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別急著打罵,這樣的做法才值得點贊

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別急著打罵,這樣的做法才值得點贊

當孩子從出生時起已經習慣了他的世界裡都是圍繞著他轉,忽然要進入幼兒園——就像當時哥白尼的日心說那讓,孩子一下子不是中心了會讓他難以接受。

每一年的入學季,連續數月都能在孩子早上入學的時候聽到孩子們的哭聲,他們不想離開父母不想入學。下午要離開園區的時候又會吵鬧不休,他們不想離開園區因為園區更好玩。早上送不到學校去,晚上接不回家裡來,常常讓一些家長心力交瘁,打罵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就這麼上演。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入園?

幼兒已經對於監護照顧他的人產生了依賴,自然不願意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離去。陌生環境也就意味著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孩子就要獨自面對問題,那些小夥伴之間的小摩擦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小孩子面對的一個挑戰。

幼兒園作為孩子生命中的第一個集體,集體的特性讓它無法精準細緻的照顧到集體里的每一個成員,即便老師多麼的有耐心也無法滿足所有小朋友各種天馬行空的要求。

在幼兒園裡小孩子開始獨立的面對自己和小夥伴之間的矛盾,獨立的處理朋友之間的友情,獨立面對別人的不友善,獨立去思考自己怎麼樣才會被大家接受和喜歡。各種的生活能力也會得到應有的提高,再也不會有家長總在身後誰,"他還小,等等再學。"

一個很好的案例。

馬上就要到幼兒園門口了,豆豆又在最後一個拐角處哼哼唧唧止步不前。

"媽媽,咱們回家吧,我不想去。"

"豆豆又不想離開媽媽是不是?"

"嗯嗯!我害怕媽媽一個人在家孤單。"

"媽媽不孤單哦,媽媽可以找果果的媽媽,米米的媽媽一起玩。你看果果米米他們都去幼兒園了。"

"媽媽……"豆豆還是不想到幼兒園去,說服媽媽失敗金豆豆已經掛在了眼珠上。

"聽說幼兒園裡的積木特別多呢,比家裡的好玩。"

"嗯!我最喜歡幼兒園裡的玩具了!"

"那快點去玩吧,和果果、米米一起玩。"

於是母子二人繼續談論著幼兒園裡的玩具走進園區。

媽媽說了什麼?

剛剛入園的三歲孩子,即便講再多的大道理他都不會理解,自然也就無動於衷,能夠說服孩子的還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所以媽媽提醒孩子幼兒園裡有他喜歡的玩具,有他喜歡的小朋友。

聰明的孩子總會在大人面前為自己的的行為找最合理的借口,不要著急拆穿孩子,那樣只會讓孩子尷尬哭鬧。

能夠找借口也就說明孩子有他自己的判斷力,他已經能以自己的標準判斷事情的對錯。不去上幼兒園是因為關心媽媽,這樣的三歲孩子是不是很讓人暖心呢?要去關注孩子內心裡的想法,即便知道這是借口,但是也要看到他已經明白要去關心媽媽了。

怎樣讓孩子適應幼兒園?

離開父母的身邊孩子開始學會獨立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獨自為了想要的目標去努力。這個為了將來更好適應集體打基礎的階段一定不能略過,為了讓孩子儘快的適應家長們還可以做很多的準備。

多帶孩子到孩子多的地方去讓他充分體會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樂趣,多多接觸他才知道遇到陌生的小朋友應該怎樣應對。從第一次接觸陌生的小孩子開始就要去鼓勵孩子和陌生人做朋友,用善意去面對別人同時相信別人也是抱有善意的。我們常常會發現小孩子和同齡人玩的開心的時候會把身邊的大人忘記,對於大人的呼喚充耳不聞。小孩子都是更喜歡小孩子的,不去幼兒園真的不是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要幫孩子認識到他是喜歡幼兒園的。

剛剛入園的半年左右孩子都會有一個身體適應的過程,不要讓生病成為不去幼兒園的借口。輕微的著涼流鼻涕什麼的不會影響小孩子活潑的玩耍,就一定要堅持讓孩子入園,讓孩子知道入園是一件每天必然要做的重要事情,不會因為各種借口被打斷。如果任何的微小病症或者家庭聚會或者惡略天氣都可以佔用孩子上幼兒園的日子,那麼孩子將來長大是不是也可以

隨便放棄他的課堂呢?

不要輕易去命令孩子。

也許孩子會找一些讓人無法反駁的借口,比如他在幼兒園吃不飽飯。即便讓人無言以對無法反駁也不要強硬的去命令孩子,肯定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學會思考。不如問問他有沒有辦法在學校也能吃飽。

我們是孩子的時候以及現在的孩子都會經常的聽到一句話,"你不懂……"。孩子就真的什麼都不懂嘛?即便孩子的想法和大人不同難道真的就毫無道理嗎?讓孩子明白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有機會有能力決定自己要去幹什麼。

決策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成功的教育最重要的能力是讓孩子明白自己要去做什麼,不不是去遵從而是自己可以決定。什麼更有價值的學校更有未來的專業都不如孩子心中的夢想重要。我們應該看到孩子本身就是願意去思考的,只是在教育過程中他們的思考被限制了。

不願意去學校也是孩子的一次抗爭,固然這樣的抗爭在大人看來是沒有什麼道理的,但是也不要去磨滅孩子的抗爭精神。能去想到不同的可能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結果,也要有一個思考的過程自己去做出判斷。

鼓勵孩子的不同思想。

如果一切的勸說都是無效,也會有家長選擇 "自暴自棄"的讓孩子留在家裡。洋洋自從一次哭鬧著就是不肯走出家門起,已經有兩個禮拜沒去幼兒園了,媽媽也會在家陪著他做遊戲,也會放學後的找別的孩子玩耍。擔心這孩子不入園這件時期的媽媽也會有意無意的問起別的孩子幼兒園怎麼樣,於是洋洋每天都會聽到幼兒園裡各種好玩的事情。終於在兩周後洋洋主動提出要去幼兒園,並且早上自己早早的起床。

即便是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對錯也不應該強制要求,給孩子一個理解一件事情的過程。就像有的孩子就是不記得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那不如帶著孩子上街撿拾垃圾體驗生活,讓他自己明白那麼些垃圾有多麼的煩人。

孩子都是受家長影響的,不管是思維還是行動,家長都是孩子的範本。如果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得到的是責罵和命令,等孩子長大一些有了思想有了和大人爭吵的能力,如果遇到一件不一致的時候難道孩子也要向著父母命令指責?我真的就親眼見過一位上了年紀的叔叔在醫院是不是毆打病床上已經不能自理的父親,而這位叔叔的孩子到醫院看望的時候看到父親做的不好的時候同樣也是打罵。"傳承"這件事情在這祖孫三代這裡居然是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形式。

所以,孩子入園是大人和孩子必將一起經歷的。合理的關注孩子內心的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順利入園之外從家庭學到更多應對事件的良好態度,不當的處理也會給孩子內心種下粗暴處理事件的種子。孩子真的敢把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表達出來並不是什麼壞事,接納孩子想法,不要因為過分的在意給孩子的入園之路帶來傷痛,讓他更加抗拒幼兒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寬哥撩育 的精彩文章:

端午小長假到來,再逢旅遊高峰,幾歲帶娃出去旅遊才有教育價值?
孕期這個難言的隱痛,除了強忍以外,需要從這些小習慣入手去改正

TAG:寬哥撩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