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是贏家:20 世紀美國與俄羅斯再較量(下)

誰是贏家:20 世紀美國與俄羅斯再較量(下)

全文共3106字 | 閱讀需6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把波黑變成武器的炫耀場和試驗場,俄羅斯是決不能容忍的。

20 世紀80 年代末,隨著東西方冷戰的結束,曾經作為冷戰前沿陣地的東歐變成「真空」地帶。從歷史上看,無論是俄羅斯帝國還是蘇聯都與該地區有著特殊關係和特殊利益。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東歐平原廣闊,地勢平坦,缺乏天然屏障,冷戰後的俄羅斯和美國都急於爭奪這一重要戰略地區。

俄羅斯曾提出建立以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為中心的歐洲安全體系,俄羅斯在其中要擁有特殊地位。美國則主張建立以北約為中心的歐洲安全體系,而欲將俄羅斯排除在外。1993 年以前,俄羅斯政府困於國內經濟狀況以及為「親和」 美國以及西方的需要,被迫在中、東歐地區採取了守勢。1993 年以後,隨著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惡化和外交政策的調整,俄羅斯政府開始積極介入該地區事務。1993 年年初,俄羅斯領導人和政府態度強硬,表示不允許前蘇聯在東歐的一些衛星國與北約建立軍事同盟關係,以繼續保持俄羅斯西部邊界的穩定和東歐地區的「真空」狀態。此舉迫使北約於1993 年10 月宣布暫時不接納中、東歐國家為正式成員,並提出與上述國家和俄羅斯建立「和平夥伴關係」的建議。俄羅斯表示願意加入「和平夥伴關係」,但必須保證俄羅斯在其中的平等地位和特殊作用。科濟列夫強調,「建立夥伴關係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為維護我們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採取強硬和大膽的政策。這一政策有時是充滿競爭的」。

1994 年12 月, 在歐洲安全理事會第四次首腦會議上,葉利欽和柯林頓就北約東擴和歐洲和平問題發生了面對面的衝突,柯林頓強調「不允許北約以外任何國家對北約的擴大進行否決」,葉利欽則針鋒相對地表示「主張北約東擴, 是在冒險和播種不信任的種子」,他直言相告,那樣就會使「歐洲還沒有來得及擺脫冷戰的陰影,就將面臨『冷和平』的危險」。

1995 年以後,北約加快了東擴的步伐,試圖將東歐和波羅的海一些國家拉入北約,在短時期內確定下東歐的地緣政治格局。北約秘書長克拉斯在1995 年2 月答德國記者問時說:「我們不會按照俄國人的設想改造北約,也不會有俄國想建立的那種安全理事會式的,對其他所有人有監督權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9 月21 日,美國國防部長佩里表示,北約以外的國家和組織無權決定北約是否向東發展,他表示匈牙利將是第一個正式加入北約的東歐國家。俄羅斯立即針鋒相對地做出反應,俄羅斯外交部多次警告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加入北約的行為將是危險的,俄外交部副部長克雷洛夫在北歐理事會會議上說:「如果北約擴大到俄羅斯邊界,俄將不得不採取一切必要的政治、經濟防備和軍事措施。實際上由於蘇聯時代的宣傳,大多數俄羅斯人至今仍然把北約看作是對手。」葉利欽也多次警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法新社莫斯科1995 年9 月7 日電):「如果北約東擴,一個與之軍事對抗的軍事聯盟可能再次出現。」「我們將有兩個集團,將分裂成兩個陣營。」「歐洲將不可避免地轉變成戰爭狀態。」9 月28 日,北約秘書長克拉斯公布《東擴問題研究報告》,報告強調東擴要「循序漸進」,進程要有「透明度」,試圖安撫極為不滿的俄羅斯。然而這難以平息俄羅斯的敵視情緒。

1995 年9 月29 日,莫斯科出版的《共青團真理報》上透露:俄羅斯國防部已經擬定針對北約東擴的軍事布置計劃,即沿俄羅斯西部邊界增加兵力部署,特別加強在北高加索和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的軍事力量,擬在這裡布置戰術核武器。北約東擴報告公布後,俄羅斯於10 月初在俄羅斯中部進行了代號為「首長─司令部」的軍事演習, 並且拒絕參加有北約成員國及「和平夥伴」 參加的聯合演習。這次演習的一個假想目標即如何防止北約的突然襲擊。1995 年10 月19 日, 莫斯科出版的《今日報》上刊登了俄羅斯國防部的一份計劃,在這份計劃中,國防部認為未來美國將是俄羅斯潛在的和主要的敵人,不應該再把其視為夥伴,同時建議政府出兵波羅的海國家,以防止俄羅斯被敵對勢力三面包圍。

