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來源:武志紅

1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提問:

我分手了,現在很傷心怎麼辦;

項目失敗,我很低落,要怎麼走出來;

孩子一鬧騰我就煩躁,怎麼才能平復......

似乎,每當出現一種負面感受、糟糕情緒,我們總會趕緊找辦法,想快點擺脫它,好讓自己快點好起來,回到平靜的生活中,開開心心、工作高效。

可真實的生活,似乎老和我們作對。

讓人不爽的事情總是猝不及防地發生:

和伴侶爭吵

被領導批評

被閨蜜誤會

和父母賭氣

被孩子氣個半死

被看門大爺攔在門外

被後面車按喇叭催促

有時沒人惹我們,我們對自己也是各種不爽——

工作做不好,拖延遲到、忍不住發火.....這些分分鐘都可能讓我們炸毛。

就連躺在床上都會生悶氣、追追劇刷刷抖音也會自責、甚至一段時間你一直會鬱鬱寡歡,看啥都不順眼。

負面情緒,就像是個不期而遇的魔鬼,時不時出現,來攪亂我們平靜的生活。

該怎麼處理,才能平復它呢?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2

想必,每個人都用過很多方式,讓情緒盡量少出現。

最常見的,是「轉移」。

安慰自己,這沒啥大不了的,睡一覺就好啦。

要不去海邊散散心,或者淘淘寶喝喝酒;

要不幹脆關機一整天,讓煩心事兒滾遠一點,眼不見心不煩。

當你這樣做,蒙頭睡去、酩酊大醉,或手機一關,愛誰誰,可能真的會感覺好很多,小情緒被轉移掉,好像也放下了。

但實際上,你會發現,只要下一件不順心的事情發生,這些情緒就又會卷土而來。

看似轉移了情緒,其實你只是轉移了注意力。

況且,我們總不能一煩就關機喝醉,去找詩和遠方吧。

所以,逃避情緒,著實治根不治本。

第二種就是:「驅逐」負面情緒。

總覺得「不應該這樣」,「應該那樣」。

常見的就是一做瑣事啊發發獃追追劇啊放鬆一下,就覺得自己不思進取不求上進。

時時刻刻告訴自己應該振作起來,去學習去鑽研去追求啊,不該這樣坐吃等死。

這都是在把一些失落、無聊、寂寞的感受從腦子裡往外驅趕。

但往往事與願違。

它們就像是傳染病一樣,不斷擴散:

越是逼自己去學習,

就學得越沒勁、越想放棄;

越是逼自己開心一點,

越覺得虛無和沒意義....

所以,想靠驅逐情緒來解決問題,太難了。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第三種是「泛化情緒」,把情緒擴大到其他方面。

本來只是生氣,但想著想著就會絕望;

本來只是受挫,想著想著就覺得很無能;

本來就有委屈,可又覺得自己好傻好天真根本不值得......

可仔細想想,什麼才是值得呢,現在的難過還不值得被好好對待嗎?

還要擴大,然後自我貶低,把暫時難過變成了全盤否定嗎?

第四種,「自我威脅」,以此讓自己止住情緒。

拿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或將來的想像打擊自己:

「再這樣抑鬱下去就廢了」

「再頹就成垃圾了」

「我老發火會不會瘋掉」

......

這些威脅都是雪上加霜,都在自我催眠,終有一天你可能真的會變成自己擔心的樣子。

不管你是採用這4種方式的哪一種,還是輪番使用,都在說明一點:你並不接受當下的負面情緒。

很多理論都會告訴我們:負面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迫使自己拒絕它們。

但說實話,我能理解逃避情緒的行為。

只要是個人,都有不接受負面情緒的執念。

3

那麼問題來了。

不接受負面情緒的執念,究竟從何而來?

你可能會說:因為它本來就不舒服啊,誰都想快樂不想難過,趨樂避苦是生物本能。

我完全認同。

而且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認知的謬誤,讓我們無法接受情緒,急著想要排除它。

我有個來訪者,每次難受總會去跟別人比較,而且參照物總是很「有效」。

有段時間她的婚姻生活不太順利。

在諮詢室裡面和我傾訴了很多,例如丈夫不關心她,家裡很多事情都她一個人付出,孩子一不聽話她就會狂躁等等。

在我看來,她已經疲憊到極點了。

但話鋒一轉,她又開始拿別人的生活來「安慰」自己:

看人家老公還打她呢,我這點委屈算啥;

那個誰有兩個娃更辛苦,也沒見她著急上火;

我家妹夫挺樂意幫忙的,也沒見妹妹多開心,

那我有什麼好鬱悶呢......

