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修復後的《黃甫君碑》歐味更加濃烈,險絕之象處處可見,美不勝收

修復後的《黃甫君碑》歐味更加濃烈,險絕之象處處可見,美不勝收

歐楷被歷朝歷代書法愛好者們所推崇,現在亦是如此,有著特殊經歷的歐陽詢創造這一險絕之字,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歐陽詢一生作品眾多,比方說《九成宮醴泉銘》、《黃甫君碑》等等,今天就來說道說道《黃甫君碑》,該碑石楷書書寫,原碑殘缺嚴重,連清朝的拓本都是斑駁難認,學習起來更是無處下手,後來經過修復之後,該碑重新示人,讓人耳目一新,甚至很多歐楷愛好者不由地驚嘆,修復後的《黃甫君碑》歐味更加濃烈,險絕之象處處可見,美不勝收。

今天有幸看到修復之後的《黃甫君碑》,第一感覺就是清晰可辨,讓人耳目一新,我們仔細欣賞修復後的《黃甫君碑》,會發現,字跡時異常的工整,猶如列印的一般,每一個字、甚至是每一個字的每一筆畫,都能夠凸顯險絕之象,字形上以瘦長為主,點畫非常之纖細,雖然纖細但是力量感還是很到位的,似有千鈞力,始終有著一股力量流淌在其中,無論是書法愛好者還是普通百姓,看到後都有一個字的稱讚,就是「好」。

每一個字的起筆基本上都是露鋒入紙,尤其是轉折之筆,更具神韻,方的乾脆利落,這才是真正歐體的要義,沒有半點拖泥帶水,更沒有一絲遲鈍,但是從個別的點畫上看,一個字中相同的筆畫處理上還是欠思考的,很多都是雷同之筆,對於歐楷大家的歐陽詢來說,這一點他肯定能夠意識到,並且也一定會做出相應的處理的,不會這麼將就,這是修復後的最大敗筆之處,當然,這種筆者一己之見,也有可能歐陽詢在書寫時故意為之的,這一點有待於考證,筆者也只是按常理猜測而已。

很多書法大家都比較推崇《黃甫君碑》,像清朝的翁方綱,他認為「學唐楷這第一必由之先路,若不先從此入手,則間架結構何由而入《九成宮》、《化度寺》?」,該碑除了具有歐體的共同特徵之外,諸如字形上更加瘦長,筆法穩健,結字險峻等特點,整體上顯得更加莊重,儀式感比較強烈了一些,尤其表現在橫豎分布上,顯得更加均勻,符合美學審美情趣,該作品也是完成了有隸書、楷書雜糅之後完全進行楷化的一部作品,尤其適合於初學者,這一點是共識,你說呢?你對此有何看法,請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小白 的精彩文章:

學習歐楷不但要學《九成宮》還要學《李譽墓誌》,二者有何差異?
啟功酒酣之際寫下的《玄秘塔碑》最得柳骨,法備氣至,字形瘦長

TAG:書法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