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袁詠儀自曝曾戀上有婦之夫:在伴侶面前如何做真實的自己?

袁詠儀自曝曾戀上有婦之夫:在伴侶面前如何做真實的自己?

文|諮詢師·向明

大家好,我是諮詢師向明,很開心能在文字里與你相遇。

前段時間,袁詠儀張智霖夫婦做客《魯豫有約》。在節目中,雙方回顧各自的種種回憶,袁詠儀大方提及自己當年和一個有婦之夫的感情糾葛,說得直白點,其實就是成了人們口裡常說的「第三者」。

佩服之餘,很多女生也會困惑:為什麼她可以這麼大膽直接的說出自己曾經這麼「醜陋」的事情呢?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愛人能接受我們真實的樣子,但真實是什麼?

又要如何在愛人面前呈現真實的樣子?

小念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在眾多追求者中選擇了條件最差的大羊遠嫁。當初大羊給小念很多承諾,其中包括「馬桶都歸我刷」。但隨著時間慢慢推移,現實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大羊除了工作就是遊戲。

看著大羊趴在床上玩遊戲,小念惡狠狠的說:「你到底刷不刷?」

「我明天刷。」大羊有些無奈,工作一天了,只想有點自己的時間,做點想做的事情,從大羊上揚的嘴角可以看出遊戲使他快樂。

「不行,你必須今天刷。」小念再一次強勢逼近,大羊已經答應2天了,結果現在還沒做,小念真的有些生氣了。

大羊不太友善地看了她一眼,回頭繼續玩遊戲。小念看著大羊,呼吸變得有些急促,面露凶光,房間的空氣一下子變得很安靜。

只見小念把手伸向大羊的大腿,「啊」的一聲尖叫,大羊看著大腿的肉擰成一團,揚起的手停在空中,臉色鐵青,眼神直勾勾的瞪著小念,嘴角有些抽搐,看著小念的臉,有些猶豫要不要一掌拍下去。

片刻後,大羊一言不發摔門而出。

小念委屈的跟我哭訴:

「向老師,我這麼真實的表達了自己,為什麼他會這樣?我跟他說過,我很看重承諾。從小我爸媽就很忙,每次答應帶我去公園,最後都沒去,總是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失望,就覺得特別委屈,覺得父母不愛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重要。但是他曾經讓我覺得我很重要,讓我感覺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所以我特別看重他的承諾,但是現在他變了。」

「那為什麼你不直接告訴他,你小時候的事情,而是直接命令他呢?」我問小念。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意願得以實現,希望別人能滿足我們的願望,我們會把真實的願望表達出來,就像小念想要對方履行承諾一樣。

但我們幾乎不會把願望背後的信息真實地表達出來,以至於別人在為我們付出的時候,都是出於對命令的服從,而並非是因為愛人需要我的照顧。

為什麼我們不會輕易把深層的想法表現出來?

01

認知扭曲

現在很多人開始養寵物,並且給寵物教很多技能,比如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雙腳站立、坐下、握手等,網路上有非常多的教程,究其本質就是獎勵和懲罰形成的慣性結果。做對了,給獎勵;做錯了,懲罰。

比如想讓狗狗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每次拉錯地方了,揪它皮,讓它痛,它就會聯繫到是因為在這裡大小便導致的。下午做對了,給它個大拇指,告訴它做得很棒!

時間長了,它就知道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了。

人也一樣被馴化。我的一個朋友給我講了個小時候的故事,當時他特別想要一個玩具,在玩具旁不肯走,想讓媽媽買玩具給他,媽媽不同意,他就在地上打滾,結果我朋友被媽媽打了一頓。

放暑假時,他高興的跑回家,拿著通知書到處炫耀。媽媽看了通知書,一下子眉開眼笑:「呀,雙百分,走,給你玩玩具去。」

經歷這些事情後,我朋友就學會了一個社會法則,我不能要東西,否則會被打,只有考好試,大家才會喜歡我。這就是他對這個社會的認知。

我們會無意識的去強化這個法則的正確性,慢慢的內化成潛意識,並按照此法則做事,但我們都忘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我的來訪者給我講了個故事: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旅遊,我陪她逛了很多地方,她買了很多東西,走了有1萬多步,到最後我感覺自己就像駱駝,一腳能踩一個坑,實在太累了。在回酒店的路上我有些低血糖反應,想在路邊買東西吃,但是我沒說,直到晚上8點多才吃飯。

