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人厭惡俗世,隱居山林,自稱遇到長著綠毛的仙女,寫下千古名作

詩人厭惡俗世,隱居山林,自稱遇到長著綠毛的仙女,寫下千古名作

在唐朝時,詩人們如同井噴似的爆發,名作更是不計其數,將詩歌藝術推向了巔峰。對我們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李白、杜甫、王維、杜牧、白居易、李商隱等等,那是站在文化殿堂最頂端的風流人物。其實,許多詩人在當時的名氣也不小,因為種種原因,卻沒有那麼如雷貫耳,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常建。

這位詩人冷門的到什麼程度?不光一般人沒聽說過,就連專門的學者、史學家連他的去世時間、字型大小都弄不清。但他在生活的時代,卻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舉一個例子,現存唐人自己彙編的詩集很少,大約只有十種,但絕大多數都將常建列入其中。其中殷璠《河嶽英靈集》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將常建排在第一位,選詩15首,李白第二,選詩13首,而王維也在其後,與常建同榜進士王昌齡更是排在倒數第二。

常建之所以後來籍籍無名,大約也和他的人生經歷有關。他少年及第,卻始終不得志,僅僅擔任過盱眙尉,後來索性來往名勝之間,過著隱居漫遊的生活。《唐才子傳》也不無感慨地寫道:

高才無貴士。誠哉是言。曩劉楨死於文學。左思終於記室。鮑照卒於參軍。今常建亦淪於一尉。

其實,人生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哪怕是在封建社會,也並不是位高權重就過得如何幸福。只有隱居山林的常建,才會吟唱出「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這樣的空靈之句,才體會到「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的意境。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首《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宮人》也是千古名作:

溪口水石淺,泠泠明葯叢。入溪雙峰峻,松栝疏幽風。垂嶺枝裊裊,翳泉花濛濛。夤緣齋人目,路盡心彌通。盤石橫陽崖,前流殊未窮。回潭清雲影,瀰漫長天空。

水邊一神女,千歲為玉童。羽毛經漢代,珠翠逃秦宮。目覿神已寓,鶴飛言未終。祈君青雲秘,願謁黃仙翁。嘗以耕玉田,龍鳴西頂中。金梯與天接,幾日來相逢。

這首五言古詩明顯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小珏對其進行了排版處理。前半部分,是寫仙谷的景色。作者不吝筆墨,渲染出了一個清凈脫俗、淡雅舒致的場景,不僅是為仙女的悠閑生活埋下伏筆,更流露出詩人心嚮往之的感情傾向。常建反覆使用別人忌諱的疊詞,不僅沒有絲毫的冗餘拖沓,更是為仙谷蒙上了神秘的青煙。

下半部分鐘,詩人寫道自己遇到了一位仙女,並講述了她的經歷。其實,在《唐才子傳》中也記述了常建經常向人提及自己「嘗採藥於仙谷中,遇一女子,遍體毛綠,自言是秦時宮人,亡入山來食松葉,遂不饑寒。因授建微旨,所養非常」。

詩人表達對於求仙問道的極大熱情,願意放棄人間的珠玉,追隨而去的決心。仙路渺茫而坎坷,明顯比仕途更為莫測,但詩人卻如同下定了決心一般,仍然執意前往,無怨無悔。

說到底,這其實是一首仙游詩。在唐朝由於道教思想的盛行,此類題材的詩歌並不在少數,李白等人都有所涉獵。客觀來說,仙游詩的思想價值並不高,尤其是常建的這首《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宮人》,還夾雜著不可思議的傳奇故事,更是不應該如此出名。

然而,它的思想性不在於字裡行間,而是在於詩人的言外之意。詩中反覆讚美仙谷之美,其實就是對於俗世的厭惡,反覆推崇仙人仙路,實際上是對於爾虞我詐的官場仕途的猛烈抨擊。仙谷遇仙女,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作者就是以此來表達了自己與名利場決裂的態度。

其實,通體長著綠毛的仙女,是出自《列女傳》和《續搜神記》等書籍中的「綠毛仙女」的典故。雲遊四海的常建,一定是聽說過類似的故事,才展開了豐富的聯想,為這首詩提供了絕佳的素材,完成了自己的傳世之作。如果我們糾結於是否真的遇到仙女,是否真的存在綠毛仙女,那就未免落於下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比肩李白的詩人,現在卻只有一首詩為人熟知,典型的詩紅人不紅
聽聞忘年之交故去,李白惆悵萬分,寫下這首千古流傳之作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