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非戰爭年代,為何潛艇被發現最好立即上浮?否則後果很嚴重

非戰爭年代,為何潛艇被發現最好立即上浮?否則後果很嚴重

潛艇作為一種能潛入水下活動和作戰的艦艇,可以消滅運輸艦船、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對陸上戰略目標實施襲擊等,為了對付潛艇,人們也發明了很多反潛武器,反潛飛機就是其中之一。反潛飛機反潛,一是靠扔下的聲納浮標,浮標探測出潛艇後,用無線電裝置發送給飛機。二是靠尾巴上的磁異探測器,大家知道潛艇是個導磁體,水下面有個這麼大的金屬東西,周圍磁場肯定會有變化,磁異探測器就是測量這種變化的。潛艇的作用就是不被發現,不被發現這件事本身就是它的作用。一旦被發現了,這艘潛艇也就失去了意義。

潛艇在水下的航行速度不比水面艦艇,所以潛艇被發現了如果沒有複雜海況和海床地形利用的話,很難跑得掉。所以,針對潛艇的特性,只要是潛艇被發現蹤跡,通常艦船指揮官都會選擇把它逼出來,潛艇上的人要不想死就得立馬上浮到海面求救。潛艇的生存就是「發現即摧毀」,在空中水上水下一體化的戰場中,潛艇行動緩慢,逃脫能力差,被擊中後抗沉能力幾乎沒有。潛艇上浮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認輸手段,不僅用在空潛戰,水面艦艇反潛及潛艇反潛也以這種方式結束貓鼠遊戲。

潛艇在被反潛飛機或水面艦艇發覺後,除非主動開戰殲滅敵方的戰鬥載具,否則就會被敵方的反潛武器攻擊,除了老式的深水炸彈,現代反潛還有反潛魚雷一類能夠制導操縱的反潛武器,會精準攻擊潛艇。而且常規潛艇在水下只能使用蓄電池電力,最大速度不過20節左右,且續航時間不到2小時,對比水面艦艇的普遍30節速度,跑是跑不過的。即使不投降,最後也會被自己困住的。

能遠洋亂跑的潛艇,基本都是核潛艇,五大有核國家是不會輕易發生衝突的,如果躲在水下,擊沉這就叫誤擊,最多賠償,如果上浮你還敢動手,這就是戰爭行為了。和平年代,互相偵察備戰是常態。一國的潛艇潛伏到另一國海域刺探時有發生,反正非戰時,發現了,就老老實實浮出來,聽從安排。要不然會引起很大的國際糾紛和麻煩。畢竟不是打仗,沒必要拼個你死我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參閱 的精彩文章:

美國斥資480億,用50年修一條地下管道,竣工後將是奇蹟
雪崩似1500輛汽車以波音747速度飛奔,30分鐘兩萬人喪生

TAG:軍情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