且不管人家真相如何,她「想像出來的參照物」其實就是自我否定:我不該有負面的情緒。

這種否定,會讓她逼著自己變得「正常一些」,讓此時此地的不爽趕緊消失。

除了愛比較之外,以前的經歷也會影響我們對情緒的態度。

有的人害怕情緒出來會讓自己失控、抓狂,陷入絕望、無助的境地,或體驗淹沒性的羞辱。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之前有過教訓。

尤其是有被打壓情緒的經歷。

也許曾經的你允許情緒出來:

疼了會哭、不爽會憤怒、被打擊會悲傷、受到欺負會委屈。

但卻發現:你不但沒好起來,反而被否認、無視、貶低、指責,甚至羞辱和取笑。

這樣的教訓多了,你就長教訓了。既然有更可怕的事,那還不如壓制它、逃開它。

甚至,你可能還怕自己的情緒傷害他人。

比如一個孩子不小心劃破了手指,有點疼有點懊惱,媽媽看到立刻驚慌失措、各種惶恐,抱著就往醫院狂奔。

這時孩子會覺得是自己的情緒傷害了媽媽。

於是,下次被劃破,就不敢哭鬧了。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4

那麼有人問了:

難道我們就只能順著自己的本能和習慣,陷入不斷逃但一直逃不掉的宿命嗎?

不是的。

要終結宿命,就要換一個反本能的全新方式:

不要逃!

回過頭來,和這些情緒在一起!

當我們選擇和痛苦呆在一起時,就會發現痛苦沒有那麼痛。

就像一個在情緒的追逐下不斷逃跑的人,只有突然決定停下來,回頭,把自己的脆弱暴露出來,勇敢地看著這些正在張牙舞爪的負面情緒。

這些被看見的情緒,才會消停下來。

這種「暫停」和「回頭」,很有效,但確實不容易。

我們需要通過一些方式,來不斷練習。

其中比較好入手的,就是:把它寫下來。

也許只需花10-20分鐘。

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專註當下,手別停,一直寫一直寫一直寫,不要關注格式、字跡、用詞。

當然,浮於表面的書寫還不夠。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真正有用的書寫,有2個重要的前提:

首先,接納全部的真實情感。

接納每個真實的人都會有情緒;

接納每個情緒發生的合理性。

只有這樣,才能充滿直面自己的情感,告訴自己:

是的,我現在就是很害怕、很生氣、很孤單、很憂傷、很後悔。

這都是正常的。

沒有情緒才是不正常,沒有誰一直和打了雞血似的滿滿正能量。

多重複幾遍。

其次,集中注意力,更深地擁抱情緒,深深地看見它。

誠實地去探索:此時此地,我究竟有什麼情緒,有什麼感受,我在想什麼。

當我們看見真實的情緒時,就會發現:

它不再來勢洶洶,過於折磨。

相反,它會帶著你,去看見那個內心更深處的、未曾探索過的自己。

我的一個來訪者,曾這樣描述過這個過程:

我坐在地板上,胸口發悶,什麼也不做,什麼也做不了,也顧不上擦眼淚,我只是去感受這種憤怒。

我緊閉雙眼,腦海中一直浮現剛剛老公對我的辱罵和指責,一遍又一遍,我儘可能集中精神去感受我胸口發悶的感覺,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呼吸困難。

我感到了比生氣更受不了是:委屈。

是的,就在那一刻很多往事湧入腦海,根本停不下來,我的付出我的努力我的辛酸都不停出現,讓我嚎啕大哭。

就這樣我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就發現感受慢慢變了,我好像看見了小時候的一些事,看見了那個很孤單很無助的內心小孩,之後我試著想像去靠近她,安慰她,抱抱她。

結果很神奇,我不再那麼憤怒了,胸口也不那麼堵了,我漸漸平復了下來。

儘管這些語言無法完全表達我的所有體驗,但確實是讓我受益匪淺。

至少我沒有像原來那樣歇斯底里。

看完她的一個描述,我很是為她開心。

她很勇敢地直面情緒,也讓內心深處的自己,得到了真正地安撫。

面對負面情緒,我們習慣逃離,卻不知道:

情緒是一種信息,它在告訴我們很多理性上未曾想到的事情。

只有我們和情緒建立了關係,才能看到它想告訴我們的信息。

也才能真正意義上地,看到它背後那個無助恐懼的自己,好好擁抱他/她。

這才是,情緒本身給我們的,最深層的意義。

作者簡介:冰千里,資深心理諮詢師,一個孤獨又溫暖的老男人,研究親密關係、個人成長,公眾號:冰千里(bingqianli520)

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武志紅 (ID:wzhxlx)。

掃描進入小程序,永久免費收聽療愈音頻~

年輕人,我勸你別逃避負能量

為 你 推 薦

積蓄能量

你就是光

「暖心理」 app

1、心理雜誌:箴言、知識、文章、音頻、視頻、測試,每日更新健康知識。

2、心理圈圈:人氣心理社群,心理困惑,暖友解答,諮詢師專業解答。

3、趣味心理:專業催眠師減壓音頻,文字解夢,專業心理測評。

4、心理諮詢:解決心理、情感、人際、情緒困擾

......

更多豐富的內容、有趣的體驗等你來挖掘~

各大應用市場均可下載

一個專業、溫暖、有愛的健康平台。

期待在這裡我們發現自己,愛自己,成為生命中的光。

(掃碼關注~右滑有驚喜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暖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什麼時候開始厭倦做個好人的?」「我的好變成理所應當的時候。」
討好型人格的救贖

TAG:暖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