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宇宙都138億歲了,為什麼沒有死亡的恆星?

宇宙都138億歲了,為什麼沒有死亡的恆星?

其實宇宙中到處都是死亡的恆星,只是它們的進程不一樣,有的恆星儘管早已死亡,但卻仍然在宇宙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的成為「恆星殭屍」卻仍將遺禍億年,有的已經重生,但我們仍然能找到它死亡時的影子,還有的經過138.2億年,卻剛剛度過恆星的童年!

不同質量的恆星命運!

宇宙中的中流砥柱

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是什麼?也許很多朋友會說是恆星,這肯定沒有錯,因為只有恆星才會發光發熱,才有可能在其周圍形成宜居帶,才有可能誕生生命!但可能沒有考慮到,是什麼天體將這天體聚集在一起,完成恆星的誕生-演化-發展……等整個過程,只有黑洞才能擔此大任!也許很多朋友都想不到,燦爛的星系核心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黑洞!

因為恆星的質量增加是有限度的,而且過大的恆星壽命太短,根本無法擔當起星系天文數量般恆星的駕馭,只有幾近無限增加質量的黑洞才可以,當然各位應該非常清楚,黑洞是超大質量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內核坍縮而成,或者有另一種傳說中的原初黑洞,是在宇宙誕生時同步形成,當然無論是哪一種,都能成為星系的核心,但只有恆星型黑洞才是死亡的恆星屍體!

宇宙中的「殭屍」

其實這個殭屍的範圍包括了星系中難以計數的中子星以及白矮星!黑洞是不容置疑的恆星屍體,我們很難將其歸類為殭屍!但將中子星和白矮星稱為殭屍卻是名副其實,因為它們還在「發光發熱」,但這些能量的釋放大都是有害的,假如在其周圍有一顆恆星的話,條件合適這些「殭屍」就吞噬恆星物質!

上圖就是一顆白矮星以伴星的方式吞噬主星的物質,最終超過1.44倍的質量極限導致Ia型超新星爆發,而這種模式在宇宙中是比較普遍的,並且由於其爆發時能量非常一致,因此被天文學家當成「標準燭光」,用來測定其宿主星系的距離!

涅磐重生的恆星

所有超新星爆發的恆星都有這個機會,能不能把握就要看它們的造化了,因為超新星爆發後形成的星雲就是新恆星誕生的區域,比如我們最熟悉的獵戶座大星雲就是銀河系裡最著名的恆星製造基地!

被稱為火鳥的M42,在天氣條件比較好的情況下,火鳥是肉眼隱約可見的,當然用一個雙筒來彌補下效果會更好一些!

獵戶座星雲中形成的原行星盤!未來又是一個「太陽系」!我們的太陽系就誕生於奧爾特雲,當然奧爾特雲是來自於上一代恆星的超新星爆發!

涅磐重生的恆星就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恆星,當然附帶的還有一幫行星小弟!是不是家族越來越大的感覺,不過恆星也是越來越小,富不過三代也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剛度過童年的恆星

我們的宇宙中還有一個奇葩天體,它是一顆完整的恆星,但它的壽命超長!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就是一顆這樣的天體,因為它的內核沒有輻射層,燃燒的氦元素不會堆積在內核,恆星中所有的氫元素都可以通過對流到內核徹底燃燒,因此它們的壽命最低也能達到千億年,甚至可達萬億年!

那麼它們的行星是不是很幸福?接受數萬億年的陽光沐浴,其實不然,低質量的恆星燃燒並不穩定,時不時就會有超過太陽的超級日冕活動,會導致行星難以誕生生命或者難以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菜葉奇聞 的精彩文章:

巨大的參宿四,比太陽大了7億倍;危險的參宿四,隨時都可能爆炸
關於科學家發現數億年前不該有的東西,你怎麼看

TAG:菜葉奇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