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歐洲已經指望不上,伊朗學者稱需要向東看,增加與中日印貿易額

歐洲已經指望不上,伊朗學者稱需要向東看,增加與中日印貿易額

美國政府表示願意與伊朗無條件談判,但同時又表示會加強制裁,迫使伊朗回到談判桌,最終目的是確保伊朗永遠不會獲得核武器。伊朗方面,雖然總統魯哈尼等改革派表示,如果美國展示「尊重」的話,伊朗會考慮回到談判桌,但保守派堅持美國必須首先解除制裁,並向伊朗道歉,才會考慮重新談判,後者得到了最高革命領袖哈梅內伊的支持,哈梅內伊最近首次公開批評了伊朗政府,尤其是總統魯哈尼和外長扎里夫,稱自己一開始就不支持伊核協議,只有核武器才是伊朗最後的自衛手段。

美國和伊朗的對峙陷入僵局,美國不斷收緊的制裁,在重創伊朗經濟的同時,也讓伊朗內部矛盾尖銳化,另一方面,伊朗打擊美國在中東地區盟友的可能性也在不斷增加。伊朗拒絕與美國對話,美國不得不尋找第三國向伊朗傳遞消息,這些第三國,主要是與伊朗關係較好的德國、日本和卡達等國。

據德國媒體報道,6月10日,德國外長馬斯訪問了德黑蘭,並與伊朗領導人舉行了會晤,馬斯在德黑蘭將全力爭取恢復「平靜、理智」,「避免衝突升級」,並促使伊朗撤銷其對歐洲國家發出的7月7日最後通牒,但德國媒體認為馬斯的訪問幾乎沒有什麼作用,除了伊朗方面的強硬態度外,德國並未為伊朗做什麼事,試圖繞開美元金融體系的支付工具「INSTEX」基本無效,歐洲在政治上願意與伊朗做生意,但歐洲的企業界卻因為擔心美國的制裁,紛紛終止與伊朗的商業往來,伊朗保守派媒體就德國外長馬斯的訪問提出尖銳批評:「德國連在自己的領土上給伊朗外長的飛機加油都怕得罪美國,伊朗還能從德國那裡期待什麼?」馬斯的訪問除了呼籲地區緩和外,根據公開報道看,並未取得什麼實際成果,連信使的角色都沒有扮演。

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德黑蘭,共同社報道,伊朗將通過安倍向美國轉達最重要的內容,即美國政府必須停止對伊朗的石油禁運制裁,石油收入占伊朗財政收入的四成,但美國先解除制裁的可能性很低。不管是德國、日本還是卡達等國的努力,都被認為很難起作用,美國不會解除制裁,除非伊朗放棄自己的核計劃。

一名伊朗學者在中東「觀察」網站上表示,伊朗已經無法與美國和歐洲做生意,不得不「向東看」,尋求擴大與中國、印度和日本的貿易額,印度對伊朗的出口在過去一年增長了212%,不過,這些國家的企業也面臨與歐洲企業一樣的問題,與伊朗做生意,將面對美國的制裁,不僅影響自己在美國境內的業務,也無法使用美元金融體系,這也是這些國家的企業不再進口伊朗石油的根本原因,得不償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鷹眼防務解讀 的精彩文章:

胡塞武裝導彈打的越來越准,沙特救助伊朗船員,發現神秘貨船真相
真要跟美國開戰,伊朗是打以色列還是打沙特?兩個都不好打不敢打

TAG:鷹眼防務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