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描寫端午節的3首唐詩,千年後令人驚艷,讓人感受韻味悠悠

描寫端午節的3首唐詩,千年後令人驚艷,讓人感受韻味悠悠

端午節已經過去很多天了,粽子也已經吃得很飽了,不過端午節的文化氣息卻在我們心中揮之不散。端午節傳承千百年,各種文化要素已經演變為風俗,留存於中國人的血脈中,讓人無法忘懷。

而在唐代,有不少詩人通過寫詩的方式來記錄下他們的端午節。這些詩詞為後人展示了古人過端午節的生活狀態,在千年後讀起來依舊令人驚艷,讓人感受韻味悠悠。我是貓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這些唐詩吧。

第1首,《同州端午》: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殷堯藩。在端午節的這一天,詩人在同州這個地方,不由想起了家鄉,想起了這麼多年的他鄉做客。他如今已經白髮蒼蒼,離開家鄉也已經35個端午節了,這樣長的時間積澱了很深的思鄉之情,完全不是簡單的文字能夠表達。

所以詩人也不再直接表達他對家鄉的思念,而是妙筆一轉,通過兒童的驚訝來突出他對家鄉的懷念。兒童們十分驚訝,因為他們此刻正生活在他們的家鄉,所以完全不懂詩人思鄉的痛苦,所以只能用「驚訝」來安慰詩人:「你說的故鄉是在哪裡?」

很顯然,這首詩在結構上模仿了大詩人賀知章的唐詩名篇,《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雖然殷堯藩有所借鑒,但是他這首詩同樣有所創新。賀知章通過家鄉的兒童來表達自己回到家鄉的感慨,而殷堯藩則是通過外地的兒童來表達自己想要回家鄉的殷切。可以說,這首詩巧妙利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將詩人的思鄉之情更深邃化了,讓人回味無窮。

第2首,《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於郴。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九嶷雲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徐夤。這首詩是詩人在端午節送別朋友而作,詩歌沒有像其他送別詩那樣重點描寫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捨和祝福,而是將更多的筆墨放在了端午節時候的風光和百姓生活上。

「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這兩句鍊字精準,黃梅時節,愁緒如雨絲,芳草深青,萋萋滿別情。詩人雖然沒有明說自己對朋友的不捨得,但是字裡行間已經有所提示。不過詩人的愁緒也是點到為止,並沒有大肆描寫,反而筆鋒一轉,直接寫起了端午節的熱鬧景象。

不管是賽龍舟也好,還是女子紛紛出遊,這些風俗都足以說明唐代端午節的熱鬧。熱鬧的景象沖淡了詩人心中的離情別緒。郴連道是在湖南,所以詩歌最後提起了舜和湘妃的典故,這是用古代和現在對比,餘味悠悠,令人感受無盡詩味。

第3首,《競渡詩》: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盧肇。詩歌的內容正如詩題所說,主要寫的是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我們俗人看龍舟,只會歡呼:「加油,太棒了,太厲害了!」而詩人則用生花妙筆記下了賽龍舟時候的精彩場面,讓人隔了千年依然能夠看到當年端午節的熱鬧。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這兩句對仗工整,用雷聲來比喻鼓聲的震天喧響,用雪影來比喻浪頭的湍急飛快。於是短短14個字就將健兒們爭先恐後的場景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遐想無限。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多多分享小編的文章哦。朋友們,你們喜歡詩詞嗎?你們最喜歡什麼詩呢?歡迎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游泳的貓 的精彩文章:

6個風靡一時的網路小說名句,辰東兩本書上榜,第1名耳熟能詳
紅樓夢裡文采飛揚的7副對聯,令人拍案叫絕

TAG:真游泳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