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對匈奴單于的公然羞辱,呂太后為何選擇了容忍?

面對匈奴單于的公然羞辱,呂太后為何選擇了容忍?

冒頓乃為書遺高後,妄言。高後欲擊之,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

上述記載出自《史記·匈奴列傳》,講的是漢高祖劉邦駕崩之後,呂太后執政時期,稱霸北方草原的冒頓單于曾經寫信給呂太后,他出言不遜讓呂太后震怒並且準備發兵攻打匈奴,但是在臣下的勸阻以及呂太后本人的冷靜思考之後,漢朝決定忍受這份屈辱並繼續執行漢高祖所制定的和親政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面對匈奴單于的公然羞辱,呂太后為何選擇了容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先來看一下冒頓單于到底是怎麼出言不遜的:

孝惠﹑高後時,冒頓寖驕,乃為書,使使遺高後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可以說冒頓單于的這封信充滿了對大漢的挑釁,首先,他表示「無敵是多麼寂寞」——他已經征服了北方草原,同時多次入侵漢朝,但是漢朝也拿他沒辦法(數至邊境,願游中國)。其次,他與呂太后是兩個國家的實際執政者,一個孤男,一個寡女,這又是多麼寂寞,所以不如兩人一塊湊合著過日子。

面對匈奴單于的公然羞辱,呂太后為何選擇了容忍?

大家可想而知,呂后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有多生氣——我在承認打不過你的同時,你還羞辱我!我沉浸在喪夫的悲痛之中,背負著一個國家的重擔,你還繼續羞辱我!

是可忍,孰不可忍!

單于嘗為書嫚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原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

呂后看到這封信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召集諸位將相來商議這件事到底應該怎麼解決,他的妹夫樊噲以及很多官員都順從太后的意思,主張發兵洗雪這個恥辱,但只有一個人保持了冷靜清醒,他就是那位「一諾千金」並且差點被劉邦處死的季布:


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於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於今創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複議擊匈奴事。

面對匈奴單于的公然羞辱,呂太后為何選擇了容忍?

季布所說的「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於平城」就是漢六年(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御駕親征叛變的韓王信,並乘勢出擊匈奴,但不幸中了匈奴的埋伏,劉邦本人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在陳平的「奇計」之下才僥倖脫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圍」。白登之圍過後,劉邦才見識到漢朝與匈奴在軍事上的差距,於是聽從婁敬(即劉敬)的意見開始與匈奴和親。

季布陳述這段歷史就是在提醒呂太后:以高祖之英武,傾全國之力出征尚且慘敗而歸,這狗屠樊噲又有什麼信心能夠征服匈奴呢?他的話讓朝中百官以及呂太后結舌瞠目、目瞪口呆、呆若木雞。

面對匈奴單于的公然羞辱,呂太后為何選擇了容忍?

呂太后終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不會因一時之辱而喪失理智,她聽取了季布的意見,忍下了這段恥辱,繼續與匈奴和親。她給冒頓單于回信說:


「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污。弊邑無罪,宜在見赦!」

我們完全無從想像,那位狠心處死戚夫人、劉如意、劉恢、劉友等皇室宗親的「狠角色」呂太后,在對羞辱自己的敵人卑辭厚禮之時是什麼表情,但是我們知道,她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因為她知道,漢朝建立之後為了維護統治的穩定而做出了很多犧牲——此時的漢朝無將、無糧、無馬,完全無法和匈奴抗衡。若沒有呂后一時的忍耐,則不會有後世大漢王朝的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通論 的精彩文章:

「漢承秦制」,劉邦卻為何恢復了秦朝早就廢除的周朝分封制?
盜墓小說中的「東夏國」真實存在嗎?它有著怎樣的歷史?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