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治療尿蛋白,有5大誤區,太多人在裡面栽過跟頭

治療尿蛋白,有5大誤區,太多人在裡面栽過跟頭

誤區1:把尿蛋白「轉陰」當做治療目標

尿常規檢查很方便、便宜,患者們查得多。但是看「 」「-」看得多了,會形成一個錯誤的認識:尿蛋白陰性才是正常的,說明病好了;有加號就說明病還沒好。

事實上,很少有患者的尿蛋白「 」會永遠消失。因為尿蛋白平時會有小波動,而且尿蛋白定性也不是很精確的檢查,所以患者在治療成功後,尿蛋白在「陰性、弱陽性、1 」之間徘徊,這是很正常的。這次是陰性,不代表治好了;下次是半個加號,不代表複發了。

我們的治療目標,是將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低並保持在0.5g以下,也就是臨床治癒。至於尿蛋白是減號還是半個加號,不用太在意,定期檢查定量即可。

誤區2:吃保健品/保腎葯對腎好

有些人迷信保健品,或是不正規的保腎秘方,認為吃它們對腎好,不僅能降尿蛋白,還能讓腎臟「強壯」起來。

可你要知道,人的身體是肉長的,腎臟也是肉長的,你吃什麼保腎的東西,能讓這塊肉變成銅牆鐵壁?不可能。你沒辦法讓腎臟練成金鐘罩鐵布衫,無論吃什麼靈丹妙藥,它都是咱肚子里的一塊普通的肉。

任你再吃保腎葯,一旦遇到抽煙、熬夜、高鹽高油、高蛋白、肥胖、缺乏鍛煉、濫用腎毒性藥物(很可能包括你的「靈丹妙藥」)等傷腎因素的時候,腎臟照樣100%被損傷。

誤區3:尿蛋白好了,就沒事了

無論是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還是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病、紫癜性腎病等等,個個都是「背後陰人」的好手。你看尿蛋白正常了,就忘了它了,但它可惦記著你呢,深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道理。

如果你忘了尿蛋白,也許幾年,也許十幾年,它可能就會成長為尿毒症捲土重來,那時一切都遲了。

所以,蛋白尿控制好了以後,有些葯比如激素、環孢素、他克莫司等等不能馬上停,撤減要有耐心,尤其是降壓藥,往往需要長期服用。並且,每三個月複查一次。

誤區4:降尿蛋白,激素是必要的

我們經常需要激素,但激素不是必要的。

尿蛋白不是太高的患者、沒有活動性病變的患者、體重超標的患者、其它藥物效果很好的患者等等,都可以不用激素。

是否要應用激素,需權衡利弊綜合考慮,一半以上的腎病患者可以不用激素。

誤區5:說明書沒標明治腎病,這葯只是個「輔助」

有些患者看到藥物說明書上的功能主治,和自己的病不對症,以為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輔助葯。於是把醫生開的葯吃完一盒後,就不再吃這種葯了,甚至一開始就沒吃。

事實上,降尿蛋白的幾類主力藥物,包括多種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普利/沙坦類藥物、螺內酯等等,沒有任何一種葯的說明書上標明了可以降尿蛋白,甚至連腎病都不提。但是,正是這些藥物扛起了治療腎病、降低尿蛋白的大旗,起著非常關鍵的決定性作用。

倒是效果不明確的某些藥物,藥名或是說明書裡帶上「腎、尿蛋白」等字眼到處招搖,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神奇,其實也只是哄哄外行者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心醫生聊健康 的精彩文章:

糖友注射胰島素,4項原則要謹記,降糖更事半功倍
糖尿病患者牢記:3個階段降糖葯不同,別弄混了,高效降糖更長壽

TAG:知心醫生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