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7.唐太宗問玄奘法師:佛所說的經典,哪一部是最大的?華嚴經疏序淺釋

17.唐太宗問玄奘法師:佛所說的經典,哪一部是最大的?華嚴經疏序淺釋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序淺釋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三藩市佛教講堂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C2.雙釋二目(分二)

D1.解經題 D2.釋品目

今D1

【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廣則稱體而周;佛謂覺斯玄妙;華喻功德萬行;嚴謂飾法成人;經乃注無竭之湧泉,貫玄凝之妙義,攝無邊之海會,作終古之常規。】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其中有六對,在每一個字又可以分出十種的意思來;每一個意思裡邊,又包含著無量無邊的道理。

什麼叫六對呢?

第一對:單單一個「經」字,這屬於教;「大方廣佛華嚴」這六個字,就屬於義。義,就是意思、義理。所以這叫「教義一對」,這個教和這個意思、義理,是一對的。

第二對:「嚴」字是屬於總;其餘「大方廣佛華」這五個就屬於別,這叫「總別一對」。總,是總起來;別,是特別的。

第三對:「華」是能嚴,「大方廣佛」是所嚴、所莊嚴。這華它能莊嚴「大方廣佛」。所以「華」字就是能,「大方廣佛」四個字就是所,這叫「能所一對」。

第四對:「佛」是能嚴能成的人;上面「大方廣」三個字,這是所嚴的法。這叫「人法一對」,人和法,這又合成一對。

第五對:「廣」是個用;上面「大方」這兩個字,是個體,這叫「體用一對」。體,是本體;用,就是它的作用、功用。

第六對:「方」字屬於相;這個「大」字呢?就屬於性,這叫「性相一對」。

那麼合成這六對。若詳細講起來,「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這個意思很多很多的,比《法華經》的道理還深、還妙。

大以曠兼無際:什麼叫大呢?大,就是曠兼無際。曠,是曠大;曠大又兼著沒有邊際,所以叫做大。

方以正法自持:方,是個方法;這個方法有正法,有不正的法。這是以正法自己修持──以正當的方法來修行自己,也就是以正當的規則來規持自己。

廣則稱體而周:什麼叫稱體呢?稱體,就是這個體有多大,這部經的道理,也就有多廣大。也不多也不少,也不大也不小,恰到好處,就是正好,這就叫稱體而周。

佛謂覺斯玄妙:覺什麼玄妙呢?就覺悟了《華嚴經》這種玄妙的道理。

華喻功德萬行:這華是比方什麼呢?是比方這個功德。比喻萬行的功德都圓滿了,好像開花似的。

嚴謂飾法成人:嚴,是莊嚴、嚴飾。嚴飾什麼呢?嚴飾佛的十身,所以叫飾法成人。

經乃注無竭之湧泉:經,就好像從地里湧出來的泉水,沒有竭盡的時候,接接連連不斷。

貫玄凝之妙義:貫,是貫穿;玄凝,是玄妙而堅固;妙義,就是不可思議的這種道理。也就是「經」能貫穿玄妙,而堅固這種不可思議的道理。

攝無邊之海會:攝,就好像吸鐵石吸鐵似的。這部經能攝無邊的海會,好像大海那麼多的人來。

作終古之常規:用「經」來作終古──就是古今──的一種規矩。

D2.釋品目

【佛及諸王,並稱世主;法門依正,俱曰妙嚴。分義類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稱第一。】

佛及諸王,並稱世主:佛和世間上的轉輪聖王,所謂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這一切的轉輪聖王都稱世主。佛呢?是法主。因為這些個王既然稱為世主,而佛又可以說是世出世之主,所以又可以稱世主。

世主是主於世間,這個世間,有正覺世間,有器世間,又有眾生世間,這叫三世間。這三世間的主,佛是正覺世間的主;一切諸王是這個器世間的主;天王、龍王、夜叉王,這是眾生世間的主。

法門依正,俱曰妙嚴:法門,是佛法之門。依,是依報;正,是正報。這依正二報,都叫妙嚴,用這個微妙的華來莊嚴。

什麼叫依報呢?就是所有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這是我們所依靠的,我們住在這個地方,這叫依報。那麼人,一切眾生,這叫正報。這依正二報,境界都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說「俱曰妙嚴」。

分義類以彰品名:分義類,是分開這個義理、這個品類;而以彰品名,彰就是彰明,彰明這個品的名目。

冠群篇而稱第一:冠群篇,這一品是在一切的品之前,一切的篇幅之前,所以叫冠;冠,就是在這前邊。好像我們人戴的帽子就叫冠。因為這一品在一切品之前,就好像戴著帽子似的,所以叫「冠群篇而稱第一」,稱為第一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又可以用七種的大,來形容這部經的名字:

