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伊博弈升級之時,德國一個重要人物悄然抵達伊朗,背負重要使命

美伊博弈升級之時,德國一個重要人物悄然抵達伊朗,背負重要使命

去年5月,特朗普政府公然撕毀了奧巴馬政府一手促成的伊核協議,讓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再次陷入了低谷。與此同時,美國針對伊朗一輪一輪的制裁,也讓雙方在各方面的博弈愈發加劇。儘管雙方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在雙方領導層的剋制下幾乎為零。

但是博弈也絲毫沒有減弱,美國有針對伊朗的手段,但是伊朗同樣也不缺反擊的手段。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衝突起點的伊核協議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伊朗如果動伊核協議,其他國家就坐不住了。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德國外交部長馬斯抵達了伊朗首都德黑蘭,與伊朗總統魯哈尼舉行會談,而德國外交部長在這個時候抵達伊朗的目的,自然就是為了挽救如今隨時可能崩潰的伊核協議。在此之前,儘管美國表示願意與伊朗談判,但是需要增加伊核協議之外的制裁。但是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直接對此表示了拒絕,甚至威脅將退出伊核協議,情況一度陷入僵局。

德國外交部長的親臨,實際上並不代表德國一個國家的意思,甚至可以說是歐盟國家的意思。一小部分原因是,挽回伊核協議,是希望歐洲國家在伊朗的利益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更大程度上,是這些歐洲國家並不希望伊朗能夠生產核武器,因為伊朗如果存在核武器,不僅會影響到地區的戰略核平衡,甚至可能導致中東的災難。

德國對於伊朗的挽回,明顯是處於歐盟方面的利益。但是退出伊核協議,對於伊朗而言同樣是一個反擊的機會。所謂不破不立,破而後立,如今美國拿伊核協議以外的要求來迫使伊朗屈服,但是伊朗連伊核協議都不接受了,美國為了不讓伊朗發展和力量,肯定只能退求其次,再次達成伊核協議。最後繞來繞去,大家都白轉了一圈,誰都沒撈著好處。

德國外交部長帶著重要使命抵達伊朗,儘管是歐盟方面對伊朗的壓力,但是如果美伊關係進一步惡化,歐盟的話肯定也不管用。當初伊朗承認伊核協議,是希望用核發展換經濟發展。但是伊朗現在的經濟情況,其實也已經是破罐子破摔了,談何經濟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有理由想到繼續留在伊核協議的理由。也許只有這樣繞一圈,才能夠讓美國長記性,以後不會再做出這種違背承諾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軍事熱評 的精彩文章:

三萬枚火箭對準以色列,伊朗頭號盟友應邀出手,白宮出面調停失敗
阿薩德愛將身先士卒,敘老虎師攻克叛軍門戶,無視白宮停火警告

TAG:全球軍事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