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別再撕「甜粽」還是「咸粽」了,你知道古人都用什麼包粽子嗎?

別再撕「甜粽」還是「咸粽」了,你知道古人都用什麼包粽子嗎?

在剛過去的端午佳節里,大家都吃粽子了嗎?是甜粽還是咸粽呢?

其實,「粽子」一名是俗稱,它本來的名字叫做粽籺[hé],是籺的一種,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

這做法看起來雖然簡單,不過由於皮與餡料這二者的簡單組合,2的N次方下使得粽葉與粽餡的組合產生了無數的可能,這種熱鬧遠遠超過了只有一重變化的湯圓和豆腐腦。

不過大家可別小看了這一方小小的粽葉,它與粽餡一樣傳達的是濃濃的鄉情。作客他鄉的遊子只消看上一眼,聞上一聞粽葉,就能知曉這是不是一隻合格的家鄉粽!

對於粽葉,可能有些人認為就是一種葉子,這種葉子就叫做粽葉,這是不對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把用來包粽子的葉子統稱為粽葉,但粽葉並非只有一種。一般來說,包粽子時用的粽葉最多的是蘆葦葉、箬葉。南方一般以箬葉為主,北方則以蘆葦葉為主。

箬葉

箬葉在南方棕葉界處於扛把子地位,在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以南廣大區域非常常見。

箬葉為禾本科植物箬竹和闊葉箬竹的葉。箬竹分布於浙江西天目山、衢縣、湖南零陵陽明山等地。闊葉箬竹分布於華東及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箬葉屬百合科、蜘蛛抱蛋屬,別名蜘蛛抱蛋,箬葉的地下部具有粗狀根莖,根系發達,生命力強,是一種很好的水土保護植被。

箬葉葉柄直接從地下莖上長出,箬葉一柄一葉,箬葉帶有挺直修長葉柄的片片綠葉拔地而起,故名一葉蘭。因箬葉果實極似蜘蛛卵,又名蜘蛛抱蛋。箬葉終年常綠,葉形優美,生長健壯,是理想的室內綠化植物。

箬葉還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小便不利,喉痹,癰腫。此外,箬葉的實用性還很強,可以用作斗笠、船篷襯墊等,還可用來加工製造箬竹酒、飼料、造紙及提取多糖等。

《望江南》中「箬笠但聞冰散響,蓑衣時振玉花空」以及《沁園春》中「蓑衣解開,箬笠放下,醉唱昇平月滿篷」寫的就是箬葉除粽葉之外的用途。

蘆葦葉

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蘆葦屬植物。它的適應性很廣,因此無論南北,只要有河漫灘、沼澤等濕地,就會有蘆葦的生長,而後形成大片的蘆葦盪。所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蘆葦,成為了水色景觀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余亞飛詩稱:「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樸無華野趣濃」,說的也是蘆葦莖稈直立,植株高大,迎風搖曳,野趣橫生的樣子。

蘆葦在我國分布也很廣泛,其中以湖南的洞庭湖,東北的遼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和錫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騰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額敏河谷,華北平原的白洋淀葦區,是大面積蘆葦集中的分布地區。

而蘆葦葉就是蘆葦的葉子,比箬葉要小一些。但與箬葉一樣,蘆葦葉也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

蘆葦有止血解毒,治鼻衄、血崩,上吐下瀉。蘆葦既是菜肴中佳晶,又能治 熱血口渴、淋病。《本草綱目》記載它能「解諸肉毒」。蘆莖、蘆根更是中醫治療溫病的要葯,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古代十四種藥物書籍上都有詳盡記載。

現代藥理證實,蘆葦葉、花、莖、根都含有豐富的藥理成分—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兩種糖醛酸以及多量維生素等十多種,因而受到醫、藥學界的重視。

除了藥用價值外,蘆葦全身也都是寶。蘆葦桿含有纖維素,可以用來造紙和人造纖維。中國從古代就用蘆葦編製「葦席」鋪炕、蓋房或搭建臨時建築。古代各國都有用蘆葦的空莖製造的樂器——蘆笛,蘆葦莖內的薄膜做笛子的笛膜使用。蘆葦穗可以作掃帚,花絮可以充填枕頭……

其實,除了箬葉和蘆葦葉這兩種常見的粽葉外,粽巴葉、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和荷葉……都可以用作粽葉,取材根據當地習俗而不同。

端午節吃粽子已成為一項傳統習俗,這項擁有2500年的傳統在當下依舊曆久彌新。同時這項傳統也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古代人包粽子用的粽葉跟我們現代所用的是一樣的嗎?

我們都知道,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普遍贊同的一種觀點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抱石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

用粽子紀念屈原的故事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一書中:「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簡貯米,投水以祭之。」,說的就是屈原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百姓為了讓魚兒不食屈原屍身,將米放入竹筒,投入江中以祭屈原。

根據這個說法,當時人們投入江里以祭屈原的是筒粽:也就是包粽子用的是竹筒,而不是我們現在用的粽葉。

而關於「端午」的最早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其中對粽有注釋:「俗,先以二節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煑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黏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隂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也。」

這段話大概說的是:根據陰陽之說的解釋,仲夏季節陰陽達到均勻調和的狀態,而農曆五月五日/夏至的時候,人們有用菰葉包裹黍米,再用灰汁將其煮至熟爛食用的習俗,這樣做法的食品叫做「粽」或者「角黍」。

其中的「菰葉裹黍米」中的菰葉就是茭白葉。菰為禾本科、屬多年生淺水草本,其形如蒲葦。

直到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因此在外形上也便初具現代粽子的影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16期:「水氫發動機」火了!汽車加水就能跑?
沒開玩笑!美國國防部正在研發用大腦控制的武器!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