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鬼谷子2大處世精髓,讓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鬼谷子2大處世精髓,讓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一、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道變,法亦變。」幾千年來,中國的志士仁人常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什麼時候該入世,建功立業,造福社會;什麼時候該出世,藏身山林,韜光養晦?這要求人能審時度勢。

世上很多事,時機不到就不能強求,否則會弄巧成拙,甚至功虧一簣。有時候,時機未到但巧妙運作,促使形勢變化發展,然後進而圖之,也不失為一種謀略。

鬼谷子認為:「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 意思是說,世道混亂無可救藥就要「深隱以待時」,世道可以挽救,就要做事立功,廣濟天下。「深隱而待時」並非消極等待,而是砥礪自我, 不斷奮進,要有「韜光養晦」的決心。

戰國時,孔子漂泊半生,未能施展抱負,晚年讀《易》,韋編三絕,時「潛龍勿用」 一語有精當論述,說:

「潛龍比喻像龍一樣有德有才而隱居的人。世俗改變不了他的節操,他也不追逐功名;隱遁於世不會憂傷絕望,不被承認也不苦悶。能實現抱負便入世行道,感到憂慮便出世隱遁。信念堅定從不動搖,這樣的君子有潛龍的德性。「

潛龍勿用」並非完全不用,只是說條件尚未成熟,不易盲動。古人反對盲目從政,因此,有志於政的人看到「大道可行」,就積極從政,為國家和民眾效力。反之,就收斂言行,使自己隱藏起來,韜光養晦,保持節操。

孔明未遇劉備前,除了徐庶等好友,誰也不知他是一條「卧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一躍而風生水起,不但展示了雄才偉略,也成就了劉備的蜀漢政權,從而使天下三分,鼎足而立。

二、謹言慎行,遠離小人

鬼谷子認為不同的計謀在於不同的運用,用在好人手中,是積極的行為,用在壞人手中則會結出惡果。「抵巇」作為一種謀略,不只是聖人君子的招數,姦邪小人也會拿它當工具,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小人向來陰險而詭詐。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人際交往難免會碰到小人,如果發現對方不地道,就要多留個心眼,不要隨意透露隱私,這是保護自己的有效方法。

縱覽古今,很多人不經意間被誘入圈套,弄得苦不堪言,甚至送掉性命。這些例子可以說數不勝數,觸目驚心。小人沒有什麼才幹,但為了權力卻施行奸詐,損人利己,對這類人不可不防。唯有頭腦清醒,判斷客觀,才能正確識人,知道誰是君子,誰是小人。

對於奸佞小人,要遠而避之。對付小人,要有一定的原則、策略和技巧。首先居安思危,勤於檢點,讓小人無機可乘;其次處變不驚,從容鎮定,以不變應萬變;再次胸有成竹,進退自如,進則必勝,退則能忍。

職場小人喜歡造謠生事,通常另有目的,或為了升遷,或襯托自己,或醜化對手。

職場小人喜歡挑撥離間,製造紛爭和事端,鷸蚌相爭結果漁翁得利。他們口才好,善於撇清責任,常常扮演和事佬。

職場小人喜歡奉承,嘴巴甜又熱情,讓人陶醉而迷失方向。他們刻意親近上司,伺機打小報告,因此備受寵愛。

小人往往表面恭敬和善,背後暗下殺機,令人難以提防,因此面對小人,千萬不要得罪,要保持距離,敬而遠之。因為他們心胸狹窄, 一不小心就會被得罪。說話謹慎,客套寒暄即可,不要有利益瓜葛, 吃些小虧無妨,否則會沒完沒了。

在對外關係中遇到矛盾,可以運用別的方法解決。抵制不是唯一的選擇,也不是最佳選擇,抵制不是不可以用,而是不該輕易用,更不能濫用,應在必要的情況下,在合適的時間,對恰當的對象使用。

在紛紜的局勢中,看清楚事態發展;在錯綜複雜的鬥爭中,分清利益關係,才是真正的智者。倘若執迷不悟只會撞得頭破血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世間最雅事,不過詩酒花茶!
願你收穫美好,播種希望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