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亞洲此國明明發展條件最好,為何至今仍窮困潦倒?主要原因有三點

亞洲此國明明發展條件最好,為何至今仍窮困潦倒?主要原因有三點

放眼全球,一個國家若是擁有良好基礎和自然條件,比起其他國家要更容易發展起來,比如美國,就憑藉土地廣袤、物產豐饒的優越條件,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不過事無絕對,世界上有一些國家,雖然坐擁優良基礎,但是卻沒能好好利用,甚至發展得一塌糊塗,不僅沒有強大起來,反而窮困潦倒,比如位於東南亞的菲律賓共和國。

為何要說菲律賓是亞洲地區發展條件最好的國家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因素。第一,菲律賓擁有良好的貿易區位。菲律賓位於西太平洋,由眾多群島組成,鄰近人口眾多的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加之位於東西方貿易航線關鍵節點上,具有非常優越的貿易條件,從「大航海時代」開始,這裡的貿易一直都很繁榮。第二,菲律賓擁有豐富資源。自然資源方面,由於菲律賓位於板塊交界處,雖然地質活動頻繁,但也蘊含有豐富石油、銅、金、銀、鐵、鉻、鎳等礦產資源;其次,菲律賓總人口超過1億,人力資源豐富。

第三,菲律賓擁有較為良好的工業基礎。菲律賓近代長期被西方列強殖民,成為美國殖民地後,美國對菲律賓進行了一系列近現代化改造,給菲律賓打下了工業發展基礎。獨立建國之初,菲律賓曾一度是亞洲地區工業基礎條件最好的國家,人均GDP更是我國的七倍之多,比日本還要富裕,即使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也仍舊如此。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菲律賓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早晚會和有著相似條件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國一樣,成為富裕的發達國家。然而半個多世紀過去,菲律賓不但沒有變成發達國家,反而發展滯後,經濟愈發蕭條,百姓窮困潦倒。很多人對此表示不太理解,子淵覺得這其中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制度不符合國情。近代美國殖民勢力在落後的菲律賓建立起美國式民主和市場制度,菲律賓經濟看上去是自由發展,各種制度也比較先進完善。然而在事實上,這些制度並不是很符合菲律賓落後的國情。就這樣,市場配置過度、政府缺乏干預,導致經濟長期陷入混亂,發展於是停滯不前,再加上資源又向少數人群集中,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矛盾也日益尖銳。

第二,內部政局混亂。二戰結束後,菲律賓國內貪腐滋生,內戰和政變頻繁,局勢長期以來得不到穩定,經濟自然無法發展。比如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就釀成了嚴重內亂,逃亡時甚至還帶走國家一半財產,被稱為史上最貪腐總統,他對國家經濟的影響顯然是巨大的。此外,內部混亂還體現在主島棉蘭老島的獨立趨勢日益明顯、黨政派系鬥爭嚴重,民眾對此可謂苦不堪言。

第三,國內民族矛盾尖銳。菲律賓民族眾多,以馬來人、他加祿人為主,也有少量華人生活在此,使用七十多種語言。這些居民信仰及風俗差異嚴重,加上原住民與其他外來移民大多追求安逸享樂,十分懶散,經濟狀況不是太好,所以對勤勞致富的華人群體非常仇視,因此時常爆發糾紛衝突。退一步講,大多數國民都好逸惡勞的話,國家肯定是無法良好發展的。在這三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菲律賓國力也就日漸衰退,最終淪落至此。

參考文獻:

《列國志:菲律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飽受詬病的「花園口決堤」,令數百萬人受災,始作俑者卻是德國人
不自由的「剛果自由邦」:利奧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機事業巔峰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