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51歲成總統將窮國建成富國,79歲主動退位,備受百姓愛戴

此人51歲成總統將窮國建成富國,79歲主動退位,備受百姓愛戴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尤其是對於那些有權位,大權在握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這也是古代皇帝,大臣,一旦在位,就死活不願下台的原因。而這放在國際上也是如此,對於一國總統來說,那是集合榮耀和尊嚴於一身,生殺予奪,權力大,地位高的職位。所以但凡是當上總統的人,基本上都不會想下來,這也是薩達姆,卡扎菲等幹了幾十年都不願下台的原因了,最終只能被趕下台。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下面這位總統,51歲上台,在位28年,將窮國變成富裕發達國家後,79歲主動退位下台,為此備受百姓愛戴。

這位總統就是有中亞賢人之稱的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納扎爾巴耶夫1940年出生在哈薩克的阿拉木圖一個農民家庭,屬於當時蘇聯的哈薩克族。而從小的納扎爾巴耶夫非常勤奮好學,而且因為民族和家庭的關係,納扎爾巴耶夫對於國家的窮困和百姓的艱難那是看在眼裡。

當時的哈薩克,雖然面積很大,但是整個卻是蘇聯最窮的國家,GDP那是低到了極點,如果不是蘇聯中央的支援和補貼,那麼哈薩克日子更加難過。而1991年,強大的蘇聯卻解體,對此當時當選哈薩克總統的納扎爾巴耶夫來說,那是極度不情願的,因為他不能看著國家崩潰和百姓的窮困。

所以納扎爾巴耶夫幾次跑到莫斯科,勸說蘇聯不要解體,但是最終無效。葉利欽和烏克蘭,白俄羅斯聯合搞解體,窮困的哈薩克那是擋不住的,而且對於哈薩克這個包袱,蘇聯那就是要捨棄。無奈的納扎爾巴耶夫最終最後一個宣布脫離蘇聯,建立哈薩克,自己成為哈薩克的總統,當時納扎爾巴耶夫年僅51歲。

而接手了這個爛攤子後,納扎爾巴耶夫唯一的希望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徹底改變國家的面貌。當時面對北方俄羅斯族人不穩的問題,納扎爾巴耶夫力排眾議,將首都北遷阿斯塔納,就近去監視和控制俄羅斯族人。同時跟俄羅斯搞好關係,以避免俄羅斯的干涉。

在穩定了國家之後,納扎爾巴耶夫全力用於改善國家經濟面貌。當時哈薩克那是一貧如洗,窮困到極點,尤其是廣大農牧民,更是窮困潦倒。對於此,納扎爾巴耶夫從小就知道,所以在建國後,納扎爾巴耶夫開始哈薩克的改革開放。

其一方面加強同國外發達經濟體和周圍國家的聯繫,以吸引外資,另一方面加強國內的改革,改革落後的制度。同時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石油產業,通過石油產業產生大量的石油財富,再利用石油財富,發展國內工業生產,同時改善城市面貌,以及提升百姓社會保障水平。

為此,經濟和收入快速增長,納扎爾巴耶夫在位28年時間,將哈薩克的GDP增長了15倍多,居民收入增長了10倍。哈薩克從一個一貧如洗的國家,混成中亞第一大經濟體,也是蘇聯體系中最富裕的國家,人均收入超過俄羅斯。

而功成名就的納扎爾巴耶夫本來可以一直幹下去,甚至可以像很多國家一樣,父子相傳。但是將國家建設富裕後,納扎爾巴耶夫卻主動辭職,主動放棄一切權力,堪稱國際典範,為此納扎爾巴耶夫也備受百姓和世界人民熱愛和愛戴。

歡迎關注【歷史真相揭秘】,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哈薩克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真相揭秘 的精彩文章:

危難之時,為何薩達姆卡扎菲都往家鄉跑?有三個原因
為何說內賈德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總統?

TAG:歷史真相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