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一年一度的裹著棉被開空調納涼項目應該已經開始了。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空調 15 度一時爽,長期使用空調排出的化學物質卻會對地球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早期空調大多採用氟里昂作為冷媒,這種含有氯元素的化學物可以直接破壞地球上空 15 到 25 公里的臭氧層,進而使更多的太陽光紫外線照射到地球上。雖然目前空調中已經減少使用甚至完全不使用氟元素了,但其分解物質仍會加劇溫室效應。環境保護的問題近年來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展覽也在通過裝置、影像等方式給我們以警示。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英國建築師發出環保宣言承諾設計零碳建築在英國,17 個建築工作室共同組成 Architects Declare 小組,包括獲得斯特林獎的建築公司 Zaha Hadid Architects、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和 Foster + Partners 在內,共同呼籲並採取集體行動,以應對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的緊急危機。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其中,Foster + Partners 首個簽署了由世界綠色建築理事會 (WGBC) 於 2018 年 9 月在全球氣候行動峰會上提出的《零碳建築凈承諾》(Net Zero Carbon Buildings Commitment),這也意味著直到 2030 年,該事務所使用的所有建築都將實現碳中和。並且,到 2050 年,簽署該協議的其他建築公司,現有的建築也將實現零碳排放。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諾曼·福斯特領導的工作室與包括紐約、倫敦和東京在內的 23 個城市簽署了該承諾,旨在減少建築環境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採用傳統技術調節房屋溫度降低空調使用率在沖繩,Ryuichi Ashizawa 建築事務所建造了一個用傳統技術調節溫度的房屋。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該建築以沖繩本地建築特色——「尊重自然環境,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特色。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抗議時裝業一次性本質將抗議氣候變化搬上 T 台在薇薇恩·韋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舉辦的「洛基人」 (Homo Loquax) 時裝秀上,模特們穿著印有斥責政客口號的衣服,抗議倫敦時裝周 (London Fashion Week) 對環境的影響。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經過兩年的數字化展示後,韋斯特伍德重返倫敦時裝周秀場,讓模特們穿著印有反消費主義和氣候變化口號的圍裙與檯布走下 T 台。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與此同時,環保行動組織「滅絕叛亂」 (Extinction Rebellion) 在倫敦時裝周 (London Fashion Week) 的幾個會場組織了抗議活動,以突顯時裝業的一次性本質。海平面上升 = 傢具被地板淹沒時裝設計師維吉爾·阿布洛(Virgil Abloh)在今年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Venice Art Biennale)上通過沉沒的傢具裝置,表達了對於海平面上升這一環境問題的思考。Virgil Abloh 這件作品名為《Alaska》,來源於經常影響威尼斯城市生活的「潮汐峰」自然現象,這一自然現象也時常引發城市部分地區的洪水問題。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Virgil Abloh 選取不同的點解剖了一系列傢具,使其看起來好像正在沉入地板,以此來鼓勵觀眾思考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很多時候「海平面上升」只是聽起來離生活很遠,實際上它就像是地板日漸淹沒傢具一樣令人痛心,並值得被關注。 