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憑藉想像說謊,是入戲太深還是推卸責任?家長如何應對?

孩子憑藉想像說謊,是入戲太深還是推卸責任?家長如何應對?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經常聽孩子提到一些"朋友",這些朋友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動物,並且還能說出一些他們一起玩耍的場景;有時明明是孩子自己做了錯事,比如打破了水杯等,可孩子卻說是這些"朋友"乾的,但是這些朋友其實壓根就不存在!那孩子的這些行為,是假裝遊戲入戲太深,還是故意推卸責任?

孩子"說謊"其實不是壞事

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說謊,家長沒必要太過擔心,甚至可以把這看做是一件好事情。因為說謊這件事情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意味著孩子需要擁有更高階的思考能力——說謊前首先蘇要對事情現狀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然後融入一定的邏輯,使整個事件完整並且合理,這對孩子的心智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

對孩子的有益刺激

首先這對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一個可以自圓其說的謊言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挑戰。他需要在溝通時告訴你為什麼這個謊言可以成立,並且還要讓這個謊言經得住質疑。

另外這其實對孩子的情緒狀況也是一個挑戰。為什麼孩子被揭露了實施之後會有"反彈"?就是因為他內心會有一個衝擊在裡面,對孩子而言這其實也是一個內心的挫折。

家長應該如何合理應對

如果家長對此總是憂心忡忡,可能反而會打壓孩子的想像力。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要明白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是孩子一個正常的心理梯度,要先接納然後才可以更好的處理。

但是家長也不必因此而刻意迎合。尤其是非常不贊同父母為了哄孩子而特地在一些事情上作出過多的讓步。因為一旦給孩子養成這種習慣,將來長大以後面對相對平等、無人避讓的社會環境會難以適應。父母更需要做的是引導,做導航者,把我一個合理的度與孩子平等溝通。

接納不代表完全不管,孩子憑藉想像說謊,5步輕鬆解決!

生活中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

我的小兒子特別喜歡吃小熊餅乾,但是我們的約定刷完牙就不能再吃了。第一次我給他刷完牙之後就去給哥哥刷牙,他自己就翻箱倒櫃找了一堆餅乾出來吃,吃的滿嘴都是餅乾碎,牙自然也白刷了,被當場抓包之後他告訴我:"不是我乾的,餅乾自己就這麼掉下來了,我什麼也沒有做。"

很顯然孩子在說謊,但是這跟普通意義上的謊言有存在區別,因為他說出的這句謊言對他而言,也是對當時情況的一種解釋。

遇到類似的情況,我通常會用5個步驟來解決:

1.冷靜觀察

首先家長一定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一知道孩子撒謊了就馬上情緒失控,這很有可能會導致誤會的產生。

然後就是觀察。家長需要先觀察了解孩子的正常狀態怎麼樣,對比他當時的情緒,進而弄清楚到底是故意撒謊,還是真的不懂,又或者是在開玩笑。

2.接納情緒

比起直接質疑孩子,家長更需要做的就是情感上的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其實就是一種本能,不管是基於認知所限分不清幻想跟現實,還是她真的到了六七歲,已經知道這件事情可能會給她帶來的後果而感到害怕,首先需要的都是情感上的接納。給他一個擁抱,靠近他、安撫他,都可以讓孩子的忐忑不安被緩解。

3.闡述事實

闡述事實非常的重要,這也是被很多家長都遺漏的步驟。比如當我的小兒子偷吃了餅乾之後,我告訴他:"你不需要撒謊,我知道你是因為想吃餅乾,所以搬了凳子去拿了餅乾,你完全可以如實的告訴我。"

家長要向孩子表明你是中立的,客觀的還原事實,讓他明白了解真相,知道發生了什麼,然後以一種緩和的方式告訴他,其實他沒有必要跟你說謊,因為說謊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4.示範理解

不知道家長們留意過沒有,孩子的謊言如果被戳穿,很多時候第一反應都是否認,這個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指責,而是理解。就是在事實的基礎上跟孩子交流之後,讓他明白雖然他撒了謊,但是你是理解他的。比如對他說:"媽媽知道其實你也不想故意說謊"或者"媽媽知道你這樣說是因為心裡害怕",要讓孩子感受到你跟他是站在一起的,他其實沒有必要對你撒謊,這一點很重要。

5.提出解決方案

其實歸根結底,出現問題之後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要真的可以執行下去,並且真的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好的結果。所以與孩子充分溝通讓他明白問題的根本所在,並且充分理解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能引導或者幫助他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且這個方案不是讓孩子孤立的去執行,家長會和他站在統一戰線,給予他支持。

這也是我一直在提倡的"陪伴式早教",這個"陪伴"的意義不是特的放低身段去迎合孩子,也不是單方面的激勵,而是父母跟孩子在同一條船上,要互相討論、溝通,一起讓這條船走的更遠更好。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孩子想像出一位"朋友"也好,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一點是首先在情感上都應該明白,這時候他是需要我們幫助的。而真正能夠幫助我們讓孩子明白現實跟想像之間的區別的,一定是我們願意持續回應他,給他情感上的接納,讓他明白事實,然後告訴他更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

而這一切順利進行的基礎就是信任。要對孩子有充分的的信任,並且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懂得承擔責任,學習如何更好的面對問題,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包括面對自己的想像以及說謊這件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 的精彩文章:

兒童被拐案的背後,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事,中國父母必上的一課
孩子是什麼性格,從睡姿就能看出來,你家孩子屬於哪一種?

TAG: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