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瓦爾道恰爾:理想鄉村

瓦爾道恰爾:理想鄉村

瓦爾道恰爾山谷位於托斯卡納中部錫耶納周邊,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塑造出的一個理想農業區。這片丘陵谷地面積61000多公頃,14世紀和15世紀時期,經過規劃改造,發展成為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鄉村。依照當地地勢、地貌,瓦爾道恰爾創造出具有美學趣味的景觀農業,人的生活與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諧相融,猶如一幅理想社會的美好畫卷。

(視頻:瓦爾道恰爾)

瓦爾道恰爾是錫耶納的農業腹地,從坎特伯雷到羅馬的朝聖之路經過錫耶納地區,錫耶納受惠於朝聖之路,在歐洲中世紀經濟開始復甦時,首先獲益。從13世紀初開始,錫耶納的商人和銀行家已經成為義大利中部最富裕的階層,並且與正在崛起的佛羅倫薩商人和銀行家競爭,錫耶納大量投資於城鎮和鄉村建設。

義大利中部的文藝復興,其實是以伊特魯里亞為代表的當地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復興。托斯卡納的深厚文化傳統在羅馬帝國時期受到一定程度的壓抑,當擺脫羅馬統治束縛之後,在當地經濟復甦的催化下,托斯卡納生活和文化傳統得到了振興和發展,開創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歷史新時期。

瓦爾道恰爾是義大利最富盛名的葡萄酒布魯諾的產地,它與佛羅倫薩地區的基安蒂葡萄酒產區一時瑜亮,相得益彰,但彼此都保持了各自獨特的風味。

威格諾溫泉是羅馬時代建造的療養溫泉,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修復,羅馬古迹也加以保護,小鎮興建成為客棧,供往來遊客逗留。

皮恩扎是教皇庇護二世的出生地。庇護二世1458年當選為教皇,次年就決定以文藝復興的理念重新建造他的故鄉。他委託建築師羅塞里諾規劃設計,在三年時間裡建造完成了市中心的庇護二世廣場、主教堂、教皇官邸和市政廳等,為人們留下了一個文藝復興時期城鎮的完整實例。

聖安蒂莫教堂最初建於781年,原是本篤會修道院。現在所見的教堂完成於1118年,羅馬式建築風格,用奶油色的凝灰石建造,內部用雪花石膏建成。文藝復興時期得到維護整修,成為托斯卡納最美麗的修道院教堂。

瓦爾道恰爾是奧里斯河沿岸的一塊狹長地帶,從錫耶納以南的山丘一直延伸到亞米塔山,從蒙塔奇諾到皮恩扎,55公里左右路程,內容十分精彩,包括城鎮、村莊,河道、橋樑,以及與朝聖之路相關的修道院、客棧等。這些文藝復興時期完成的鄉村基礎設施,至今保留完好,並且還在繼續使用,成為托斯卡納陽光下的最美景緻。

(文/許敏,圖片、視頻拍攝/谷野,視頻剪輯/張旭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客海外深度游 的精彩文章:

多洛米蒂:自然造化
特拉維夫白城:現代城市規劃

TAG:路客海外深度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