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著中的文化與美食不僅僅是視覺的美艷舌尖的美味

名著中的文化與美食不僅僅是視覺的美艷舌尖的美味

本文作者黃強

視覺的美觀與舌尖的美味結合起來,大概是宴席上令人滿意的事情,如果加上文化佐餐,就更有意義。吃出了文化,品出了美味,美味、美色、美人、美文,融會貫通。一場這樣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

【圖1,雅集夜宴的布置】

文化史學者、金學家黃強教授,在南京的五季隨園一場雅集夜宴上,聊起了《紅樓夢》與《金瓶梅》名著的雅俗文化。隨園五季·雅集夜宴布置仿馬雲杭州雅集,以青苔鋪就景觀,蘊意青山綠水的意境,生機盎然,意境深邃。

【圖2,黃教授與美女主持人葉帆】

明清時期的兩本名著《金瓶梅》《紅樓夢》不僅善於寫人敘事,對於飲食的描寫與開發也是別出心裁。

《紅樓夢》中的茄鯗、鴿子蛋,《金瓶梅》中的宋惠蓮豬頭、花釀螃蟹、騎馬腸子,都是書中的名菜,被人們津津樂道。

鴿子蛋原本很普通,但是在《紅樓夢》中售價達到一兩銀子一個,換到現在當年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可以在當下購得一頭豬,也就是說一口吃掉的鴿子蛋,等於吃掉了一頭豬。茄子更是普通蔬菜,但是在《紅樓夢》中做成了貴族菜,配以菌菇、雞肉等等,那不是尋常百姓家可以吃的。《金瓶梅》中的菜肴與《紅樓夢》一比,雖然製作也比較精細,但是食用的對象有所區別。宋惠蓮豬頭有名,好吃,但是也只是百姓人家的食物,上不得貴族宴。

【圖3,黃強著《金瓶梅風物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黃強教授的雅俗文化與生活研究,其實就是把雅俗文化放在明清時期的社會大背景之下,進行比較、考量。以此折射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生活。

選擇五季隨園的地點設宴說文化,是考慮隨園是清代文學家袁枚所建,而隨園原本是在《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曹家花園基礎上改造的,與曹家與《紅樓夢》都有關聯。袁枚又是美食家,其所著《隨園食單》更是出名,是飲食與文化結合的典範。袁枚開發了文化餐飲,打造了飲食養生的模式。

【圖4,雅集夜宴與會者合影】

本次雅集夜宴以袁枚隨園菜為主,以春節養生為基調的春生系列——小倉山雙味調。餐前五季水果、翡翠香米糊;冷盤:迎客五品;湯品:庄太守鰒魚(鮑魚)煨鴨;招牌菜:丁香紅曲雪花牛肉;主菜:撈汁菊黃魨(河豚)酥香米飯、王太守八寶豆腐、肉汁咸骨問政筍、蒜味豆瓣紅莧菜;主食:刀魚餛飩、天鵝酥;甜品:百香果假牛乳。

【圖5,隨園菜迎春五品】

隨園菜注重養生,是有故事的;隨園菜也是注重文化的,屬於文人菜。能吃,會吃,喜歡吃,充其量就是吃貨,餐飲饕餮。但是會吃,吃出品位,吃出文化,又能給飲食加入故事的,包括取出貼合的菜名的,是美食家。袁枚是文人,當時的詩壇祭酒,又是研發、製作美食的高手,美食家。

【圖6,隨園菜丁香紅曲雪花牛肉】

王太守八寶豆腐加以香覃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屑、火腿屑,入濃雞汁中,炒滾起鍋。據說八寶豆腐本為宮廷菜,康熙皇帝賜予尚書徐健庵,徐尚書向御膳房取此菜單時,花費了1000兩銀子的小費。王太守的先祖系徐尚書門生,得此菜譜。袁枚與王太守友善,取得此方,載入《隨園食單》,得以流傳下來。

【圖7,隨園菜撈汁菊黃魨(河豚)酥香米飯】

兩部名著雅俗生活的對比,書中美食的比較,隨園菜品的美味品嘗,讓參與者在幽雅的環境中,品味出中國傳統文化,文學名著的藝術魅力,以及飲食描寫傳遞的生活情調。

【圖8,雅集夜宴現場】

讓生活更美,更有情調,品美食談文化,不是只為品嘗美食,而是讓美味在舌尖經過,腦海中閃現文化的意境,讓我們的視覺、味覺、聽覺、嗅覺都享受到美味、美感,回味無窮。

說明:本文系企鵝號黃強教授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授權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研究涉及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金瓶梅風物誌》《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等著作15本。

三本新著《古代服飾與時尚》《古代軍戎服飾》《六朝人的衣櫃》,2019年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服飾史 的精彩文章:

TAG:黃強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