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李佳羽,起點女生網簽約作家,編導,主業為金融投行業,英國朴茨茅斯大學文學學士,香港大學計算機碩士。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18年簽約起點女生網,作品《庶妃翻身:這個王爺不太冷》一經發布,就在網文圈就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在三個月內達60萬閱文點擊,而且收藏和推薦一路飆升。現在《庶妃翻身:這個王爺不太冷》已經被上海電視劇製片公司美感傳媒看中,目前改名為《瑤宮鳳錦》正在備案電視劇項目。美感傳媒有過《崑崙闕之前世今生》的製片經驗,相信不久的將來便能把李佳羽的第一部小說帶到電視銀幕上與觀眾見面。

作為愛吃火鍋的重慶辣妹子,李佳羽的小說文筆極具特色,其作品在極短時間內就突破了四十萬的網路點擊量,為眾多讀者喜愛。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如今,李佳羽的第二部力作《生死契:詭探實錄》正在起點中文網火熱連載,兩部作品分別即將超過100萬閱文點擊。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創作之路始於愛好,盛於才華

橙瓜:很多作家都喜歡使用筆名,您的筆名是真名嗎?這其中有什麼緣由?

李佳羽:李佳羽是筆名,英文名字Cindy.Lee,因為早年想從事寫作和影視工作,請一位深諳周易五行的道教師傅改了一個名字,說我五行缺土,李佳羽比較適合我,而且我覺得這兩個字看起來對稱、工整,就採用了。

橙瓜:學理工科的您,取得了計算機碩士學位,後來是怎樣的機緣巧合接觸到了網路文學並選擇從文呢?

李佳羽:我本科是文學學士,雖然不是中文系,但是選修了比較多的世界文學,西方文學。寫作的愛好,其實從小學就開始了,那個時候與同桌王靳開始合寫武俠小說,一人寫一段,兩個小孩寫得還有模有樣的,上課的時候就偷偷在桌子下邊寫,她現在是重慶電視台的新聞主播,一次在網路上重逢後,她說還記得我們小時候那個藍色的小本本。

到了本科的時候,我開始上西祠衚衕發表小說,南京這個城市有很多大學坐落在這裡,六朝古都,文學氣氛很濃厚,在「南大我的家」BBS這個版塊我做了很久的斑竹(版主),網名叫「葉映雪」,當時與還是學生的張嘉佳,還有其他版主一起管理了很久BBS,就是給寫的好的文章加酷字。

現在張嘉佳已經是很知名的暢銷書作家了,創作了《刀劍笑》《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作品》,最近剛出版了《雲邊有個小賣部》,我直到後來從事影視工作多年後,在深圳的金薔薇電影節,才知道這個作家張嘉佳就是以前大學裡邊一起做版主的那位熟悉的ID。

所以,我也收到一些激勵,認為有熱愛,有筆力,為何不放手一試。說起來很不爭氣,在計算機系讀研的時候,第二天要考試了,頭天晚上我還在寫小說,就是看到一個個人物和故事開始躍然於紙上的時候,心裡忍不住欣喜。

橙瓜:您曾在文學評論作品《半生為夢半生為緣》中,淺析了張愛玲與李碧華的寫作,見解獨到,風格極具特色,您在兩位作家作品中收穫的最大啟發是什麼?

李佳羽:去港大讀書憧憬,源自於一部女導演--香港學院派導演的代表人物--張婉婷的電影《玻璃之城》,另外就是港大文學院的張愛玲,中國文壇算是女性作家裡多產且作品內容深刻的一位,她們的作品在我早期的寫作上是有引導的,包括以感情和個人觸動為出發點,以冷眼看世界的距離感、無歸屬感的主題、色彩的使用。

讓我在小說創作中自然流露出原罪意識,呈現出複雜而豐富的人性,構成了人物悲劇命運的內在合理性。而李碧華則有「我為東道主,不作奴才文章」的啟發,她寫三生三世的愛戀,寫凄艷悲涼的背叛,寫盡痴男怨女、悲歡離合,讓我在作品中也有一些模仿。

橙瓜:知名學者作家姚天文老師曾多次點評您的作品,並曾贊道「以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天才的寫作思路,於纏綿中見刀鋒,於繁華中見蒼涼」,對此您怎麼看?

李佳羽:姚天文老師對於我來說他是鼓勵我去把我的這些稿子寫出來然後發表的一個寫作上的導師。我跟他是在工作上認識的,他幫助了我很多,也幫助了其他很多人的圖書在網路上發行或線下實體出版,他的很多學生,朋友都把他比作《斗破蒼穹》里的葯塵,我覺得很貼切,他在寫作者方面很希望能夠挖掘出更多新的人才,我覺得他就像是很多人在網路文學方面的指導老師。

橙瓜:在您的創作生涯中,姚天文老師充當著怎樣的一個角色?

