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洗澡要搓出「泥」來才幹凈?這5個部位多「搓搓」,健康長壽!

洗澡要搓出「泥」來才幹凈?這5個部位多「搓搓」,健康長壽!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空調費、水費都省不下來了,每天都是「沒有空調活不下去,不洗澡自己都嫌棄自己」的狀態。然而,就是洗澡這件每天都要乾的事情,很多人卻做錯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洗澡要搓出「泥」來才幹凈?

洗澡存在地方差異,在南方人眼中,洗澡是沖澡,重點在用水「沖」,而在北方人眼中,洗澡是搓澡,重點在用手「搓」,於是,就有了洗澡搓出泥的「故事」。

洗澡搓下來的泥是什麼呢?不外乎就是身體代謝出的廢物,以及環境中附著的髒東西,具體來說,洗澡搓出來的「泥」=死皮+油脂+汗水+灰塵等,每個人的狀態身體狀態不一樣,搓出的「泥」也不一樣,特別髒的人真的有可能搓出「黑泥」來......

有很多人在洗澡的時候就沉迷於這種「搓泥」的舉動,認為洗澡就是要搓出泥來才幹凈,某些極端分子甚至把自己的皮膚都搓紅了,這樣顯然已經傷到了皮膚。

其實,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和脂質膜共同組成了我們皮膚的保護屏障,而過度的搓澡會破壞保護層,讓肌膚變敏感,甚至引起皮膚問題。

因此,洗澡並非每次都要搓的,對於乾性皮膚來說,每隔10-14天搓一次就好;對於油性皮膚來說,每隔7天左右搓一次就好,並且搓得差不多就得了,對自己別太狠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實在想搓,可以多「搓」這5個部位,健康長壽!

/ 1、耳後 /

耳朵周圍是很多人的清潔「盲區」,洗臉的時候,不管耳後,洗澡的時候,不管耳後......耳朵:周圍太臟,我聽不清!

其實,從耳後到枕骨(顱後窩上面的骨頭)附近分布著穴位,如翳風穴、風池穴等,洗澡的時候清潔一下耳後,同時按摩按摩這附近的穴位,有助於緩解頭痛、落枕、失眠、眼睛疲勞等。

/ 2、腋下 /

胳肢窩中分布的汗腺較多,因此相對其他部位較容易出汗,是病菌喜歡藏匿的部位之一,所以洗澡的時候要注意沖洗乾淨。

另外,腋窩也被醫家稱為「人體三大保健特區」,經常按捏此處,可起到舒筋活血、調和氣血、強身抗老的作用。而且,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彈撥此穴可預防冠心病、肺心病。

圖片來源:攝圖網

/ 3、肚臍周圍 /

洗澡的時候可以順便揉揉肚子,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等。當然,揉肚子不是隨便揉都行的,要注意手法:

直接用溫水在肚臍附近按順時針方向沖洗,或將熱手放於下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整個胃幾次,然後按摩腹部的中心線,從胸骨(位於胸前壁的正中,是一塊上寬下窄、前凸後凹的扁骨)下方開始,在恥骨(有陰毛的地方,是男性陰莖跟部,女性是陰毛三角區)處結束。隨後用手指緊緊地按住肚臍,按順時針方向從肚臍向外溫和的按壓循環。

/ 4、膝蓋附近 /

膝蓋窩也是一個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洗澡的時候要記得沖洗乾淨。另外,膝蓋周圍也有很多穴位,血海穴、梁丘穴、足三里等,洗澡的時候可以順便按揉,能緩解腿部疼痛或健步強身等。

/ 5、腳心 /

腳心也是一個容易出汗的地方,洗澡的時候最好能多衝洗沖洗。另外,大家都知道,人的腳底板有很多穴位,在清洗的過程中,可以順便揉揉這裡的經絡穴位,如湧泉穴之類的,具有益精補腎、延年益壽的作用

溫馨提示:女性在沖洗的時候不要衝洗陰道,只需清洗外陰即可,且最好不要用沐浴露或肥皂清潔私處,用清水沖洗即可,以免破壞私處的酸鹼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客新健康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蹲久了站起來會頭暈、兩眼發黑?這是正常的嗎?

TAG:健客新健康 |