此次展覽將成為正在進行中的歷史中的一次呼籲Cooper Hewitt 設計三年展於今年 5 月 10 日開幕,展區佔據了第五大道博物館及其花園的兩層樓,展出內容以設計師、生物學家和科學家的環境項目為核心,重點關注並對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策展人卡羅琳·鮑曼(Caroline Baumann)挑選了 5 個最具前瞻性的設計進行展出,主題涉及動物滅絕及塑料污染等方向。Baumann 表示「氣候變化是當今我們面臨的最重要的全球性挑戰之一」,「整個展覽在我們的歷史上將成為一個行動呼籲」。Mischer"Traxler 《好奇雲》這一裝置作品曾在倫敦 V&A 初次亮相,由一系列充滿流動性、手工製作的昆蟲玻璃燈泡組成。Baumann 表示這一次《好奇雲》是為 Cooper Hewitt 定製的,是作為整體展覽的入口存在,希望能藉此提高參觀者進入博物館的意識。「觀眾踏進展區就將看到各種各樣的物種,比如一些瀕危物種、入侵物種,或當地物種。每一種都不同」。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作品中的每一隻昆蟲都經由設計師們精心創作, 充滿細節感,經得起放大觀察。比如其中的一隻大黃蜂,在它的屁股上有兩個小小的白點,這就是識別它作為一類特殊蜜蜂的標誌。同時,這件作品也加入了交互設計,通過觀眾的肢體行動觸發。隨著展廳內人數越來越多,這些昆蟲「嗡嗡」的聲音會隨之變得快速且密集,幾乎快要撞到手電筒眼鏡兩側;而如果空間內人數開始減少,昆蟲的運行軌跡也會減緩,幾乎漸趨平靜,以便讓觀眾有更多的時間來仔細觀察它們。 Sam Van Aken 《40 棵水果樹》當代藝術家 Sam Van Aken 與植物學家和生物學家合作,將李子,杏子,桃子等水果混合在一起,通過古老的嫁接技術在博物館的花園內種植出一棵混合樹。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夏季,這顆混合樹將以各種色調綻放,結出 40 種不同的水果,希望能通過這件作品提升人們對環境認知,並延長水果的存放期限。 Neri Oxman 《Aguahoja II 》在 Cooper Hewitt 的樓梯間,設計師兼研究員 Neri Oxman 設計了一間色彩繽紛的 Aguahoja II 展館,展出一件裝置作品。Neri Oxman 和她的團隊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 通過數字演算法, 利用天然可生物降解的元素創作出一面弧形面板。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材料主要為果膠和殼聚糖(蝦殼),和其他許多設計師一樣,Neri Oxman 正在研究如何擺脫塑料世界。或許目前人們無法避免使用到現存的塑料製品,但仍然可以考慮在未來消除新的塑料產生The Mill 《可視化》2018 年,北方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徹底滅絕,展覽中,亞歷山德拉·戴西·金斯伯格(Alexandra Daisy Ginsberg)利用人工智慧創作出一部關於北方白犀牛題材的電影,在這段電影中,觀眾們可以聽到最後一頭名為「蘇丹」的雄性犀牛的叫聲。這是一件非常情緒化的作品,人類成為了犀牛不再存在的原因。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視頻以空白房間中的像素化馬賽克作為開頭,觀眾全程見證北方白犀牛的形狀逐漸變得栩栩如生,觀眾幾乎能夠觸碰到白犀牛,同時聽到它的聲音。先進技術和失落物種往往形成一種悖論:人類關注新事物的創造時,時常忽視已經存在的事物。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Baumann 認為,「這件作品將非常有力地提醒我們的觀眾,我們正在對地球與物種做著什麼,以及我們可能會做些什麼,並由此開始思考如何扭轉這種損害」。 Arturo Vittori 《Warka 水塔》義大利建築師 Arturo Vittori 在 Cooper Hewitt 設計三年展展示了 Warka Water 結構,旨在為發展中國家的偏遠地區提供替代清潔水源。這套系統全部由現有的材料製成,包括易於組裝的輕質竹框架和網眼襯裡。使用過程十分富有詩意,該裝置可以收集凝結在網狀物上的雨、霧或者露水,使這些自然水源沿著漏斗滴入底部的水庫,並且效率足夠高,可以達到每天生產 20 加侖潔凈水源的速度。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這樣一來,偏遠地區的人們可以不再前往數英里外的地方去取水。當地去取水的多為年輕女性或女性幼童,這一系統可以有效避免較長距離拖水對她們身體造成的痛苦,解放了當地女性及其孩子的時間與資源,讓他們得以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接受教育、工作,讓生活更富裕。