李佳羽:因為我大二的時候就去英國留學了,畢業後開始從事金融工作,手上存下來的稿子一直沒發表,到了2014年我註冊了影視公司,開始參與影視項目的製作,對於當作家這件事,我原本的計劃是在退休後再開始作家生涯,因為寫作是一件需要靜下來的事情,現在還想在工作中多一些社交,多認識些朋友,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

直到遇見我的網路文學策劃人姚天文老師,姚天文本身是中文系科班出身,他看了我的稿子極力推薦我開始發表小說,認為我自己寫的稿子很有潛力,他說我本身自己是製片人,會導演,有了自己的IP後,可以自己編寫,自己導演,他幫我推薦了最大的網路文學平台閱文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簽約,而且也在積極幫我策劃紙質圖書的發行和推廣,就這樣,「隱忍」多年的熱愛,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兩部小說上架後,以每天八千字要求,最督促著自己,開始迎接作家這個稱謂。

由言情轉換懸疑題材,對影視改編充滿信心

橙瓜:據悉,今年4月您創作的作品《生死契:詭探實錄》正式發布,這是您首次創作的懸疑題材作品嗎?

李佳羽:是的,首次創作懸疑題材。因為我們有門課叫《計算機取證》,裡邊就是講怎麼用計算機破案,我覺得這個新的方向還少有作家寫過,而且作為一個新人作家,推理懸疑類的小說更加容易吸引粉絲,另外這裡還有個小梗,就是我問我一個閨蜜,她也是個作家,出版過《張朝陽管理日記》,以前在芭莎男士當主編,她說她是半本半本的編,外號叫唐半本。

我說我起個什麼筆名,她說藍骨頭(寓意是提醒自己不要像懶骨頭那樣,要每天堅持寫作)紅鑰匙(寓意是紅的要死)。我看這個名字,還特別適合用來寫懸疑小說,於是《藍骨頭》和《紅鑰匙》就有了最初的楔子。後來,我將這些素材,全部都融合進了詭探實錄這部小說裡邊。

橙瓜:您之前的古言題材作品《庶妃翻身:這個王爺不太冷》一經發布就收穫不少關注,成績優異,新作卻選擇創作截然不同的現代懸疑題材作品,是出於什麼原因?

李佳羽:《庶妃翻身》有一點步步驚心的影子,我曾經很喜歡那個畫面,若曦和四爺在一個池塘上泛舟,蓮池泛舟,綠藻成陰,纏綿流轉的對視目光,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的美感。

一直覺得古裝小說中的情緣悲劇,清濃相宜,讓喜歡在想像中自虐的人,可以摧殘至美到痛快欲死。或者有超凡的武功,縱身躍過巍巍的十丈翠微,在冰天雪地里,赤足白裙,輕掠過梅枝,拈花微笑, 涼風拂鬢,夜色里風致嫣然,那樣的優美如詩。所以,我以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創作了《庶妃翻身:這個王爺不太冷》,而這個題材是為拍電視劇做準備的。可以說我寫的書,都是為拍成影視作品而準備的。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橙瓜:從古代言情過渡到現代懸疑,對您來說是個挑戰嗎?創作期間有遇到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嗎?

李佳羽:是一個挑戰,我在寫古代小說時,我會去查很多的資料。當時的一些場景,用的器具,包括人的語言習慣,怎麼樣稱呼,比如我在《庶妃翻身》中寫到一位醫生給女主角喝葯,而在當時是沒有醫生的,只能說太醫,像這樣兩個現代和古代稱呼的交替,在寫作中還是會犯一些這樣錯誤,這樣的場景承接還算是一個蠻大的挑戰。

橙瓜:集盜墓,探險,驚悚,懸疑等素材為一體的《生死契:詭探實錄》必然少不了廣泛的知識基礎支撐,歷史、地理、人文、易經等等,知識面相當廣,這些方面您之前研究的多嗎?創作期間是通過哪些方式來收集素材的呢?

李佳羽:我在寫這本書之前,做了很多準備。做過一些研究,也買了一些專業的書來研讀,比如《法醫毒理學》、《刑事科學技術》這些都是公安大學、和中國最好的刑警學院,叫瀋陽刑警學院的教材,還有公安大學的王大偉老師寫的《骷髏說話》,還看了大力金剛掌寫的《茅山後裔》,天下霸唱的《鬼吹燈》,這些專業的教材和前輩的作品對我的創作有很大幫助,但我沒有用到他們設計的情節。還去了一趟句容市的茅山,學習了很多道教方面的知識,買了一些道教方面的書籍用於深入研讀,這些基礎知識和材料都有所準備。

橙瓜:您的新作中還融入了真實的計算機取證知識和攻擊技術,非常新穎特別,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特殊融合呢?

李佳羽:因為我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而且我們本身就有計算機取證這門課,我的碩士論文寫的是攻擊與防護,這個是計算機安全這一方向的,我覺得在很多的偵探作品,包括像現在大火的很多影視作品,它對黑客的描述都比較簡單,好像動一動手指,寫一寫代碼什麼資料都能取到,真實的計算機技術它不是這樣的。

我是科班出身,所以我想說把我學到的這些真實的技術、細節融入到小說,加以藝術的轉化,這樣會不會比那些虛構的,隨便寫出來的臆想中的黑客要更加深刻,所以我做出了這樣的一個融合。

橙瓜:我們知道您是港大計算機碩士,那這個頭銜這對您的創作有起到什麼助益嗎?

