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想免費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即可免費領取針灸學習視頻哦!

夏季氣溫高,小朋友和大人一樣都貪涼,可能導致發燒生病。其實,對於發燒,除了打針吃藥,小兒推拿也是個不錯的治療方法,媽媽們不妨學習一下這種簡單的去病方式,畢竟自己若能懂得這方面知識,並能給自己的孩子解除疾病是很有成就感的。

那麼,小兒發燒應該取哪些穴位推拿?每個穴位又應做多長時間呢?下面結合不同清況做簡明扼要的說明。家長在開始操作之前一定要分清下面幾種不同情況再開始!

風寒發燒推拿方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通俗說就是我們常說的著涼感冒,即外感風寒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癥狀。

主要表現為渾身疼痛或發緊、體溫升高但明顯怕冷、鼻流清涕、口不幹、無咽痛或咽痛輕微、痰白質稀、胃痛胃脹遇冷發作或加重、大便清稀等。秋冬發生較多。

推拿時重點是清肺平肝,拿列缺,清天河水,揉一窩風。

1清肺平肝

在推拿中,同時清肝經和肺經,是感冒的常規手法。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手掌面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手背面

肝經穴在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屬於一個線性穴位。清肝經即從食指指根推向指尖;

肺經穴在無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也是一個線性穴位。清肺經即從無名指指根推向指尖。

功效:疏風解表。

時間:5-10分鐘。

2揉一窩風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一窩風在手背腕橫紋中央的凹陷中。

功效:祛風解表散寒,緩解鼻塞。

時間:5-10分鐘。

3拿列缺

列缺穴在手腕的凹陷中,取穴是兩手虎口相交,食指所達凹陷處就是。一般用拿法。

功效:發汗解表,不出汗時用。

次數:出汗則止。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4清天河水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天河水穴在前臂內側正中,從腕橫紋到肘橫紋成一條直線。

清天河水即從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功效:解表去熱,化痰止咳。

時間:5-15分鐘。

風熱發燒推拿方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於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

推拿的要點是清肺平肝,退六腑,提捏大椎是小兒風熱發燒的要點。

1退六腑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退六腑穴在前臂尺側,從肘橫紋到腕橫紋成一條直線。

退六腑從肘橫紋推向腕橫紋,能清熱、涼血、解毒,主治一切實熱證。

功效:退高燒、降實火、清痰熱。

時間:5-15分鐘 。

2提捏大椎

大椎在後正中在線,第7頸椎椎棘下凹陷中,用提捏法。

功效:發汗退燒。

時間:1-2分鐘(20-30次)。

食積發熱推拿方

食積發熱要運八卦,清脾胃,退六腑,清大腸。

1運八卦

八卦穴分布在以掌心為圓心,掌心到中指橫紋距離的2/3為半徑的圓圈上,運八卦,即手指在推拿穴位劃圈。

功效:消食化積,理氣除脹,用於食積引起的嘔吐、拉肚子﹔咳痰、胸悶、心煩等。

時間:5-10分鐘 。

捏捏小手,發燒趕走,好媽媽必讀

運八卦手法

2清脾胃脾經穴在拇指外側,拇指根到拇指尖;胃經穴在拇指外側,自腕橫紋至拇指根部。清脾胃時,沿拇指外側向拇指尖單方向重複直推。

功效:消食積,清胃熱。

時間:5-10分鐘 。

2清大腸

大腸在食指虎口側,從指根到指尖。反覆從指根推向指尖。

功效:消食通便。

時間:5-10分鐘。

受驚發熱推拿方

屬於受驚發熱的孩子,加重平肝、清肺、下取天河。

1加重平肝因驚嚇或者高熱最易導致肝風內動,所以要加強平肝,即平肝的力度、時間和次數都要加重。

2下取天河清天河水本來是從腕部到肘部,下取天河,是從肘部到腕部,即反過來推。

因下取的清熱力量更強。針對熱極生風,熱清則風自熄。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中醫養生方法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明日精彩繼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中醫 的精彩文章:

反覆尿路感染,一味中藥搞定
針灸治療小兒腦癱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