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為「履行對地球的責任」,設計師品牌們也在設計中融入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如選取更接近市場的生產地,節約運輸途中的碳排放量,或儘可能採用可回收材料,並對產品進行回收以重複生產,以及在生產環節中使用清潔能源,並為節約用水,在需要砍伐樹木時,挑選生長速度大於生產需求的森林。美國家居品牌 Buffy 為了滿足家居界的「純素食者」,Buffy 推出一款「素食」羽絨被。美國紐約家居品牌巴菲 (Buffy) 推出了一款完全由桉樹漿製成的微風羽絨被 —— Breeze,這款被子全部使用天然桉木紙漿填充,這就意味著這是一款可以完全進行生物降解的棉被。同時單純的植物素材也避免了對於動物的傷害,對素食主義者十分友好。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Buffy 由已在中國從事紡織品生產達數十年 Leo Wang 家族來負責產品創意,2017 年時 Buffy 曾推出「雲被子」,採用桉樹纖維並回收塑料瓶來進行填充。Breeze 是 Buffy 的第二款產品,但卻是第一款完全採用植物填充的設計。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通常,傳統的床上用品和紡織品都並非可持續生產的,這些產品在大量地進行資源消耗,尤其是水資源。而利用桉樹為原材料進行生產的生態效益之一即「節水」,桉樹在種植過程中的耗水量相比於其他常規樹木大概減少了 90 %,至少低於棉花 10 倍。Buffy 稱,迄今為止,他們通過使用一定程度上不那麼消耗資源的原材料,已經節約了超過 1 億加侖的水。 丹麥紡織品公司 Kvadrat Kvadrat 承諾百分百使用環保能源,並於 2017 年成立了持續回收公司 「Really」,回收廢羊毛與棉花,用以進行不同材料的生產,將以用於產品設計,如傢具、建築行業的紡織隔音氈和實心板。同時,Kvadrat 還將不符合其收藏標準的紡織品捐贈給慈善機構、相關創意項目,或低價在原材料網站進行出售,實現產品最大化利用。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最近,這家紡織品製造商,使用不含有毒副產品的化學塗層——氟碳,推出了一系列環保主題的戶外裝飾織物。 挪威室內外傢具建造商 Vestre為實現成為「世界上最具可持續性的傢具品牌」這一品牌目標,Vestre 將 17 個聯合國可持續性目標中的 9 個納入其商業模式。Vestre 位於奧斯陸的工廠依靠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陽能進行工作。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該品牌也是斯堪的納維亞最早訂購新型特斯拉半電動卡車的公司之一,計划到 2020 年實現其所有內部運輸零排放。 瑞典地板製造商 Tarkett Tarkett 推出了名為 「ReStart 」 的環保計劃,不僅回收自己生產的地板,還回收競爭對手的產品,並將使用過的乙烯、油氈和地毯地板重新用於自己的產品中。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美國傢具商 Emeco Emeco 最有名的產品為 「1006 海軍椅」,由美國海軍潛艇的回收鋁製成。該品牌的環保政策集中於材料再生和使用壽命這兩方面。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不僅所有的椅子都是廢料再生而成,且每個椅子的預估使用壽命長達 150 年。此外,他們還回收塑料椅子製品。於今年推出的 「On and On」 椅子,就是由 RPET 材料與玻璃纖維混合製成。 丹麥設計品牌 Mater Mater 主打高端傢具和照明系列產品,品牌遵循三個商業準則:設計、工藝與品牌道德。品牌所使用的原材料全部來自回收,包括汽車零件和自行車車輪中的鋁。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最新設計的椅子,就是將海洋垃圾之一的舊漁網清洗、乾燥並切碎,然後做成顆粒製造而成。 英國燈具品牌 Tala除了生產低耗能燈泡外,Tala 還同步經營著一個重新造林計劃,將品牌的部分收入捐給全球植樹計劃,以抵消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在英國,Tala 與英格蘭森林中心合作,在英格蘭中部種植並保護著一片廣袤且未被破壞的原始闊葉林。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此外,Tala 還與美國國家森林基金會合作,通過在受到森林火災影響下的地區種植樹木,來恢復整個國家的生態系統。最近,Tala 開始研發升級材料,探索如何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廢料來製造新的生產材料。 瑞典地板品牌 Bolon 70 多年前起,Bolon 就明確了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作為品牌核心。