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治蜀效果如何,不但法正公開質疑,有位老臣也看不下去

諸葛亮治蜀效果如何,不但法正公開質疑,有位老臣也看不下去

劉備入主益州之後,為了嚴明法度,諸葛亮制定了一系列的新律法,在這些新法之中,包含了一條特殊的禁酒令,專門針對當地制酒、賣酒的行為。要說禁令的初衷那還是好的,酗酒本就不是什麼值得稱讚的事情,會渙散人的神經,瓦解人的意識,不利於當地人民的生產勞動。但更深層的原因是釀酒會耗費大量糧食,當時蜀漢恰逢大旱,收成減產,收來的糧食拿來填報肚子都很困難,要是再徵收一部分拿來充作軍糧,那給百姓的負擔就更重了,所以蜀漢朝廷禁酒的做法還是有道理的。

可壞就壞在諸葛亮在推行禁酒令的時候力度過大,用了一些矯枉過正的手段。《三國志?簡雍傳》記載:「時天旱禁酒,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酒文化在下層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幾乎沒有誰家是不喝酒的,儘管抓捕了一批頂風而上的飲酒之徒,但私自釀酒售酒的行為依舊屢禁不止。為了將禁酒令一推到底,諸葛亮索性下令:只要在百姓的家中搜捕到釀酒的工具,那麼就直接當做酒販同等處置。

這下一來,益州很多家中有釀酒器具的無辜百姓,受到了莫名的牽連。當時蜀漢有一個叫簡雍的老臣,素來以思維敏捷著稱。他在蜀漢冷眼旁觀了禁酒令推行的全過程,眼看原本只是鞏固糧食生產的行為,逐步演變到了侵擾百姓生活的地步,他心中漸覺不安。

但是這項政令是諸葛亮制定親自製定的,倘若直言相勸,難免拂了君王的顏面,可如果裝作一無所知,就這麼任由已經走形的禁酒令在民間肆虐的話,那麼長此以往,必然會敗壞在百姓心中的朝廷公信力。於是簡雍找了一個機會,巧妙地對劉備進行了勸諫。《三國志?簡雍傳》記載:「雍與先主游觀,見一男子行道,謂先主曰:"彼人慾行銀,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

有一天,劉備和簡雍君臣二人一同出遊,一路上風情昳麗,本來興緻很高。正在這時,在劉備面前走過了一名男子,正在談笑的簡雍突然收起了笑容,正色對劉備說:「主公,前面這個人馬上就要行苟且之事,為什麼還不趕快命人將他綁起來呢?」這正是簡雍耍的小心眼,劉備聽了雖覺出奇,但他明白簡雍這是有話要說,於是就順著他的話問下去:「哦?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可他未曾料到,簡雍卻言語中略帶桃色的說:「這個男子身上帶了行苟且之事的器具,和那些想私自釀酒的人是一樣的,所以臣才這麼推斷。」

劉備聽聞之後,立刻明白了簡雍的意思,他哈哈大笑,接納了簡雍的勸諫。於是他下令釋放了一批因為藏有釀酒工具而被抓捕的人,老百姓的負擔也立刻減輕了許多。簡雍雖然說了一個葷段子,但是他在既顧忌諸葛亮的同時,還把想要陳述的道理明確傳述給了劉備,足見他高超的語言才能。

談及諸葛亮治蜀,後人大都非常推崇。但在當時卻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中就提到:「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嘆。」法正曾公開表示質疑,但卻遭到諸葛亮的回擊。當從上面介紹的這個例子來看,連簡雍這樣的老臣都出面干預,這也足以證明「刑法峻急,刻剝百姓」所言非虛。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與龐統齊名,深得諸葛亮欣賞,為何卻以悲劇告終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