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雙胞胎兄弟上幼兒園,一個全托一個非全托,差距不止一點點

雙胞胎兄弟上幼兒園,一個全托一個非全托,差距不止一點點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在育兒方面,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往往是心力交瘁的,如果說生了一對雙胞胎,那還真是壓力倍增。

雙胞胎兄弟上幼兒園,一個全托一個非全托

賢賢和涵涵是一對雙胞胎兄弟,本來兩個都是性情溫良的娃,但自從上了幼兒園後老大賢賢就性情大變。

兄弟倆5歲上的幼兒園,媽媽聽說學校可以辦全托寄宿,加上自己工作比較繁忙,於是就尋思著把老大放在學校,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減輕自己的育兒壓力,媽媽甚至還想,如果老大在學校鍛煉的比較滿意的話,下學期也讓老二加入全體寄宿的「戰隊」。

按照學校的要求,全托寄宿是一個星期周末兩天回家,非寄宿就是每天晚上都回家。剛開始賢賢每個星期上學之前都要大哭一場才肯罷休,後來倒是認命了一樣,不哭不鬧地去上學了。

只是,兩個月過去之後,媽媽覺得賢賢好像變了:賢賢再也不會主動跑過來抱著爸爸媽媽要求親親抱抱舉高高了,甚至有時候父母要帶兄弟倆出去玩耍,賢賢也會表現出蠻不在乎的模樣,嘴裡還念叨:「有什麼好玩的,我不想去……」

媽媽看在眼中,明顯的感覺得老大似乎與父母產生了隔閡,似乎與這個家庭「格格不入」。

反觀老二涵涵,一如既往的天真無邪,活潑開朗。

至此,媽媽一直以為是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負,才會如此的「性情大變」,甚至為這事,沒少和學校的老師溝通商量。

直到這一天,媽媽才恍然大悟。

那是一次周末,媽媽因為出差便把倆孩子送到了婆婆家。晚上婆婆就打電話,一上來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責罵:「我以前和你說了吧,孩子這麼小不能寄宿在學校,現在大寶心裡這麼多委屈你當媽的知道嗎?」

媽媽回答:「我早就發現了,我已經和老師溝通了,怎麼了?」奶奶強調:「孩子對你們有意見,你們不知道嗎?這兩天我看著孩子悶悶不樂,就和他兩天,他說他覺得爸爸媽媽更愛弟弟不愛他,因為爸爸媽媽把弟弟帶回去而把他留在學校。」媽媽聽到此話,當即愧疚的淚流滿面,儘管她的初衷並非如此,但是此刻還是覺得很對不起那個同為5歲的兒子。

出差回來第一件事,媽媽就去學校給孩子辦了非寄宿手續,平時就算再忙也會親自去接兒子放學。

慢慢的,看到老大逐漸綻放的笑臉,媽媽覺得自己終於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這是由兒童的心理發展歷程所決定的。

產生落差心理的原因

從兒童心理學的發展角度來看:0~3歲是兒童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3~5歲,孩子與母親之間的依戀感最為強烈。正是因為這種安全感的需要,所以孩子往往不能接受自己與父母的分離。但如果父母與之分離了,他們往往會偏執的認為是自己不好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父母不喜歡自己,從而沉浸到自我否認,不想與父母親近的世界中無法自拔。

另外特別是有兄弟姐妹的對照,會加劇孩子的這種「被拋棄」心理。因為孩子比較擅長使用「對比、類比」的手法來推人及己。

那麼,全托和非全托孩子的區別究竟在哪?

全托孩子PK非全托孩子

1、自理能力上

全托:這類孩子自理能力往往會更好,因為在學校不吃飯就會餓肚子;穿不好衣服別人會笑話;熄了燈就必須睡覺……這些行為對於孩子自理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非全托:只要爸媽願意,都可以包辦;只要孩子不高興,都好商量。

2、身體發育上

全托:由於是集體生活,因此孩子的營養可能會跟不上家裡的,且孩子的抵抗力較差,可能會經常生病。

非全托:家裡人一般都是當「小皇帝」,「小公主」伺候著。

3、感情寄託上

全托:獨立的背後是感情的冷漠。

非全托:2013年,加州大學心理學者經過研究發現,父母的關注和擁抱會改變孩子的大腦運作,能幫助孩子穩定情緒減少焦慮,讓孩子以更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因此非全托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針對孩子的教育,父母該當如何

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請不要缺席孩子的教育。

2、父母的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3、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父母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偏不倚。(J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胎寶發育到這一周,就已經有了第一張「身份證」,將來用處可大著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