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世界新亂局或是歐洲,專家:危險性已遠超過中東!

世界新亂局或是歐洲,專家:危險性已遠超過中東!

第一軍情作者:執戈者

魔鬼在細節,危險常存在於人們司空見慣的事件中。當世人的目光聚焦於美伊兩國喊打喊殺之際——歐洲,正在悄然醞釀著不可預測的風暴。

一、「爭霸者的墳場」更可怕

說起當前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會想到中東,想到耶路撒冷的槍炮聲,想到敘利亞領土上頻頻落下的導彈,想到極端勢力不斷製造的慘案,想到美國和伊朗針鋒相對、磨刀霍霍的喊打喊殺聲……中東地區多年連綿不斷的戰火,似乎也在印證著這一想法的正確性。

然而,當我們把視野放寬到歷史和全球的維度,也許會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儘管中東被稱為「大國的墳場」,這裡發生的事情哪怕驚天動地,但它的溢出效應並不明顯,可以說,中東地區的事情根子哪怕在千萬里之外,可矛盾的爆發與解決終歸還要落在中東,很少涉及域外。

與中東相比,歐洲的矛盾自近代以來更具有世界範圍的影響力和破壞性。如果說,中東是「征服者的墳場」,那麼,歐洲則是名副其實的「爭霸者的墳場」。歐洲大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歷史,就是一部大國爭霸消亡的歷史,更加不同的是,歐洲的矛盾與爭鬥焦點在歐洲,影響力和破壞力卻往往波及到域外甚至全球範圍。

二、「潘多拉魔盒」早已打開

兩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性教訓讓歐洲開始自省。通過和解和走一體化道路,似乎讓歐洲找到了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的途徑,可惜的是,歐洲和解道路從誕生那一刻起,就無法克服兩大悖論。

一方面,歐洲的「和解」是建立在強大對抗性軍事力量集團基礎上的不徹底和解。北約的存在是歐洲內部整合的基礎,它的宗旨用英國人的話來說就是「擋住俄國,按住德國,留住美國」——這本身就蘊含著內部和外部對抗性的因子,這種建立在「威脅恐懼」基礎上的所謂和解本質上並非真正的和解,而是一種對抗性思維的延續。

另一方面,歐盟的成立似乎開闢了一條歐洲國家自主作為的新路,可惜它從一開始就無法迴避或繞開北約的控制與影響,更無法平衡其內部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新問題。作為歐洲最有影響力的幾個大國,德國一直是被防範的對象,卻成為發展勢頭與實力最強的國家;法國總是強調自身的道義和領袖地位,卻始終沒有能力擔負起這個責任;而英國在追隨美國與遊離歐洲之間徘徊,而更多的國家則是希望加入歐盟能夠「排座座分果果」,只想從歐洲一體化中撈好處,卻不願意為此付出。

這兩大悖論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大陣營對峙情況下被主要矛盾所壓制,維持著跨大西洋體系內部的合作,也支撐著歐洲內部的團結。然而,當蘇聯解體搬掉壓在歐洲頭上一座大山之後,「潘多拉魔盒」事實上已經被打開了。

三、歐洲既不想要又離不開「太上皇」

美國在搞垮蘇聯後開始最大限度地榨取北約的剩餘價值,北約東擴其實就是美國利用歐洲國家擴展自身霸權的勢力範圍,而美國在冷戰後發起的軍事行動也往往裹挾著歐洲國家參與,為其衝鋒陷陣。這種表面看起來是「雙贏」的行為背後,包含了美國拓展霸權與歐洲聯合自強的內在矛盾,跨大西洋體系內部的鬥爭從伊拉克戰爭時「新老歐洲」的分化就開始了。

美國很不滿意。它自認為自己在歐洲維持龐大的駐軍保護了歐洲國家,並為歐洲的復興做出了巨大的幫助和貢獻,讓歐洲國家做出回報是理所當然。特朗普上台後,更是直接提出讓歐洲國家多交「保護費」,減輕美國負擔,並要求歐洲國家在經貿領域對美國「讓利」。

歐洲也很憤懣。為了壓制內部的「造反者」,卻請來了一個頤指氣使的「太上皇」,多年為其衝鋒賣命的結果換來的卻是無盡的壓榨與指責——更可悲的是,美國到處狂轟濫炸造成的惡果往往要由歐洲來承擔,美國反恐造成的恐怖主義漫延與仇恨使歐洲成為受害者,難民問題更是釀成多國政治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金融風暴讓歐洲買單,一個貪得無厭的美國讓歐洲不堪重負。

當內外矛盾不斷彙集滋長,歐洲迎來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時刻。

四、「群魔亂舞」,綏靖主義下的歐洲危險了

事情正在起變化。

如今,三件事情讓歐洲一體化的勢頭遭遇重挫:一是英國脫離歐元區,由此導致歐盟離心力上升;二是歐債危機後加深的歐盟內部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三是難民危機衝擊後歐洲多國的政治風向的改變,歐洲一體化的動力開始減弱。

美國的強勢與俄羅斯的反彈從外部加劇了歐洲內部的分化。特朗普時時強調「美國優先」,不時敲打歐洲,讓歐洲感到這個「帶頭大哥」已經無法依賴和信任。與此同時,俄羅斯在美歐共同擠壓下絕地反彈,在烏克蘭、黑海、波羅的海等方向強化軍事部署,歐洲因蘇聯解體減輕的外部軍事安全壓力陡增。而圍繞制裁俄羅斯與利用俄能源問題,美歐的分歧加大,在其他諸多領域美歐的立場也呈分化趨勢,曾經牢不可破的跨大西洋體系面臨危機。

更大的危險在於,多重矛盾交織下的歐洲正在喪失其二戰以來形成的傳統價值:「極右」勢力在多國狂飆,並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大幅拓展地盤;傳統建制派政治力量不斷萎縮,並表現出迎合極右勢力的傾向;反歐盟、反移民、反美國、種族主義……等等,二戰後的禁忌性議題開始大行其道——歐洲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似乎開啟了一個新的「群魔亂舞」時代。

更值得注意的一個信號是,面對美國的凌霸與極右勢力的崛起,歐洲似乎開始重蹈「綏靖主義」老路,英國首相下台後,老牌政客強勢如默克爾也早早宣布即將將黯然退場,而在紀念諾曼底登陸這個重要場合,歐洲居然懾於美國壓力不邀請為二戰做出巨大貢獻的俄羅斯參與,這表明歐洲的政治生態已經扭曲。

歷史表明,當歐洲內部政治生態開始無法抑制地扭曲,它在內外矛盾交織情況下就會滋生強大的破壞力,而這種破壞力造成的結果往往具有廣泛的輻射性和外延性,因此,它的危險性要遠超過中東,對此,世人不能再繼續視而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在中東剛遭伊朗打臉,那邊拉美兩國攜手向美國發出挑戰
再出狠招!特朗普威脅墨西哥,將撤離美企,除非移民大軍被阻止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