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成為像孫宇晨一樣「卓越」的人?

如何成為像孫宇晨一樣「卓越」的人?

雞湯老話常講,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卻很少。年紀輕輕就天價拍下巴菲特午宴的孫宇晨,很可能就是一個少之又少的卓越人物。我們不必先將孫界定為騙子,即使他真是,那他也是一個卓越的騙子,在這一點上,不影響本文的討論。

那麼,芸芸眾生們,如何才能成為像孫宇晨一樣卓越的人呢?

一、要足夠聰明

這是硬條件。我們發現,無論是孫宇晨也好,王宇晨、李宇晨也好,那些在不同領域裡翻動浪花的卓越人物們,個個都極為聰明。

還記得愛迪生同學常常被斷章取義的那句名言嗎?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你看,厚道的愛迪生,誠不欺我啊。

當然,這裡的聰明不僅僅只有智商高這一面,要成為卓越的人,智商高是必須的,比如像孫宇晨一樣能先混進北京大學。在高智商之外,還要儘可能讓自己向聰慧靠攏,正如史記五帝本紀第一所言——聰明者,聞見明辨也。

從善如流也好,兼容並蓄也好,再不濟,能把投機玩弄於股掌之間,也行啊。

二、要善於貼標籤,越多越好

陳安之這樣的成功學「大師」,葉茂中這樣的品牌「教父」,乃至於神奇少女王凱歆、余佳文等等新青年代表們,這些卓越人士身上,都有著閃亮至極的標籤。

孫宇晨也未能免俗,馬雲最年輕的門徒、富豪作家、亞洲周刊90後精英、波場創始人……時至今日,巴菲特終於成了孫的一個標籤。這些標籤一個比一個響亮,大部分普通人,舉其一生恐怕都難居其一。

在日常聊天中,我們常常略帶鄙視、調笑地談起那些抬頭、標籤多到名片都寫不下的那些成功人士。但你不得不承認,那些卓越人士們,他們身上或主動或被動貼上的標籤,恐怕誰也不比誰少,區別只是有人內斂,不多炫耀;有人外放,掛滿衣裳。

而所有標籤,要麼成為其卓越的具體證明,要麼化為黑洞,吸引來名望、金錢、資源、人脈……化為走向卓越的墊腳石。

即使我們不願意承認,但現實卻是,那些善於給自己貼標籤的人,很可能已經走在了多數人的前面。

三、要具有強大的演講能力,最好富有煽動性

很多人說孫宇晨善於忽悠,輿論也經常給賈躍亭這些大神們貼上PPT演講小能手的標籤。但你不得不承認,這些人的演講能力是真得強,並且都極富煽動性。

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強大的演講能力,幾乎是卓越人士們的標配。仔細想想,卓越的演講能力至少有幾個顯著的功效——

其一,能夠將自己的想法、理念、情懷、願景等等,表達得直透人心,用流行的詞形容就是,容易佔領人的心智;其二,身處核心角色的人,可以用強大的演講能力,籠絡人心、吸納人才、強化凝聚力,從而構建起強大的競爭壁壘;其三,還能夠打動自己,順境時彰顯自信,逆境時充當雞血,必要時跪著也能走下去;而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卓越演講能力甚至能幫企業們省去大筆宣傳費用,也有助於居心叵測的高手們順暢地割割韭菜,等等吧,好處太多了。

那些缺乏自信、講話甚至詞不達意的朋友們,你距離卓越,至少還差了一茬韭菜的距離。

四、要善於審時度勢,對趨勢、局勢有深刻洞察力

在正確的節點,做正確的事;在不正確的節點,正確地做事。

我們發現,孫宇晨這樣的卓越青年們,具備遠超同齡人的洞察力。無論是孫早早入局的區塊鏈,還是看中情趣用品新趨勢的馬佳佳,這些年輕才俊似乎對趨勢潮水的涌動有著天然的敏感度,要麼早早入局,要麼在合適的時機大撈一筆。

而更多正在奔向卓越的創業者們,也早已習慣了打一槍換一炮,追著風口捨命狂奔,上岸的都成了大佬,被怕死的大都成了「連續創業者」。

我等普通人們,是不是有時也頗感困惑?我們到底是應該專註一些呢,在一個領域長期耕耘、播撒,等待著果實成熟?還是應該更審時度勢一些,在不同的田野上揮揮洒洒、尋尋覓覓,期待著能夠放肆收穫?

