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會覺得《道德經》第十九章,也說了這層意思么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會覺得《道德經》第十九章,也說了這層意思么

第十九章:里

本義: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通述:

斷絕以聖人等為榜樣的教育,斷絕通過樹立名份、榮譽等條件,引導世人向符合某一特定社會道德標準而被稱為「聖人」的人學習的行為。人們就不於為獲得這些名份榮譽而去投機取巧,也就不會有主要偽言、偽行和偽辭。人們也不會違背人性規律去做事,這樣,民眾獲得的好處才會不斷的增加;捨棄仁義之說,放下君王高高在上的仁政,放下家中父親的威權,尊重每個人的人性,世人均為上天之子,建設人人平等的社會,這樣,國中不用君王實行仁政、家中不用父親用威權壓制,民眾間會恢復真正的孝慈。如果人們放下巧詐和利慾之心。那麼,那些以大偽來治國、能過巧立名份,詐設聖人榜樣、為迎合統治者的需要而編造仁義、慈孝、忠義等榮譽謊言的政客,也就失去了產生的土壤。

我所例舉的以上三方面,全是巧飾過的大偽,但我的的文字並不能窮盡後世的一切違背自然規律和人性的大偽,因此,要讓人們知曉自己本心的需求,而不是被引導之後的名利追求。

所以,要讓每個人發現自己本心的追求,讓一切事物都還原到最本真的狀態。對世間的人和事少一些偏私之心,多一些容納共存之意,減少那人對名份、榮譽的追求,不要效仿聖人或榜樣身上那些違背人性和自然規律行為,保持自己的本心。斷絕那些聖人榜樣之學、仁義之說、孝慈之道、忠義之行,才能免於禍患。

釋義:

絕:斷絕,捨棄

聖:聖人,這裡的聖人指符合某一特定社會道德標準,被當成榜樣來推崇的人。

智:巧智,這裡指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不擇手段的巧智。

盜賊:這裡的盜賊,指以「周公」(周公,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後世的儒家思想基本與他的思想無關)所倡導的儒家之名,卻不行「周禮「之實的大偽行為。

見素抱樸: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沒有染色的絲;「朴」是沒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義詞。

學:這裡指聖人榜樣之學、仁義之說、孝慈之道、忠義之行。

圖引:

經過第十六章和十七章的「虛實「兩方面鋪墊後,「表裡「這兩章,對整個《道德經》第二章、第三章的內容進行了更為詳盡深入的闡述。

因此,在閱讀「表裡「這兩章的內容時,要與本書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結合對照的看,會理解得更為透徹。

文章第二章,先是鋪墊了人們應當「輕名而重實「,並強調,真正的」聖人「,他們的行為是符合自然之道和人性之道的,所以,他們行的是」不言之教「,並不需要標榜他們是」聖人」或榜樣,但是,大家都會去學習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的行為是符合人性規律的。

而相互照應的是,作者在第十八、九章中提出了「偽聖人」和」偽榜樣「,他們之所被稱為」聖人「和」榜樣「,是因為他們的行為符合了特定的社會道德標準(社會道德,指人為設定的規則),而這樣的「聖人」和「榜樣」,往往有很多思想和行為是違背人性的,而這此「聖人」和「榜樣」的背後,則藏有大偽,即偽言、偽行和偽辭等。

作者自幼學習「周公「的儒家思想,但他知道,各個諸候國中的文人、政客等,都人為的扭曲周公的思想,盜用周公的名號來行事。在老子的心中,這些人都是盜賊。真正能除去這些盜賊的,是去除掉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壤,即民眾能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當你看到這兒時,再回去頭去看《道德經》的第三章,當成上面話的補充,即「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自漢代以來,為了維護以漢代儒家思想為基礎的統治社會的運行,整個龐大的社會機器在不斷的製造謊言、製造「聖人榜樣「、製造學說理論、設定榮譽名份,制定社會等級制度,對人們進行」教化「。

但在作者的書中,他認為,每個人重巧智、重名利、喜榮寵的那顆心,才給「有智者「製造了偽言、偽行、偽意和偽辭得以傳播的機會。並且,他們自己有可能因此成為了」有智者「,維護了老的大偽,創造著新偽。

因此,老子認為,在這一樣一個「大道廢、智慧出「的社會環境中,每一個人都是大偽的受害者,每個人又都可能是新的施害者。因此,才提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觀點。並且言說,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如果人們放下巧詐和利慾之心。那麼,那些以大偽來治國、能過巧立名份,詐設聖人榜樣、為迎合統治者的需要而編造仁義、慈孝、忠義等榮譽謊言的政客,也就失去了產生的土壤。到最後,人們才會合道而生,難生憂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樂讀 的精彩文章: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跟《老子》學處世之道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TAG:自在樂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