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抑鬱症,美國大學校園上空的陰雲

抑鬱症,美國大學校園上空的陰雲

撰文/凌嵐,專欄作家

近些年,美國大學校園裡自殺事件頻發,跟這個時段恰好是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狀況不穩定有關——這個時間段是青少年的多事之秋,集中了各種心理問題,這些都不是新聞。但職業心理分析師從自己孩子發生的心理問題談起,把大學中泛濫的精神疾病比喻成「疫情」,還是第一次。

《抑鬱年代:幫助孩子安度大學生活》(The Stressed Years of Their Lives: Helping Your Kid Survive and Thrive During Their College Years)今年4月出版,紙書在亞馬遜上已經斷檔,在讀者中引起的共鳴可想而知,也可見大學生精神心理問題之普遍與迫切,市場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這個風險敞口有多大。

本書作者之一安東尼·羅斯坦,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也是美國數一數二的賓大附屬兒童醫院的心理醫生,同時兼職賓大學生的在校心理輔導。另一位作者珍妮特·希布斯是心理學博士,從事家庭心理輔導師15年了。把這兩個心理醫生聯繫起來的,是希布斯的兒子傑森,他在上大學的第一年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春假以後就不想返校上課,他跟媽媽坦率承認自殺的想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希布斯最後求助於羅斯坦教授,請他對傑森做心理診斷、提供治療方案。

傑森心理案例的複雜之處在於,抑鬱症藥物對他不起作用,他是兩極症而不是抑鬱症。從進大學起,他就是帶葯上學,在學校也有自己的心理輔導。希布斯在電台採訪中說,在入學前他們訪問校園,學校是否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心理輔導是考量的一項。孩子一旦離開父母,開始獨立的大學生活,他們的心理問題會隨著自理能力差、時間安排不當等具體生活細節管控失當而突然爆發。校園裡的心理輔導所在的樓,卻被大學生視為學校里不掛牌的精神病院,進去求助是相當丟人的事,所以傑森在焦慮嚴重的幾個月里,寧可跟同學訴說也不肯去找學校的心理輔導。希布斯說像傑森這樣帶葯入學的學生,在校園中的比率高達學生總人數的25%!所以在接受採訪時,這兩位作者把校園精神疾病比作「疫情」絕對不是誇張。

在知道傑森的故事之前,我接觸到的心理上出問題的大學生基本都是亞裔群體,我甚至不自覺地把心理問題歸咎於亞裔家庭特有的虎媽教育,逼著孩子成功最後逼出了毛病這種思維邏輯。但聽兩位心理醫生的訪談,卻發現我這種「自黑」並無太多事實基礎。比如傑森在春假結束準備返校的一刻,突然告訴母親他不想再回大學念書,他一直有自殺念頭等精神恐慌時,作為職業心理醫生的母親的心理活動居然是「心疼錢」——「你不能再堅持兩個月,好歹把這大學第一年上完。」除了錢上的考慮,還有家長的虛榮心,比如希布斯自己有博士學位,她對兒子不想讀完大學這個決定有本能的抵觸,按她設計的兒子的人生道路,原本是一條學院之路。可見望子成龍,是普天下父母共有的心理啊!

高昂的大學學費,越來越激烈的大學入學競爭,一步都錯不得的成功路徑,家長的過度掌控,高中時為了申請履歷漂亮而過度學習,沒有一分鐘放鬆,弦綳得太緊……都是這場大學焦慮疫情的病源,這種外部原因的診斷其實了無新意,沒有任何出人意外之處。中國高考多年來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想到現在過獨木橋的是美國大學生了!希布斯說她曾經相信「考上一個一類大學是成功人生打開的正確方式」,聽著真是太熟悉不過啦!

《抑鬱年代》這本書里最具有價值的部分,也是對飽受心理問題困擾的亞裔群落最有參考價值的地方,是書中詳細記載了對傑森的治療過程,以及希布斯作為母親和職業心理醫生的觀察、反思。羅斯坦「兩極症」診斷是治療的關鍵,因為之前開的抗抑鬱的藥物對傑森並不起作用。作為母親,希布斯開始認真對待兒子的自殺風險,調整對兒子的人生期待,開始接受兒子不回去上大學這個決定。一切以治療為重。傑森在休學後慢慢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他在母親的堅持下去社區大學修課,保持了大學生應該有的生活和學習節奏,而不僅是單純作為心理病人縮在家裡孤立於社會人群。他想寫作,母親就建議他找一份輕鬆的工作,掙薪水的同時在業餘時間寫作。

與母親全力呵護的態度相反,在聽到傑森的絕望聲明時,父親的態度很直男,他建議兒子扛過去(tough it out),只要扛過去就會好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種「扛過去就好」是非常典型的家長反應。但事實上傑森已經扛不下去才跟父母開口的,了解他情況的朋友鼓勵他跟父母交流,說實話。所以春假結束前那場突然的坦白,幾乎就是救他的唯一的窗口時機。錯過了,或者按照他爸爸建議的「扛過去」,後果不堪設想。希布斯醫生做了正確的決定,她立刻買了一張機票,搭乘兒子之後的另一架航班跟到學校,幫兒子打包,辦理離校手續。

不知道有多少不幸的家庭,錯過了這最後的呼救,失掉唯一的求生窗口。

這本書的「光明的尾巴」就是目前傑森的生活狀態:他在一家醫院做生物機械師,修理醫療器械,同時他寫作的長篇小說接近尾聲。希布斯醫生談到兒子的成就時語氣里滿滿都是驕傲:「我絕對想像不到傑森能走上這樣一條人生道路。」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有博士學位,他們各自的孩子卻都不想走學術的路,甚至都不想讀大學——傑森做了機械師,羅斯坦教授的兒子搞有機家禽養殖,做了廚子。希布斯醫生總結:「我們這些20世紀的父母,不可能給21世紀的下一代指定人生道路。」她達到這種認識,是在千辛萬苦,提心弔膽把兒子從絕境中救回到正常狀態之後。生死的大磨難讓她可以看透,看透自己的虛榮心,看到什麼是最重要的。

認真面對心理疾病,及時治療,傑森母子絕對是幸運的成功案例。這一點,也是與悲劇發生的亞裔家庭真正的分水嶺。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的作者錄音採訪一出即在美國的社交媒體上刷屏——這本書最寶貴的就是它的真,敢於從自家事說起。

亞裔群體是美國心理疾病的高發群,一直對心理精神疾病諱莫如深。這種傳統不是沒有人想打破。加州一位華人父親在兒子自殺後是如此自責,遂辭掉工作,到各地華人社區作心理健康的普及講演,他的勇敢是華人社區里少有的。

但願這本書能在國內的父母中引起同樣的反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藏在歷史暗處的盲藝人:劍士、刺客與情報員
流沙河:為什麼我不敢吹捧《易經》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