聽完這個故事,我問她:「為什麼不直接和她說你餓了,想在路邊買點東西呢?」

她告訴我:「我不知道,我從來沒有這麼做過。我要是說了,她會同意停下來嗎?其實我也不知道。但從這件事情之後,我就和這個朋友漸漸的淡了,我不願意和她再一起玩。」

因為字數限制,我就不做詳細分享了。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很多時候,想要維護一段關係,我們就必須要從這段關係里獲得供給,而不是偽裝自己。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你合理的需求和弱點,那你沒必要和她交往。

而你要做的,就是分析和確定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如果對方趕著去救命,你非要停下來吃飯,這顯然不合理。如果是合理的需求,你就應該多為你的需求說話。

02

勇敢面對內心的陰暗面

還有一種人,通常是非常在乎別人看法的人,這種人希望自己很完美,沒有明顯缺點,一旦有了就會想辦法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知道。

這種人很敏感,也很容易過激,因為她需要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挖掘、不被侵犯,一旦她判斷有被暴露的風險,就會攻擊別人,擊退別人。

比如:有些女生覺得第一次一定要留在新婚夜,在戀愛中就十分害怕自己不是處女的事實被發現,想盡辦法把這段歷史抹去,結果謊言一個比一個大,越來越累,越來越糟糕。

每個人生活中還有更多自己覺得不光彩的事情沒有被公開。可是,這些事情真的那麼嚴重嗎?

又比如袁詠儀,曾經感情路上受的挫也是她的過去,是屬於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是她在青春時期犯下的錯,也是在青春時期對美好愛情期盼的表現,只不過她涉世未深,被騙了而已。

對於類似的經歷,也許絕大部分人會把這些經歷隱藏起來,因為她們會覺得別人不能接受不能原諒,所以逼著自己戴上獨特的面具,讓自己疲憊不堪。可是張智霖並沒有放棄她,而是說「是我沒有早點出現,沒有保護好她」。

如何做真實的自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接受自己的過去,我寧願現在失去所有也要換來今後內心的安寧。事實上,你什麼也不會失去。這,只是心魔而已。

03

基於事實,認準「對方」

在社會這個大染缸里,我們的權益很多時候會和別人的權益發生碰撞、摩擦,有人建立關係的模式是割讓自己的利益,有的是真誠的溝通。

如果不想自己受委屈,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真誠的溝通模式,這有一個前提:基於事實。

5月20號對於情侶來講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這一天清晨,小米和老公約好中午一起去逛街看電影吃飯,結果小米等到下午老公才出現,生了一肚子怨氣,逛街途中老公說:「姐姐讓我回去幫忙看一下外甥,她要出去和姐夫約會。」小米因此大鬧一番,並埋怨姐姐不懂規矩,引來全家人對小米一頓抱怨。

在感情中難免出現各種各樣奇葩的事情會讓自己不開心,真實表達自己情緒爭取自己利益並沒有任何問題,我也很支持,但是在爭取利益前一定要明白最基本的原則:原始矛盾是雙方的,不要擴大,否則你的真實表達會變成無理取鬧。

小米就是個例子。姐姐發出了需求,老公選擇放棄小米的利益來滿足姐姐,問題在於老公放棄了小米,而不是姐姐有需求。

所以當小米指責姐姐時,小米就變成了離間家人關係的惡人。但如果小米埋怨老公在520這天不陪自己,而成全有同樣需求的姐姐,這就是老公的不對。這樣小米的脾氣才能理直氣壯。

每個人都想做真實的自己,內心又因為種種問題,沒有辦法接納自己的一些行為。也許是因為追求完美,也許是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也許是擔心自己的表達別人承受不起。

每個人都有權力守護自己,也必須承受對別人的冒犯所帶來的壓力。我們接納自己,幫助別人認清TA的無理,適當原諒TA的過錯。這,就是最真實的相遇。

我是向明,成長的路上我和你一起!

作者|向明 筆名:品翰。廣東省婚姻家庭諮詢專委會成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愛 的精彩文章:

那個傷害我的人,我決不感謝你
清醒點,姑娘,好好看看他說的話,這是能和你過一輩子的男人嗎?

TAG:冷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