五、要膽子足夠大,慾望足夠強

膽子大和慾望強,常常是一體兩面的。這樣的特質在孫宇晨們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他們普遍偏好孤注一擲,大有不成功就成仁的豪邁感。輿論常將孫宇晨這樣的人形容為投機主義分子,客觀說,善於投機的人,膽量肯定是普遍大於常人的,這也算一種特質吧。

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孤注一擲背後,是這些卓越人士對成功甚至對金錢的極度渴望。

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大學時期的孫宇晨還是個激進清高、視金錢為糞土的人,怎麼短短一兩年後就好像變了個人,開始放肆擁抱商業、擁抱金錢,乃至於成了區塊鏈行業的韭菜收割機?

其實在筆者看來,這不過是其旺盛成功欲在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的不同呈現方式罷了,哪種呈現方式有助於其在某一個階段更成功,則這種呈現方式就是顯學。

正如前文所說,這也是審時度勢能力的一種含蓄映照。你不得不佩服的。

六、要有極強的自我驅動力

迷茫,可能是很多年輕人避之不開的情緒。當然,時常被焦慮所困擾的中年人們,也大抵如此。

想像中的生活、想像中的自我,在現實中被淹沒、被折翼,卻始終找不到突破重圍的路徑。

而孫宇晨這些卓越人士們,可能很少受這種情緒困擾吧,畢竟,他們普遍具有極強的自我驅動力,即自己不斷驅動自己前進的力量,這個力量來自於我們自己,而不是外界強加。

簡單看一下孫的履歷,讀書不行,就拼新概念加分;中文系不行,就轉歷史;辦雜誌不行,就進金融圈;金融混不出名堂,就搞區塊鏈吧,一直驅動自己達到自己想要的一種狀態。

你不得不佩服這種人堅忍不拔、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狠勁。換成我們大多數人,我們很可能沒有這些毅力、決心、精氣神,來長期堅持這麼做。

李笑來曾在《什麼決定你的自我驅動力》里寫道,正確的剛需是一切驅動力的源泉,而剛需塑造大腦。

這也許離真相很近了,你真得想要什麼,你就朝著它捨命邁進吧。

七、要臉皮夠厚,甚至心狠手辣如磐石

老話講,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某種程度上講,臉皮夠厚,正是題中之義。畢竟,你要做到不拘小節,就需要無視眾多被小節裹挾著的情緒、質疑甚至謾罵,更何況是那些被世人質疑為騙子的人,臉皮不厚,如何還能心安理得地身處人群之中?

你看孫宇晨們,說大話、吹牛皮、大肆忽悠,左手拍著王小川,右手摁著王思聰,從來都是臉不紅心不跳、泰然處之的,李笑來甚至評價道,「你再去看孫宇晨,就不用講了,他肯定是忽悠。明知道他是忽悠都不好意思罵他忽悠,怕別人罵自己傻逼。」

老實講,很多時候,對於臉皮夠厚的人講出來的話,是不能只看錶意的,很多時候,這些人講話都有較強的表演效果,甚至會故意說誇張的或明顯錯誤的話,你如果以此來笑話人家,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個世界不就是這樣嗎?沒有非黑即白、一分為二的事情,表意之下,我們很可能距離真意,還有一道人心的距離。

而臉皮夠厚的人,常常也擁有一顆堅如磐石的心,至少在孫宇晨涉足的區塊鏈行業,能夠談笑風生地割韭菜,這份定力、心智,就不多說了吧。

當然,要成為像孫宇晨一樣卓越的人,還不止以上這些,比如情商高這點就沒有單獨列出來,那是因為情商不高,以上這些特質你也基本玩不轉;再比如,善於借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什麼都不是;更悲觀一點的因素,比如還要有錢,還要像那些突然冒出的天才們一樣,擁有大部分人不太知道的背景、人脈,等等。

你看,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啊。我們與其尖酸刻薄地指責孫宇晨們的人性之惡,不如花點時間,從自身找找差距吧。

當然,不要拿來主義,最好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畢竟,還是要始終相信一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簡普科技第一季度凈利潤280萬美元 同比扭虧
引領即時配送的效率革命,蜂鳥演繹「運力是如何煉成的」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