人生過得妙趣橫生,在平淡的生活中感知快樂。

這是一種成熟,也是一種幸福。

林語堂說,幸福很簡單:

「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從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這大概就是人一生所追求的內心歸宿。

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做自己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別人證明,我是最優秀的,我是無可替代的。

但是心理成熟的人,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是過好自己的人生。

熟悉李安的人都知道,在他 36 歲成名之前,在家當了 6 年的「家庭主夫」。

整整 6 年,妻子林嘉慧在外工作賺錢,李安負責買菜、做飯、洗衣服、帶孩子......

試想,一個社會中的普通人,不工作只靠老婆養活,「吃軟飯」、「窩囊廢」等不堪入耳的辭彙,不知道能淹死多少人。

李安也曾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別人眼中「吃軟飯」的,想隨便找一份職業養家糊口。

但是妻子的支持,讓他堅定了內心的夢想,從而不再理會他人的眼光,只是用心做好自己。

1990 年,36 歲的李安,憑藉劇本《推手》贏得了 40 萬美元獎金,從此開始了輝煌的導演事業。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書中寫道:

「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你去證明你是出色的,別人自然會看到;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你證明你是平庸的,別人還是同樣會看到。」

所以,我們不需要為了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更不需要在他人的評價里,找尋自己的存在感。

我們需要的只是,堅定地做自己,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精彩。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與自己和解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30 多歲的徐哲,一直都儘可能用各種努力,給周圍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但其實,他幾乎每天都處於痛苦糾結中。為此,他尋求心理諮詢,持續了將近 10 年。

戲劇性的是,他最後好起來的那一關鍵時刻,卻看似與心理醫生無關。

當時,他正在看一部電視劇,劇中一人對另一人說:「你騙得了別人,但你騙不了自己!」

這句很普通的話,卻讓他一下子跟自己和解了。

過去,他一直在否認那個孤獨而不善交際的真實的自己,他總覺得,自己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於是,渴望成為相反的、完美的樣子,但那份完美,只是表演給別人看的。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威爾弗雷德·魯普萊希特·比昂說:

「當我們能夠去接受一定的不完美時,我們才有可能去看到美好的東西。」

成熟,不是你可以改變世界,而是可以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因為只有接納,我們才能認清自己的稟賦和性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

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

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

英國有一對小夫妻,沒什麼錢。

在決定結婚前,男人打算送個戒指給女人,於是進了一家珠寶店。

據說這家店的價格很低,130 美元就可以訂一個戒指。

結果,當女人在店裡試戴戒指的時候,店員跟她說:

「簡直不敢相信有男人會用這麼便宜的戒指來結婚,太悲哀了。」

對於女人來說,只要是真心喜歡的人,即使沒有上萬的鑽戒,沒有奢華的儀式,也沒有什麼關係。

但在店員看來,女人嫁給一個買不起鑽戒的男人,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的人,能每天填飽肚子就是一種幸福;

有的人,能上完九年義務教育就已經很知足;

有的人,能健健康康長大都是一種奢望。

所以,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

你眼中的不幸,在別人眼裡有可能是莫大的幸福;

同樣地,你眼中的幸福,在別人看來未必如此。

真正心理成熟的人,從來不會站在道德高地上,對別人的生活進行居高臨下的評頭論足。

要知道,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

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善良。

今日互動話題:

這 5 點,你覺得自己做到了幾點?

作者:嘉莉妹妹,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 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看書有道授權轉載文章。

主播:昕楠,看書有道簽約主播。傳統媒體記者,讓更多人聽到我的聲音,用聲音溫暖我愛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書有道 的精彩文章:

「我,20 歲,有車有房,慌得不行」:那些讓人羨慕的生活背後,究竟是什麼?
700 萬人點贊的硬核女艦長:最重要的不是有錢,而是值錢

TAG:看書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