其第一個產品就是由乙烯基廢料製成的抹布地毯。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Bolon 對減少運輸途中產生的碳排放有著嚴格的監管標準,因此所有的產品都在瑞典進行生產,並回收自己和其他品牌的產品,儘可能減少碳排放量。 義大利傢具品牌 Tacchini作為「零英里」政策的倡導者,總部設於科莫地區的 Tacchini,所有產品都在米蘭和科莫之間的布里亞扎農村地區完成生產。Tacchini 所有的原材料與半成品都來自距離工廠約 50 公里的區域,使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和能源消耗保持在最低水平。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近年來,Tacchini 開始在其傢具中加入更多可重複使用、可回收及可再生的材料。最近其推出的由設計師 Giorgio Bonaguro 設計的 Joaquim 桌子,就是通過從其他工業廢料中回收的大理石製成。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環境惡化與個人行為聯繫甚微,海平面上升、塑料污染似乎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遙遠。而無論是藝術行為還是產品背後的決心與魄力,除了掏錢買單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支持方式。實際上,關於「購買環保產品能否稱為環保行為」存在不少的爭議。有人提出,商家推出的打著環保旗號的產品可能確實相對地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廢料和資源消耗,但是這忽略了 3R 中的 2R :減少(Reduce)和重複使用(Reuse),環保產品更多被看作為一種精心包裝的消費主義陷阱,而少購買和重複利用則能真正意義上地杜絕浪費。The Bulk House中國首家致力於倡導零浪費生活的社會企業—— The Bulk House ,就一直在引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TBH 位於北京鼓樓的線下商店,售賣一系列日常實用且獨具美感的零浪費好物,比如木製飯盒和米袋改造的帆布包。但售賣遠非其目的,他們會組織分享零浪費的主題系列活動和內容,旨在幫助人們輕鬆開啟一站式零浪費生活之旅,並從此將零浪費作為一種生後方式去踐行和傳播。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為了實現「零浪費」這一品牌理念,創始人 Joe 和 Carie 本身就過著他們所倡導的這種極簡主義的生活。他們除了生活必需品不擁有任何物品,而連生活必需品也是二手的。並且,The Bulk House 還加入了 「 1% 地球稅」 的國際環保組織,將產品售賣的 1% 收入進行捐獻,如果「過度消費」不可控,那希望每一筆消費,都能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利用。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草莓音樂節除了 TBH,草莓音樂節也在關注環境問題,今年的年度主題就定為「循環世界」,打出「每一張2019年草莓音樂節的門票,都將匯聚成一片草莓森林」的口號,小草莓周邊都環繞上了「可回收」的標誌。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這些倡導行動派的環保舉動並不張揚,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也許成果一時很難看到,但卻非常容易做到。比如,在促銷剁手之前多考慮一下能否用舊物重新利用、在空調設置到 15 度的時候多思考一下能否靠電扇或者通風緩解燥熱,還有打開叫車軟體時看看是否有公交或者共享單車可以替代......即使這些行為不一定能讓你的螞蟻森林名次一舉碾壓眾好友,也很難測量出地球的氣溫這一刻又降低了幾度。解決環境問題始終需要匯聚微小的力量,環境始終相信人類的力量。 為應對環境問題,你今天做了哪些努力?評論分享給我們監製/ Liu Yang編輯/ Anya撰文/ Sherry、Anya圖片源於網路

歡迎於微信內留言給我們,推薦你中意的好去處mars App 及微信商業合作請接洽:Simba.Luo@yoho.cn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丟棄的塑料,有一天也會走上餐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OHO 的精彩文章:

「The Ten」系列限量回歸!這次當選幸運兒的發售地點是

TAG:YO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