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發布

《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發布

日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發布了《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中心主任朱旭峰擔任本次報告的首席專家。《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是國際上智庫評價機構首次通過大數據評價方法和社交大數據資源對全球智庫活動進行的綜合性評價與評級。該報告通過對智庫及專家言論在社交媒體中的大數據分析,推出了中國智庫大數據指數(CTTBI)和全球智庫大數據指數(GTTBI),並公布了該機構對中國智庫和全球智庫的評價結果。報告採用具有客觀、無偏、實時和大樣本特點的大數據評價方法,通過對智庫及其專家學術活動的大量無組織的痕迹數據進行回溯、追蹤、提取和分析,從而對智庫影響力進行客觀評價。

《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首次發佈於2016年,採取每年發布的形式,本次報告為課題組的第三次發布。《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相比於前兩年有三點重要的改進:一是依據國內知名智庫評價機構最新的智庫評價報告擴充了本機構評價的中國智庫名錄;二是完善與更新了中國智庫和全球智庫的社交媒體官方賬戶和中國智庫專家社交媒體賬戶的基礎數據;三是改進了關鍵詞搜索演算法,採集了更加完整和精準的源數據,進一步降低大數據分析的誤差。此外,本次報告結合2016年、2017年的數據及評價結果對中國智庫和全球智庫在社交媒體上的活動行為進行了趨勢性的分析和解讀。

《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的「中國智庫大數據模塊」評價了歸屬七種類別的1065家中國智庫。中國智庫行為的源數據來自於20萬個網站、2100萬個活躍微信公眾號、2.5億個活躍微博賬戶、6155個論壇和307個主流新聞類APP構成的基礎大數據平台。以1065家智庫的全稱和簡稱作為關鍵詞在基礎資料庫平台進行初步檢索,經過識別、清洗和匹配等技術環節處理,最終獲得中國智庫在社交媒體上的三類源數據集:中國智庫在騰訊微信平台上運營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的賬戶信息及發文信息;中國智庫在全部微信空間中被提及或引用的文章及其文章信息;中國智庫專家在新浪微博平台中的專家賬戶信息和發文信息。基於中國智庫大數據行為的三類源數據集,報告構建了由中國智庫微信引用影響力、中國智庫微博專家影響力和中國智庫微信公號影響力三個一級指標和若干二級指標所組成的「中國智庫大數據指數(2018)」(Chinese Think Tank Big-Data Index,CTTBI 2018)。報告分別評價了中國智庫大數據影響力、中國智庫微信引用影響力、中國智庫微博專家影響力和中國智庫微信公號影響力,並發布了中國智庫前100名智庫的四個指數評級。2018年,中國智庫大數據指數(CTTBI)評級為A 機構有(按名稱首字母排序):國防大學、瞭望智庫、盤古智庫、全球化智庫、中共中央黨校、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等。

《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的「全球智庫大數據模塊」則評價了歸屬於62個國家或地區的213家全球智庫(不包括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智庫)。全球智庫行為的源數據來自於由500萬個「推特」(Twitter)活躍賬戶和1億個「臉書」(Facebook)活躍賬戶構成的基礎資料庫平台。報告以213家全球智庫的英文全稱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經過識別、清洗和匹配等技術環節處理,最終獲得全球智庫在兩個具有全球代表性社交媒體上的兩類源數據集:全球智庫在「推特」和「臉書」平台上的官方賬戶及發文信息;全球智庫在全部「推特」空間和「臉書」空間中被提及和引用的文章與文章信息。

基於全球智庫大數據行為的兩類數據集,報告構建了包括全球智庫「推特」引用影響力、全球智庫「推特」賬戶影響力、全球智庫「臉書」引用影響力和全球智庫「臉書」賬戶影響力四個一級指標和若干個二級指標在內的「全球智庫大數據指數(2018)」(Global Think Tank Big-Data Index,GTTBI 2018)。報告分別評價了全球智庫大數據影響力、全球智庫「推特」引用影響力、全球智庫「臉書」引用影響力、全球智庫「推特」賬戶影響力和全球智庫「臉書」賬戶影響力,並發布了全球智庫前50名智庫的五個指數評級。2018年,全球智庫大數據指數(GTTBI)評級為A 機構有(按字母排序):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凱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迪莫斯(Demos)、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等。

最後,《清華大學智庫大數據報告(2018)》在展望中指出,在當今全球社交媒體迅速發展、社會輿論力量興起和各國決策體系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各國智庫都在積極擁抱社交媒體,提升智庫影響力。這不僅契合智庫擴大其影響力的內在動因,也應和了現代國家治理的外在需求和變化的國際環境。

報告進一步指出,2018年智庫在新型社交媒體上表現的更加活躍,諸多智庫已開始意識到社交媒體平台作為智庫社會影響力發揮的重要作用,並開始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的運營中投入精力。社交媒體平台,不僅成為促進學界觀點傳播的有效工具,也發掘和凝聚了社會精英群體的網路關注力。但是,智庫積極運營社交媒體並加大其在社交媒體中的行為活動並不一定能夠帶來智庫影響受眾和影響效力的廣泛提升,需要恰當的結合平台傳播屬性才能行之有效。與此同時,全球各類機構、媒體和個人都在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塑造自身影響力,引用了智庫觀點的文章並不總能產生更強的社會影響力,這意味著智庫在思想市場中面臨不斷增長的競爭對手。智庫若想贏得更多的社會影響力,則需要深刻理解社交媒體的行為模式,分析精準投放策略,並增強智庫研究和產品的質量。對每個智庫的運營者而言,在新媒體時代這無疑是一個更加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智庫研究中心依託學院強大學術研究和政策分析能力,採用現代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研究智庫發展建設問題;通過搭建智庫信息分析系統,對全球智庫、尤其是中國智庫的形象、能力、表現和發展進行綜合性的跟蹤分析和研究評價;支持全球智庫研究網路建設和促進智庫產業健康發展,致力於引導智庫更好地為政策制定者與公眾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提升中國電影理論與美學水平
徐高峰:弘揚偉大長征精神 走好新長征路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