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李克紹:治泛酸,我常用這四個方

李克紹:治泛酸,我常用這四個方

想免費系統的學習中醫,私信回復:中醫,即可加入中醫學習會

泛酸是消化系統常見病,對於本病的治療有很多人會想到一首耳熟能詳的治酸名方——左金丸,也能想到一些常見的抑酸藥物,如海螵蛸、瓦楞子、金錢草等等。但是本病並非左金丸這一種證治類型,運用西醫思維加用中和胃酸的藥物也不一定起效。今天,我們跟隨李克紹老學習如何辨證治療泛酸。

胃中痰火而有酸味上泛的,叫作泛酸。古人把酸水上沖咽喉,還沒有來得及吐出,又復咽下,好像咽了一口米醋似的,叫作吞酸;酸水直從口中吐出的,叫作吐酸。其實吞酸吐酸,都是胃酸過多,所以這裡把二者合稱為泛酸。

《內經》曾講:「諸嘔吐酸,皆屬於火。」但是臨床證明,來不及吐又復咽下,酸味刺心的,確實是屬於火。朱丹溪認為肝屬木,其味酸,稱之為肝火燥盛。至於吐酸,也多屬於火,但有些患者大吐無聲,連食吐出,並且面黃肌瘦,肢體倦懶,大便溏薄,則不是火而是寒。

所以治療泛酸,有適合於用寒涼葯的,也有適合於用溫熱葯的,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劑。

1.左金丸(朱丹溪方)

治肝火燥盛,吞酸吐酸。黃連,吳茱萸(鹽水泡)。上藥用量,以六比一的比例配合起來,研成細末,水泛為丸,或以米粥調和做丸亦可。每服9g,溫水送服。

泛酸多是慢性胃病的反應,服藥暫時有效,也不等於痊癒,必須堅持服藥到一定時期,才有治癒的希望。因此,左金丸也以少量久服為最好。

據作者經驗,每次只服3g,每日服2~3次,連續服用,不可停頓,一般服至30~60g,就有顯效,即使是較重的病人,一般也不會超過120g,療效鞏固可靠。此方最好是丸服,不要煎服。丸服可以使葯持續作用於胃腸,使胃腸壁黏膜早日恢復正常。若服煎劑,短期服用不能鞏固療效,長期服用,又給病人增加麻煩,而且藥物的浪費太大,療效亦差。

2.茱連丸(《壽世保元》方)

蒼朮、陳皮、半夏、茯苓、黃連、吳茱萸各30g。蒸餅做丸,綠豆大,每服30~50丸,白滾湯送下。

此方的作用和左金丸基本相同,只是比左金丸多了二陳湯和蒼朮,去痰濕的力量大些。又因黃連的比重,本方比左金丸少,所以適合於鬱熱不太重,或者服左金丸後感覺胃中發涼的病人。

3.吳茱萸丸(《壽世保元》方)

蒼朮30g、吳茱萸15g、肉桂15g、陳皮15g、炒麥芽15g、炒神曲15g,為末,粥和為丸,梧桐子大。每服60丸,米湯水送下。

本方除用蒼朮燥濕外,又用吳茱萸、肉桂等熱葯,助火以暖胃。陳皮、麥芽、神曲,消食行氣,所以適用於泛酸症之兼有飲食減少、大便稀薄、手足發涼等胃氣虛寒的病人。

吳茱萸丸治療胃寒泛酸,這只是一個啟發性的例子,臨床不一定拘守此方,只要在制酸葯中加些溫熱葯就能有效。譬如理中湯加黃連就是。因為方中有乾薑溫胃,人蔘、白朮、炙甘草補胃,黃連去濕熱制酸。

4.廣濟檳榔散(《外台秘要》方)

檳榔16g、人蔘6g、茯苓8g、橘皮8g、蓽茇6g。共搗為散。早晨空腹時用生薑汁和葯3~4g,溫水送下。

本方的作用和前方相同,只是檳榔瀉痰水的力量和人蔘補胃氣的力量,都比前方大。

除了上述各方外,還有一些制酸葯的小方單方,可以選擇配合使用

①煅瓦楞、煅牡蠣、烏賊骨,具有制酸的作用,可以單味服,也可以加入其他煎劑中服用。

②生嚼核桃仁、花生仁,煮食蘿蔔片等,有助於緩解胃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