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王路:兩種懺悔

王路:兩種懺悔

懺悔有三種:對首懺、取相懺、無生懺。

無生懺太高了,不好實踐。無生懺就是通達了無生的道理,明白實相即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那麼,多麼大的罪業都能懺悔乾淨。但這對一般人沒有什麼意義,基本上淪為耍嘴皮子。真正通達無生,從今往後是不可能造任何惡業的,也不可能傷害任何人。這裡,不說無生懺。只說兩種容易實踐的:取相懺、對首懺。這兩種,每個人都可以做。做了,就能凈除業障。

取相懺,就是持續造作善的身口意業,直到瑞相生起。上周,有讀者說,她因為內心躁動去修懺悔,取相懺,每天拜88佛,還許願:一日不見好相,一日過午不食。但她是素食,一個月的低熱量攝入,身體極度疲勞。後來夢見上師,覺得見到好相了,就趕緊多吃,補充能量。

她問:這是不是不可取?是不是有點多事?拜佛和吃飯本來不挨著,自己非要綁著消費,會不會平添了隱患,導致要懺悔的事情更多呢!

這很好。不過以後如果還用類似的方法,要量力而行,對身體狀況有個估量,如果不能持續持午,可以設定個期限,比如三天或者七天。但不要產生懷疑。

我沒有用過這種方式。但我很隨喜她。隨喜,因為知道這樣好。知道好,為什麼自己不用?因為知道不適合自己。我是一直疲疲沓沓的,沒有很強的意志力做事。這是人的根機、稟賦不同。以前打坐時,勉強自己,心想不管怎麼疼都堅持住,後來還是不行,堅持不了的。

我如果給自己定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靠意志力去達成,基本都要失敗。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樣的人,很希有。自己至少這輩子做不來,也許很多輩子以後勉強可以吧。

不過,「缺乏意志力」並不是缺點,只是特點,是有情眾生中普遍流行的特點。「缺乏意志力」是一種描述,看上去似乎貶義,這種描述讓人產生一種想改變它的衝動。如果換一種描述——細水長流的人,慢熱的個性,就會理解得更清楚,因為剝離了感情色彩的干擾。

世上的確有人靠強大的意志力成事。但我不在那特殊的一小撮兒之列。很多時候,我的實踐方法,和那種看上去相反:不強迫自己做太難的事情,只是節制自己做很容易的事情,提醒自己在樂意做的事情上看到過患。

事情是沒有難易之分的。樂意做的,就是容易的;不樂意做的,就是困難的。對我來說,打掃房間、做飯,要比寫一篇四五千字的文章困難。雖然前者只需要二十分鐘,後者需要七八個小時。而且,很多人不明白,文章和文章是不一樣的。如果讓我寫一篇領導講話稿,我寧願打掃房間半個月。

強迫自己做很難的事情,不一定有意義。甚至,這種強迫正是「我執」在努力發揮作用的體現。但那位取相懺的朋友,之所以我很隨喜,因為拜佛是很好的事情,持午也是,在很好的事情上,給自己一點強迫,不超出界限,就是很好的。所謂適度的界限,除了體力和精力,還要看自己有沒有意樂。如果意樂消耗殆盡,想趕緊完事,那就不好了。

我們很容易命令自己做很難的事情。因為世界上太多事情對我們來說很難。但更有意義的,也許是去留意自己在樂意之事上的取著,並加以節制。這樣,一是可以在容易的事情上,發現難的地方。二是自然會空出時間來面對自身的習氣。

夢見上師,也可以說是好相。不過,取相懺一般以見到佛菩薩的妙相莊嚴為標準,而且不是在夢中。夢中見到不難,清醒時見到,就不容易。很多人因為一直取不到好相,又急著「完成」,乾脆打個折扣,把夢見的好相也算進來。

真想取相懺,不妨心裡先做好取不到相的準備,知道可能一直見不到好相,那就每天這麼做下去,把它當成定課就行了。定課設置的標準,要以在最忙的時候,哪怕是突發意外,也有可能完成為標準。這就減少了客觀條件的制約。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諸行無常,設立任何目標時,都不要忘記這一點;同時也不要以諸行無常為借口,給進益設限。

假如哪天見到好相,也不要高興,除了說明魔有可能趁機而入之外,並不能說明別的。一直見不到也沒關係,甚至更好,因為可以每天都用善的身口意去熏習自己。如果覺得沒有辦法堅持一輩子,也不妨設個期限。

就像學習和考試。重要的是每天都在學,而不是考出好的分數。一次考出好分數是算不了數的,但只要每天在學,就不會太壞。

一般來說,三種懺悔次序是:對首懺、取相懺、無生懺。取相懺在對首懺後面,它比對首懺難度更大。但是,我們總喜歡方便取巧,導致取相懺比對首懺還容易。

對首懺,很簡單,也很難。簡單,是事情本身簡單;難,是克服心理障礙難。對首懺,就是找到你對不起的那個人,哪裡對不起他,當面講出來。誠心誠意講,不是開玩笑。

這難不難呢?事情本身並不難。但是去做它,太難了。

我們對不起的人有很多,有心無心的行為,都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其實,沒有無心的行為,覺得無心只是因為愚痴,看不見緣起;如果能了解一點緣起,就會知道看起來不是故意的行為,也多少有些故意在。弘一法師圓寂前,特意叮囑,火化的時候千萬別燒著螞蟻。如果我們沒有像弘一法師這樣去安排,燒著螞蟻了,就不能說不是故意的。看不見眾生,又傷害了眾生,看不見不是理由和借口。這都是有心的。要入了無心定才叫無心,我們都沒有那個本事。無心定中,沒有可能傷害任何有情。

對首懺就是,哪怕一件事情,你覺著自己有99%不是故意的,哪怕只有1%是故意的,也把1%的故意講出來。實際上,對別人的傷害,不在99%,就在1%。如果覺得雖然對別人造成了傷害,但連1%的責任都沒有,那不太好辦。那表示善根斷得差不多了。

善根是靠慚、愧來維持的。對首懺之所以簡單有效,就在於懺悔的人還有善根,還知道慚愧。如果無慚無愧,對首懺也起不到作用。每次都認錯,都說我錯了,我改,對不起。但同樣的問題,下一次還犯,下下次又犯。對首懺已經像吃飯那樣習慣,就不行了。

如果不太好意思對首懺,還不算太壞,表示還有慚愧心。哪怕嘴上不承認錯,甚至心裡也沒想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兒,但不安和難堪的情緒,正是明明白白的善根在發揮作用的證據。因此,要珍惜這些不安和難堪,它們每一次出現,都是文殊菩薩顯現的加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路 的精彩文章:

王路:《金剛經》八道題

TAG: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