李佳羽:計算機的學習,大部分時間是寫程序,與文學創作的想像力發揮是截然不同的,我覺得對我寫作方面的助益不大,反而是因為一門取證課的學習,形成了一本推理題材的小說,但是一味我可能不會再寫這種題材,到晚上的時候,自己寫完就害怕得睡不著。我認為本身職業是什麼都不影響一個作家的作品風格,我不是一個固定寫作風格的作家,我喜歡變化的嘗試新的文筆風格,下一本在計劃中的題材是金融風月類,我還計劃寫一本中國版本的《阿信》,寫一個女孩從7歲到60歲的坎坷和奮鬥過程。

雙重身份下的創作與生活

橙瓜:您不僅是知名作家,同時在文學領域您也進行劇本創作,從作家到編劇,不同的身份之下,有什麼樣不同的感受呢?

李佳羽:小說和劇本的寫法不一樣,劇本是幫助導演完成鏡頭,幫助演員完成表演和台詞,而小說更多是藝術,它需要大量的文學描寫和形容詞,加上人物的內心獨白,引導讀者進入故事,起到啟發思想,沁潤心靈的引導。

橙瓜:是什麼樣的緣由讓您跨界編劇這一行呢?

李佳羽:我覺得編劇和寫作者都可以叫作家吧,只不過編劇寫的是用於拍攝的劇本,個人覺得本身也不是太跨行。而我本身還會去做導演,編劇和導演其實是一體的。

橙瓜:擁有作家、編劇的雙重身份後,您的工作重心是否有變化?

李佳羽:我目前的編劇的工作可能會多一些,在之前我是一直寫作,每天8000字的更新,存稿8000字,每天定量這樣子,但是現在開始了編劇的工作,在一個一個的劇本之後,委託我來開發的劇本的工作越來越多,所以我之後的工作可能會更多的在編劇這邊,但是我在小說創作這方面也會一直堅持,不會停下來,至少先完成以上提及的四本。

橙瓜:關於小說創作和劇本創作,您一般如何平衡這兩者?

李佳羽:目前我小說計劃多一些,大部分時間在寫小時候,腦海里有很多題材都想寫。而劇本會根據需要,比如這次與導演朋友聯合創辦的大夢互娛在成都拍完了《別住憋笑》之後,在當地留下了比較好的口碑,繼而又接到拍攝體現成都風貌和發展的題材需求,那麼我就根據題材的需求,現寫,劇本《芙蓉花開》正在創作中。或者有劇本採購方需要特定題材時來與我溝通,我會接一些這樣的委託創作的工作。

橙瓜:IP市場從近幾年的火爆到如今熱度有所下降,站在作家和編劇的雙重角度,您對現在IP改編形勢有什麼看法和期待呢?

李佳羽:我覺得現在的IP改變比較混亂吧,首先授權就是。比如一個題材火了之後,很多的模仿改編都會出來,從最早的穿越,然後到宮斗,到現在的科幻,總是有一個題材火爆之後,很多的跟襲者就會出來。

同時我覺得在IP改編時,如果它有一個好的原著作品,咱們最好能保持它的原著的風貌,如果改動太大就可能會對之前的核心內容有很大的差異或大的分歧,這是很可惜的。

橙瓜:您認為作家在創作作品甚至是對作品進行IP改編時,應該如何踐行核心價值觀?又應如何平衡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係呢?

李佳羽:我覺得像剛才說的一個文學作品首先要有正能量的指引,有沁潤人心的作用。一部好的作品首先要讓人看過之後能夠記住它,並不是膚淺的看過笑過之後沒有什麼核心思想留下,這是一個好的IP它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我覺得一部作品它在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之後,自然就會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橙瓜:您的新作《生死契:詭探實錄》極具改編為影視劇的潛力,未來有這方面的規劃嗎?如果有,您會選擇親自操刀作品改編嗎?

李佳羽:有的,會有這樣的規劃,其實這本小說我打算在50萬字就把它結束掉,之後就會開始進行劇本改編,希望它會有像《白夜追兇》那樣的精彩呈現吧。

橙瓜專訪|新晉女頻作家李佳羽:作家、編導雙重身份的創作人生

橙瓜:最後,請跟一直喜歡您、支持您的讀者朋友們說點什麼吧!

李佳羽:我很感謝大家能夠關注我的作品,現在我每天的時間比較緊張,更新裡面可能會有一些錯別字或銜接的地方的瑕疵,之後我會通篇對它進行修改,很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之後我會加大我的創作力度,給大家帶來更好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瓜網文 的精彩文章:

橙瓜講堂十二期火熱開講,靜夜寄思解讀當下寫作應如何堅守正能量

TAG:橙瓜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