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迎來新規範!如何防止隱私信息泄露?

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許可權迎來新規範!如何防止隱私信息泄露?

在日常生活中,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必備品了,因為我們能夠通過手機APP進行日常交流、學習、工作等,但不知從何時起,各大平台的大數據就開始分析我們的日常記錄了,出行路線被導航類APP記錄,月度花費被各類支付APP掌握……而作為手機APP的用戶,往往面對著開發者的霸王條款,開隱私許可權可以使用軟體,不開隱私許可權無法使用軟體,開與關讓用戶陷入了妥協。

各類手機APP借大(賣)數(用)據(戶)之名,收集的用戶隱私信息有哪些呢?

讀取本機識別碼:這個許可權幾乎所有APP都愛收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本機識別碼就相當於本機的身份證號,確定了識別碼,就相當於確定了這個用戶。當然,這個功能善意的用法是統計軟體的裝機的唯一性。

開啟通訊錄許可權:這就涉及到讀取、修改、刪除 聯繫人、通話記錄等,比如說網易雲音樂、百度地圖之類的居然會用到這個許可權。他們需要此許可權來幹嘛?其實都是為了營銷,同時為你匹配同平台的手機好友。

還有讀取已安裝列表,喚醒全家桶系列等等,以及各種涉及獲取地理位置信息、讀取手機號、打開攝像頭、使用話筒錄音、打開WiFi開關、打開藍牙開關等等個人隱私的APP應用。

當然,可能像某互聯網大佬所說:「中國人比外國人都更加開放,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他們願意用隱私交換便利性。」但是有些APP卻因監管力度不夠、技(經)術(濟)水(需)平(求)不強等原因,出現了數據泄露,給了一些詐騙團伙以可趁之機。

上月相關部門就公布了百款常用App申請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許可權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安卓系統有26個重點許可權與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密切相關。

而近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其官網發布了《網路安全實踐指南——移動互聯網應用基本業務功能必要信息規範》,《規範》清晰界定了地圖導航、網路約車、即時通訊社交、社區社交、網路支付、新聞資訊、網上購物、短視頻、快遞配送、餐飲外賣、交通票務、婚戀相親、求職招聘、金融借貸、房產交易、汽車交易等16類基本業務功能相關的必要信息範圍。

就目前而言,除了法律方面的不斷完善,企業也應該加強自律,當然作為使用者的用戶也需要加強自我防範意識。

那麼作為個人該如何有效防止隱私信息泄露呢?編者有幾點建議:

積極管理手機隱私許可權,在安裝軟體時就將有些涉及隱私信息但該軟體又不需要的全限關閉。已經安裝的則可以進入設置界面進行關閉許可權的操作。

從正版商城下載應用軟體,正版商城相關軟甲基本都經過人工複核過,至少在安全性方面還是較靠譜點,而很多不經正版商城下載的軟體比較容易越界收集用戶信息。

提高自我隱私安全保護意識,不要輕易授權密碼記錄、指紋驗證等核心隱私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鏡網 的精彩文章:

紅米K20 Pro首發上手 回答你想知道的所有問題
魅族承認定價失策 借618瘋狂降價 真香旗艦歸來

TAG:零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