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同事關係再好,這「三大閑」也不能幫過界,沒人喜歡「拎不清」

同事關係再好,這「三大閑」也不能幫過界,沒人喜歡「拎不清」

職場成熟的標誌,就是知輕重、懂尺度,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心中要有一桿秤。生活中,你可以對別人熱情似火、關心體貼,不斷增進友情,擴大人脈。工作中,如果你把握不好尺度,熱情過頭,超過「安全臨界線」,就會讓別人排斥你,導致南轅北轍、適得其反的結果。職場這「三大閑」,管住自己的手,閉緊自己的嘴,不要輕易攬事,否則,你就是職場「拎不清」。

【1】本職外的閑事。

要在職場立足,關鍵靠自己的「腳力」,站得穩,行得直。所以,集中精力,優先做好自己的本職才是王道。

華子是個熱心腸,對周圍同事有求必應。一些老同事的電腦只要遇「頭疼腦熱」,就找華子幫助解決。華子立即放下手頭工作,去幫助老同事處理。

上司有幾次過來,本想催問華子手上工作,看見華子正在幫同事修電腦,張了張嘴沒開口。

幾位老同事當上司面誇華子,但上司搖搖頭,並沒有點贊。心裡說:不懂本職工作輕重緩急的人,屬於職場「拎不清」,以後不能堪當重任。

記住,不優先完成本職工作,而去管別人的事的員工,在上司心目中只是一個「拎不清」角色,還能有什麼好前途?

【2】同事不在場的閑事。

同事之間,互相幫助工作,可以加深感情、促進合作。但是,成熟的職場人,一般都把握一個底線,幫忙可以,但只能幫助「非核心工作」,幫同事打打下手,處理一下邊角料,不介入關鍵環節工作。

不幫同事處理關鍵環節,這是恪守職場規矩。每一個崗位都有關鍵職責,既有相關職權,也承擔相應責任。這項工作處理不好,崗位人員要承擔責任的。同事之間,互相幫助,也是有「安全邊界」的,不幫同事做那些關鍵環節任務。

大海人緣不錯,樂於助人,有時候熱情過了頭。有一次,同事小李去接人,就讓大海幫忙處理幾個簡單的數據統計。大海很認真地統計完,看小李沒有回來,順手把數據填進工作報告。正好遇到部門經理過問這件事,大海就把報告順手發給了部門經理。

部門經理等小李回來,立即狠狠訓斥了他,原來是報告的數據漏洞百出。小李對大海的越界幫忙行為,又氣又鬧,就給上司辯解。上司順便又把大海臭罵一頓,「吃飽了撐的」。

大海委屈得不得了,自己費力不討好。小李給其他同事說小話,說是大海故意填錯數據,讓小李出醜,就是為了年底的主管競聘,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小人。大海熱心過界,反而成了小人。

行走職場,一定要把握管人家閑事的尺度。幫同事做點小事可以,但是不要介入關鍵環節、重點任務。你做多做少都不合適,費了力氣,可能還給同事惹事,甚至被懷疑動機不純。

【3】無主的閑事。

職場上講究,責權利對等,明確責任、分工負責、各司其責,構成職場運行生態。但是,一個公司事無巨細,不可能每項工作都能一一對應到崗位人頭。所以,經常會遇到「都不管」的事。

比如,一間辦公室里,大家都在埋頭苦幹。部門經理走進來說,給李董的快遞,誰去送一下。眾多員工正常反應是,沒人抬頭,選擇性耳聾。反正我的崗位職責,沒有寫「送快遞」這一條。部門經理往往現場抓一位員工去跑一趟。

林子牢記老爸的話,自己的工作要干好,同事的工作要幫助,沒人接的活計要搶著干,一定給上司和同事留下好印象。林子聽見經理喊,「誰跑一趟」,主動站起來,「我去跑一趟吧」。因為額外增加了任務,本職干不完,林子晚上不得不加班。

兩三次之後,部門經理遇到「都不管」的雜事,也不到大開間里喊人了,習慣性抓起電話,「喂,林子,你去跑一趟」。久而久之,林子成為「不管部」部長,大家都把雜事推給林子,習慣成自然,都認為這是林子應該做的。

有一次,林子手上工作干不完,這時候,同事老張讓林子去取一份資料,林子婉拒了,老張臉上一愣。部門經理也習慣性地讓林子訂個外賣,林子說,經理,我這裡忙著呢,你讓別人去吧,經理也是一愣。後來,在晉級中,林子被拿下來,理由是沒有團隊意識,缺乏樂於助人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火鍋 的精彩文章:

為何能力強的人往往當不上領導?這三個乾貨,說到點子上了
面試:辭職時領導沒挽留,現在請你回去怎麼辦?這3種情況可回去

TAG:職場火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