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歸脾湯意想不到的作用

歸脾湯意想不到的作用

導讀:歸脾湯,針對心脾兩虛證的代表名方,但歸脾湯還有其他的相關應用,這些你都知道嗎?希望通過此文,大家能對歸脾湯有進一步的認識。

歸脾湯出自《婦人良方》,由黃芪、人蔘、白朮、茯神、龍眼肉、酸棗仁、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大棗、生薑組成。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功效。

用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不足所致心悸怔忡、健忘不眠等症。筆者以此方治療過敏性鼻炎、複發性口腔潰瘍、頑固性嚙齒等病,療效頗佳,茲介紹如下。

1.過敏性鼻炎

唐某,男,46歲,1989年4月18日初診。噴嚏、流涕4年多。晨起或遇冷空氣時癥狀加重。發作時鼻腔作癢,噴嚏不斷,鼻塞,流清涕不止。近2月來癥狀加重,伴頭昏納減,寐差夢多,體倦肢困膝軟。

鼻鏡檢查:雙側中下甲粘膜蒼白,右側下甲肥大,鼻腔有少許清稀分泌物。西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用抗生素及抗過敏葯治療不效。

診見:面形瘦,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證屬脾肺兩虛,氣血不足,鼻竅不通。

治以健脾益氣,養血祛風,散寒通竅。方用歸脾湯加減。

處方:炙黃芪30g,党參15g,龍眼肉、當歸、白朮、茯苓、酸棗仁、蒼耳子、辛夷花、大棗、生薑各10g,白芷、川芎、炙甘草各6g。

5劑後鼻通涕止,續服20劑後諸症消失。囑以歸脾丸調治月余。隨訪10年未複發。

按:過敏性鼻炎屬中醫鼻鼽範疇。其因肺氣虛,腠理疏鬆,風寒客於鼻竅,肺氣不通,津液停聚,鼻竅壅塞,遂致噴嚏流清涕。

本例病程日久,脾肺皆虛,氣血不足,故用歸脾湯健脾益氣,培土生金,使脾氣得健,肺氣得充,氣血旺盛,再加蒼耳子、辛夷花、白芷、川芎辛散風寒,通利肺竅。葯證相合,故取良效。

2.複發性口腔潰瘍

謝某,女,54歲,1990年10月6日初診。複發性口腔潰瘍3年。屢用清熱解毒、養陰瀉火之劑及西藥治療可獲一時之效。近因勞累過度,口腔潰瘍複發已10餘天。每晚下半夜咽干口燥,潰瘍處灼熱辣痛。因疼痛而不欲食。

診見:面形瘦,氣短懶言,心悸寐差,夢多,大便溏薄。口腔兩頰粘膜各見黃豆大潰瘍點,舌尖有一綠豆大潰瘍,呈灰白色,周圍略紅潤。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證屬心脾兩虛,氣血不足,陰火上炎。

治以健脾益氣,補血養心,潛降陰火。方用歸脾湯加減。

處方:炙黃芪30g,党參20g,白朮、茯苓、當歸、酸棗仁、大棗各10g,龍眼肉、玄參各15g,陳皮、甘草、生薑各6g,肉桂(後下)5g。

服7劑後,潰瘍縮小變淺,疼痛減輕,諸症大減。效不更方,原方續進7劑,諸症悉平。囑服歸脾丸1月鞏固療效。隨訪8年余未複發。

按:脾開竅於口,心開竅於舌。手少陰心經之別系舌本,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心脾兩虛,氣血不足,陰火上炎,故口瘡連年不愈。

用歸脾湯健脾益氣,補血養心,加玄參滋陰降火解毒,肉桂引火歸原。心脾得補,氣血旺盛,浮陽降,清氣升,故口瘡愈。

3.頑固性嚙齒

鍾某,男,15歲,1997年6月12日初診。患者自幼體弱多病,4年來反覆出現夜間磨牙,屢用鎮靜、驅蟲、維生素類藥物及中藥調治療效甚微。近半年來,夜間磨牙加重,伴頭暈乏力,夢多健忘,納谷不香。

診見:精神萎靡,面形瘦,少氣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證屬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神不寧,筋脈失養。

治以健脾益氣,養血寧神。方用歸脾湯加減。

處方:黃芪20g,党參12g,生龍骨15g,龍眼肉、當歸、白朮、茯苓、酸棗仁、石菖蒲、僵蠶、大棗各8g,陳皮、五味子、炙甘草、生薑各5g。

服10劑後,磨牙次數減少。續服10劑後,多年頑疾已除,余症亦愈。食納正常,精神轉佳。囑用歸脾丸與六味地黃丸交替服用2月以鞏固療效。經隨訪未見複發。

按:嚙齒,俗稱咬牙、夜磨牙。中醫認為多由心胃火盛,飲食積滯,蟲積及熱盛動風所致。然因虛致病者亦不少見。

本例屬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肝主筋,肝血不充,則筋脈失養,拘攣為病而發為嚙齒;血虛不能上奉於心,則心神不寧,更加重了嚙齒之疾。

用歸脾湯健脾益氣,補血養心,再加生龍骨、石菖蒲、五味子安神定志,僵蠶熄風止痙。使氣血旺盛,筋脈得養,心神安寧,多年頑疾終獲痊癒。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預防腸胃病,飲食要乾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的精彩文章:

通過面部看健康

TAG: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