在對待波黑塞族和制裁南斯拉夫的問題上,俄羅斯在1993 年之前也基本上採取了緊跟西方的做法。1993 年以後,俄羅斯開始在此問題上改弦更張,主動出擊以發揮其特殊作用。1994 年2 月9 日,北約向波黑髮出最後通牒,特彆強調塞族必須在2 月21 日前將所有重武器撤出薩拉熱窩,否則北約將實施空中打擊。根據葉利欽的建議,俄以派維和部隊進駐薩拉熱窩市起保障作用為條件,促使塞族在21 日前接受要求,從而在這場危機中顯示了俄羅斯的重要作用。

1995 年8 月28 日,美國在未與俄羅斯協商的情況下派北約飛機再次實施對波黑塞族的空中打擊,而且不惜動用「戰斧式」巡航導彈和「F-115A」隱型戰鬥機。9 月5 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北約對塞族的軍事行動。9 月12 日,俄羅斯聯邦政府就波黑危機發表聲明, 俄羅斯政府強烈抗議北約對波黑塞族人單方面殘酷無情地動武。葉利欽警告美國「不要把波黑變成武器的炫耀場和試驗場,俄羅斯是決不能容忍的」。同日,近百名莫斯科各界人士在歐共體駐俄羅斯代表處示威, 抗議北約對波黑塞族的空中打擊。

1995 年9 月13 日17 時30 分,美國駐俄羅斯使館遭一枚火箭彈襲擊,有人說這是親塞族的俄羅斯乾的。俄國外交官阿達米申在《共青團真理報》(1995 年10 月10 日)上發表的文章《西方不應把腳放到俄羅斯的桌子上》中強調:「我們也不應該抱幻想,以為同西方合作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當然,即使不搞合作, 也決不要爭吵或搞崩。使我們筋疲力盡地同西方的對抗已成過去,這對俄羅斯來說是最大的幸事。我們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放棄合作。……但是, 合作只是實現本民族利益的一種方式,而不是目的。……當然,同西方的合作日漸艱難。我們在經濟、社會、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一系列指標尚未達到成為西方俱樂部一名合格成員的標準。而這個俱樂部的邏輯也很簡單,就是以力量論英雄。這是幾十年來形成的,未必會在近期內有所改變。這就是在許多情況下,他們對待我們就像對待一個不平等的夥伴一樣的原因。在這方面,我們在國內無論是垂頭喪氣,還是歇斯底里, 或是民族狂熱都無濟於事。為了不使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必須修改我國的對外政策,也就是在合作方針範圍內放開我們的手腳。」

北約軍事干預波黑內戰的空軍戰機集結地——義大利維琴察空軍基地

反對北約東擴和空襲波黑塞族是俄羅斯扭轉外交上的被動局面、重振大國地位的重要舉動,自然觸動美國的利益,加劇俄美之間的矛盾, 甚至兩者間的矛盾衝突和政治危機達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1995 年10 月,俄羅斯副總理索斯科韋茨訪問古巴,宣布與古巴結成戰略關係,並向古巴提供3.42 億美元用以幫助古巴建設核反應堆。此舉大有包抄美國後院的意味,因此美國一位參議員的助手說:「古巴核反應堆在不遠的未來將是影響俄美關係的最大的問題。」1995 年9 月23 日,歐盟15 國首腦在西班牙馬略卡召開非正式首腦會議,會議一致決定要盡最大的努力避免使俄羅斯感到孤立。法國總理希拉克說:「對俄羅斯不應該漫不經心。俄羅斯是個大國,即使它目前正經歷一場危機。」

北約組織於1995 年10 月公布了《北約東擴可行性報告》,強調東擴將是「循序漸進式」和「透明式」的。隨後,北約國防部長會議於10 月6 日決定暫時停止東擴行動,在1997 年前不討論和接受波蘭等國要求加入北約的申請。第二天莫斯科出版的《今日報》上發表一篇署名為費爾根尼克的文章,題目即為《大西洋聯盟停止東擴,1997 年再說》,得意之態躍然紙面。1995 年11 月,俄美就修改歐洲常規力量條約達成一致:俄羅斯可以把它南翼的四個軍區排除在歐洲常規力量條約的限制之外。這是美國對俄羅斯做出的妥協,它暫時緩和了尖銳的俄美衝突,俄羅斯國內則視為其外交的巨大勝利。

原文轉自《中國國家歷史·拾》(東方出版社出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從「一帶一路」歷史人物談如何寫作大眾歷史
被劫走的歷史解釋權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