大,這表示體大。

方,這表示相大。

廣,這表示用大。

佛,這表示果大。

華,這表示因大。

嚴,這表示智大。

經,這表示教大。

大體、大相、大用、大果、大因、大智、大教,這七個字,表示這個七大。要是往詳細講,就是這一部經的名字,盡未來際也講不完,不要說五年,就是五十年也講不完;不過不能那麼樣講,現在只是簡簡單單地講。所以這部經的名字,怎樣講怎樣合法,怎樣講怎樣有道理;橫著講也有道理,豎著講又有道理,所謂橫說、豎說、塵說、剎說,怎麼樣說,都有無窮無盡的道理。所以這一部經,真是無有定法的。

C3.雙結二目

【斯經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

斯經有三十九品:這一部《華嚴經》的品數有三十九品;本來有四十五品,但是有六品沒有翻譯。雖然有六品沒有翻譯過來,因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都是具足的,所以也可以說是完全的一部經。斯經,就是這一部經。這一部《華嚴經》,有三十九品,合起來有八十卷,加上〈普賢行願品〉,就是八十一卷。

此品建初:此品,是指〈世主妙嚴品〉。此品建初,就是它是在前邊,是最初的開始。

故云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故云,所以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第一」,這「大方廣佛華嚴經」和「世主妙嚴品」,在前邊已經講過了。

在佛所說的一代時教裡邊,《華嚴經》是最大的。以前在唐朝貞觀年間,唐太宗問玄奘法師說:「佛所說的經典,哪一部是最大的?」因為唐太宗想要念經,但是他想要念一部大經,不願意念小經,所以問玄奘法師。玄奘法師就對他說:「《華嚴經》是最大的。」那時候的《華嚴經》是晉譯本六十卷,以後實叉難陀法師翻譯的,加上二十卷,總共八十卷。

唐太宗說:「你說《華嚴經》最大,《大般若經》有六百卷,《華嚴經》僅僅只有六十卷,怎麼說它是最大的呢?」玄奘法師回答說:「《華嚴經》一門能開無量門,重重無盡,這個法是不可思議的。至於《大般若經》只是《華嚴經》其中的一門。」所以當時唐太宗,他就專門念這部《華嚴經》。

《華嚴經》這種境界,是你想也想不到的,思也思不到的。在以前,北齊的時候,那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到五台山去,焚身供養文殊師利菩薩。當時有一位和他同去的太監,叫劉謙之。他看見這個皇子這樣地發心,把自己燒了,來供養文殊師利菩薩,他就向皇帝請求出家,皇帝就許可他出家。他出家之後,專門讀誦《華嚴經》,因為他特別地誠懇,晝夜精進,求一種的感應。又經過一個時期的修行,他就有鬍鬚生出來。本來太監沒有鬍子的,但在修行中,他的鬍子長出來,具丈夫相了──本來太監不會有丈夫相的,沒有男人的鬍鬚,但他修到把鬍鬚也長出來了──現在具丈夫相了,從此他就開了悟了。開悟以後,他就寫《華嚴論》;《華嚴論》寫完了,他就無疾而終。

還有一位李長者,他也是專修《華嚴經》,讀誦《華嚴經》。以後他想要找個好地方修行,在路上走路,就遇到一隻老虎。這隻老虎對他現出很友善的樣子;虎本來是傷人的,但它見到李長者,就好像對老朋友一樣友善。李長者就對這隻老虎說:「我現在想找個地方修行用功,你可以幫我找一個地方嗎?」老虎就向他點一點頭,於是他將行李、衣單,連所有這一些東西物件,就放在這隻老虎的背上,讓老虎馱著走。走了有三十多里路,遇到一個山洞,老虎在這山洞外邊就停止不走了。李長者一看,這個山洞很不錯的,於是乎就在這個地方修行。但是這個地方沒有水,就在這天晚間,颳了很大的風,就把一棵很老的松樹,連根給拔出來;拔出以後,在原來扎樹根的那個地方,就有水湧出了。在這兒修行的時候,他就飲用這水,也寫了一部《華嚴論》。

這種的境界有很多,都是證明這《華嚴經》是不可思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5.什麼叫「大方廣佛華嚴」?什麼叫「經」?華嚴經疏序淺釋
47.什麼叫頓漸呢?法本來沒有頓漸,是因人而有名六祖壇經淺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