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晉的「毒舌」男,為人講究且處處得罪人終究難逃一死

東晉的「毒舌」男,為人講究且處處得罪人終究難逃一死

你以為你有錢,蹲純金的馬桶,還在家裡整兩個廁所,解大手用一個,解小手用一個,戴一斤重的金鏈子,住幾千平米的「別野」,家裡雇十個僕人,就叫講究嗎?未必。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苻朗,十六國前秦大將,天王苻堅侄子,做過青州刺史。

苻朗做青州刺史時,東晉派淮陰太守高素攻打青州,苻朗主動請求投降。

東晉大將謝安辦招待,請朝中大臣參加宴會,也請了苻朗。

這傢伙據說讀過不少書,也愛夸夸其談,這樣的場合,正是他顯擺口才的絕佳機會,豈能放過?

有個詞叫「口若懸河」,啥叫「口若懸河」?就是吹牛的時候口水也多,會流得滿臉都是,臉上像懸了一條河(哪個敢說沒有這個意思,我不打死他),稍不注意,還會噴到別人臉上,宋仁宗就被包大人噴了一臉。

苻朗很注意個人形象,為了避免把口水噴到別人臉上,招致反感,嘴裡一旦湧出口水,他就吐掉。

他是怎麼吐的呢?既不是直接吐在地上,那樣多沒教養,也不是叫下人用痰盂之類的東西接著,而是讓僮僕跪在面前,讓僮僕張嘴接住,然後僮僕把他的口水含走,含到外面去吐掉。

其他人見了,紛紛搖頭,這傢伙太講究了,咱們不敢比,不敢比呀不敢比。

也有說這傢伙吐的不是口水,是痰。

說到講究,唐朝人夠講究的了,公子哥兒、王公貴族們,除了出門之前香薰衣服,把衣服熏得香氣撲鼻。

有人還用椒泥(用花椒拌和的泥)塗壁,楊貴妃族兄楊國忠更不用說,這傢伙弄的那個「四香閣」,居然是以沉香為閣,檀香為欄,以麝香、乳香篩土和而為泥,用來裝飾閣壁,「每於春時,木芍藥盛開之際,聚賓友於此閣上賞花焉,禁中沉香之亭遠不侔此壯麗也」。

他家的「四香閣」,把宮裡的沉香亭都比下去了。

這些講究,與苻朗的變態式講究相比,又算得了啥呢?

把「史上最講究之人」桂冠送給他,應該沒送錯。

除了這個,這傢伙在吃方面的修為,也足以令人目瞪口呆。

同樣是《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的記載——

有一次,東晉晚期宗室、權臣,初封琅琊王后徙封會稽王,曾任司徒、揚州刺史、錄尚書六條事等重要職務的司馬道子請苻朗吃飯,他知道這傢伙在吃方面非常講究,一般的東西不敢拿出來在他面前獻醜,所以用來招待他的,都是聞名江東的「精餚」。

苻朗果然吃得很滿意,司馬道子問他怎麼樣,他回答說還行。

能得到他的肯定,那可太不容易了,司馬道子很興奮,又問他,和你們關中的菜肴相比,哪個更好吃?苻朗說都不錯,只是今天這菜,好像起鍋早了點。

把廚師叫來一問,果然如此。

起鍋早了點,意味著鹽味還未入透。

這傢伙可是連生鹽和熟鹽都吃得出來的,廚師炒菜時少顛了幾下鍋,豈能「瞞」得過他!

如果這本事還不算大的話,那麼接下來,你就準備三觀盡毀吧——

有一次,有人請他吃飯,現殺了一隻雞,做好後端上來,動筷子之前,他用鼻子一聞,竟然聞出這隻雞「棲恆半露」。

幾個意思?意思是,這隻雞棲息的地方,有一半是露天。

請客的不信,來到養雞的地方一看,果然如此!

怎麼樣?足以叫你瞠目結舌了吧?別急,還有更厲害的。

又有一次,有人請他吃鵝肉,吃完後他竟然說,你們信不信,我曉得這隻鵝身上,哪個部位的毛是白的,哪個部位的毛是黑的?

我去,若真有這本事,哪裡還是人啊,簡直是魔鬼!

那人當然不信,決定試一試。

所謂試一試,就是再請他吃一次,殺鵝之前做好記錄,哪個地方的毛是白的,哪個地方的毛是黑的,記得清清楚楚,結果他吃完後,說得不差分毫!

他之所以如此厲害,自然與他長了一隻好舌頭有關,加上長期的經驗積累。

這樣的舌頭用好了,用在生活上,幸福指數肯定低不了,但用在人際關係上,那就有點不妙了,弄不好會丟命。

據《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早在苻朗投降東晉後不久,他這個舌頭,就已經給他惹了禍。

據該書記載,投降東晉不久,朝廷詔令加任苻朗為員外散騎侍郎,到揚州任上後,苻朗自以為學問好,口才好,「風流邁於一時,超然自得,志陵萬物」,能與他擺得上龍門陣的,偌大一個揚州,也就一兩個人。

也就是說,他基本上把誰也不放在眼裡,而不管那人是誰、是什麼來頭。

比如驃騎長史王忱,人家好歹是個人物,在江東不數一也得數二,這樣的人物慕他的大名去拜訪他,多少得給點面子吧?他才不呢,來了個「不好意思,苻某病了,沒法見你」。

這個臉,打得就有點不是地方了,知道他是誰嗎——王忱的哥哥王國寶,那可是謝安的女婿,王國寶的堂妹,又是琅琊王司馬道子的王妃,當時他又是吏部尚書,所以和尚釋法汰管他叫「王吏部」。

怎麼又扯到一個和尚呢?原來這個釋法汰和尚,估計是能與苻朗擺得上龍門陣的人物之一,見他如此傲慢,便好心提醒他說:「你見過王吏部兄弟倆嗎?」

釋法汰的意思是,這兄弟倆可不是一般人,其他人可以得罪,最好別得罪他們,誰知苻朗一臉輕蔑地說:「王吏部?哪個是王吏部?哦,他們不就是人面狗心、狗面人心那對兄弟嗎?」

說來也有意思,這兩人雖然是兄弟倆,卻一個丑一個漂亮,長得丑的那個是王沈,但很有才氣,王國寶雖然長得好看,但才氣不如弟弟,而且心比較狠,是當時著名的奸臣,所以苻朗辱罵他們一個是人面狗心,一個是狗面人心。

人家沒得罪你,還因仰慕而來拜訪你,你閉門不見也就罷了,還無緣無故把人家辱罵一頓,你這純粹是呈口舌之快呢,還是心態不正,見不得人家比你有出息呢?

無論是哪一種,釋法汰都覺得,這傢伙的毛病若不改,早晚會給自己惹禍。

釋法汰和尚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他忤侮人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而且同樣惡毒,同樣扎心。

果不其然,據《晉書·苻朗傳》,幾年後,王國寶得到一個報復的機會,「譖而殺之」。

口舌之快口舌之快,逞口舌,確實可以給自己帶來一時之快,但若不看對象,就等著讓家人收屍吧。

文:沙塵暴

參考文獻:《晉書·苻朗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吳承恩是如何塑造出豬八戒這個形象的,其原型是誰
朱元璋打仗到底有多厲害?陳友諒有60萬大軍也敗下陣來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